華文網

黑龍江5名“換心人”昨聚首 “兄弟連”新添女成員

五位“換心人”從左至右:孫立濱、于文峰、金兆穎、楊孟勇、趙傳軍

生活報26日訊26日,生活報記者從哈醫大二院舉辦的“愛心日”大型義診活動上瞭解到,今年我省“換心人”大家庭首次添加一位女成員——35歲的金兆穎。同時,我省規模最大、康復設施最完善、人員配備最全面的哈醫大二院心臟康復中心正式落成投入使用,“換心人”團隊作為首次體驗嘉賓,全程體驗心臟康復過程。

他術後健康生活24年至今仍奮戰在教學一線

活動中,于文峰、趙傳軍、楊孟勇、孫立濱4位術後存活超過十年的“換心人”都來到了現場,

在心內科專家指導下接受了全面的身體檢查。他們的主刀醫生——今年92歲高齡的夏求明老教授見到4位“換心人”後非常激動,坦言:“如同見到親人。”

據于文峰講,1993年,32歲的他因突發心臟病暈倒在講臺上,被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要想活命只能進行心臟移植。當年2月8日,哈醫大二院投入80多名醫務人員為他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

如今,于文峰依然奮戰在教學一線,而且身體狀態越來越好,和正常人一樣。據悉,目前于文峰術後已經健康生活24年,繼續領跑中國大陸地區心臟移植術後存活時間的紀錄。

76歲的楊孟勇是我省接受心臟移植術年齡最大的“換心人”。“當年做手術時我都57歲了,真沒想到還能重生。”楊孟勇說,換心後他感覺自己變年輕了,“重生後的每一天我都非常感恩,更加珍惜自己的身體了。

她經歷4次開胸手術是我省首位移植成功的女“換心人”

今年,我省“換心人”的大家庭新添一位特別的新成員——金兆穎。35歲的她曾是一名心臟粘液瘤患者,先後3次經歷開胸手術,但腫瘤仍然瘋狂生長,幾乎佈滿整個心腔。3月31日,金兆穎第4次開胸,歷經8個小時成功進行了心臟移植。“愛心日”當天,金兆穎正式康復出院。

據哈醫大二院心外科謝寶棟教授介紹,金兆穎是目前我省唯一成功完成並健康出院的女性心臟移植患者,

“金兆穎的前期手術和重症監護期間都非常順利,未來的康復要靠她自己的意志、科學的康復訓練和家人、社會的支持。”謝寶棟說。

現場,于文峰等4位“換心人”一起看望了金兆穎,他們熱情地講述自己換心之後的生活和康復過程,鼓勵金兆穎積極走入社會,重新開始美好的生活。金兆穎激動地說:“感謝為我捐獻心臟的好心人,

也感謝哈醫大二院的專家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將來有一天,我也願意捐獻器官,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哈醫大二院

心臟康復中心投用有針對性地為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據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介紹,近年來,美國心臟協會提出將“心肺耐力”作為評價人體生命狀態的第五大生命體征。在這個理念支持下,心臟康復中心投用後,把訓練心肺耐力、評估心肺耐力作為重要基礎,有針對性地為心臟疾病患者做康復訓練。主要適用人群包括:各種心臟病患者,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等;高血壓、高脂血症人群;早期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患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人群等。

據哈醫大二院院長張斌介紹,醫院引進先進的國際心臟康復理念,完成從心血管病預防、治療、康復為一體的“大健康”平臺建設,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品質。

圖片由醫院提供

生活報記者 霍營

有針對性地為心臟疾病患者做康復訓練。主要適用人群包括:各種心臟病患者,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等;高血壓、高脂血症人群;早期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患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人群等。

據哈醫大二院院長張斌介紹,醫院引進先進的國際心臟康復理念,完成從心血管病預防、治療、康復為一體的“大健康”平臺建設,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品質。

圖片由醫院提供

生活報記者 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