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業果的四大規律

一、業果的分類

“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所說內容的真正主題內容,

就是“業果”。

那麼“業果”分成為幾何呢?

“總業果”和“別業果”兩個部分。

其中“總業果”來說,又把它分成為兩個:一個是“思維總業果”;二個是“別別思維業果”,兩個部分。

首先思維“總業果”的問題上,大致上有四個部分。

業果總體上有四個內容:第一個是“業決定”;第二個是“業增長”;第三個是“不作不受”;第四個是“已作不失壞”。這就是業果的總體的內容。

二、第一規律,業決定

1、善有善果、惡有惡報

什麼意思呢?作惡絕無可能招來絲毫的快樂,只能會帶來痛苦。

你認為“我通過作惡而獲得快樂”的一切想法,和“看到人家作惡,所以得到了什麼什麼樣的快樂”這些都是顛倒的和誤解的,是不正確的認知。

作惡只能得到苦果,絕無可能得安樂果。行善絕無可能導致任何一個痛苦的果,只有安樂的果。

你看到“人善被人欺”之類的,看到了很多事情,那是因為你對因果不瞭解,

你根本就沒有看清楚,所以給了你一種錯誤的理解,所以說這完全是錯的。

因此,善只能引發快樂,惡只能引發痛苦,這樣的決定、絕對不變的這樣的道理,這叫做“業決定”。

2、萬般留不住、唯有業隨身

關於“業決定”的問題上,佛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在《法句經》裡面說:“如鳥在虛空,其影隨俱行,作妙行惡行,隨彼眾生轉。如諸少路糧,入路苦惱行,如是無善業,有情往惡趣,如多有路糧,入路安樂行,

如是作善業,有情往善趣。”

這就是佛在《法句經》裡面所說的。他說,首先,就像虛空中飛的一隻飛鳥,在陽光普照之下,虛空中飛一隻飛鳥的時候,虛空中的飛鳥飛到哪兒,跟隨它直接折射到地面上就會有鳥的影子。

鳥的影子,不管鳥到哪裡,就會跟緊它,它就不會落下的。比如說,鳥到了山的那邊,影子在山的這邊,沒有這個道理。鳥到哪裡,這個影子就跟著到哪裡。同樣,不管你作善也好、行惡也好,

就和天上飛的鳥和地上的影子分不開、或者就跟著到哪裡一樣,善的果和惡的果與這個人是分不開的,它從來就是跟隨的。

也就是說,無論是你行善還是作惡,你的這個行善的果報或者作惡的果報,始終能夠跟著你,是不會落下、也不會離開你。

打個比方說,有兩隻鳥飛的話,另一隻鳥可以往東飛,另一隻鳥可以往西飛。但是唯有一個東西,鳥和它的影子之間,

那就不會存在這個東西。同樣,善和惡的業力一旦造了之後,其結果和這個人之間,從來就不會分離,你造的善和惡的業力就會跟著你。這就是第一個偈頌的意思。

這就是“業決定”,就是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豆而生瓜是沒有的,種瓜而得豆的結果也是沒有的。

你種下了什麼樣的種子,苦的就是苦的,甜的就是甜的,你這個果是苦的還是甜的,取決於你的這個因。

你種下了辣椒的種子,結果生出來的是比如大米等其他的糧食,那是沒有的事,是不可能的。

同樣,因為你行善而得苦果,或者作惡而得安樂果,都是沒有的。這叫“業決定”。

三、第二規律,“業增長”,指數倍增、無限增長

什麼叫“業增長”呢?

就是做極小的事,最後引發的結果往往是非常大的。

因為以這個為起點,他不斷地造,因此時間拖得越久,他的果報就越嚴重越大。

打個比方說,最初人與人之間產生那麼一點點的口頭的爭執,最後這個矛盾越來越激化、越來越激化,就變成了你死我活,要麼他把我給殺了,要麼我把他給殺了之類的。

凡是任何一個惡的因或者善的因,不要看著它小、你就小視它,它可以變得無限地大的果報。

打個比方說,一個火柴點出來的火有多大?手指頭那麼大。你要是不小心的話,整個幾萬平方公里的森林,都會被就手指頭那麼大的火給燃燒了。

善和惡的果,它會增長地很大。

所以,佛經當中《法句經》中它就這麼說過:“莫思作輕惡,不隨自後來,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器。如是集少惡,愚夫當極滿。

[ 宗喀巴大師造《菩提道次第廣論》,法尊法師譯。]”是說你千萬不要小看“我做了一點點壞事而已”,就小視它,它所帶來的後果,會是非常嚴重的。

四、第三規律、“不作不受”。

凡是你沒有作過惡業,絕無可能遭受痛苦;沒有作過善業,也絕無遭受快樂的可能。

那有人沒做過什麼壞事,他為什麼老是不順,老是遇到這樣呢?不要忘了,今生沒做過,前世呢?前世沒有做過,前世的前世呢?前世的前世沒有做過,更前世的前世呢?

所以,我們不能說因為你這輩子沒做過,就是沒有做過,不是這樣的。

因果果報的方式,大致上有三種:一個叫現世報;一個叫來世報;一個叫他世報。

1、現世報

有的所種的善或惡的因,就“此生作惡、此生得惡報”,這個我們肉眼就可以看到了。

可是你不要以為這是最壞的,不是的,其實這是最好的。為什麼?因為它代價最小。好比是你借了款,很快按時還了一樣,利息最少。

有的此生作惡,此生不會得到惡果,來世會得到惡果。你也不要以為,這是最大,也不是。也不要以為最小,也不是。它比今生得果會更大一些,但是比他世得果更小一些。起碼他苦的果報,沒有達到極致。但也不像今生直接報了那麼小。

2、他世報、利息無限增長

還有,有的人今生行善或者作惡,今生不報,來世也不報,那什麼時候報呢?他世報。

什麼叫他世呢?可能一千年之後,一萬年之後,一億年之後,幾十億年之後,都有可能。千萬不要以為這樣就好,這是最糟糕的。

為什麼呢?你一百塊錢,放了幾億年之後,這個利息比本錢多多少了?那就不用想了。

那這個利息和這個善惡結果,有相同的地方嗎?有的。為什麼?

因為,以這個為起點,他不斷地往壞裡發展、發酵,所以前面第一個作的惡,只不過是一個牽頭的、剛剛開始而已,緊接著往下走。

但是,有沒有中斷的可能?也不是沒有。比如說,你所作的惡業,有一世你碰到了善知識之類的,讓你去懺悔,你通過發自內心的很好地去懺悔,具足四力地去懺悔的話,從此中斷了這個繼續蔓延和發展的這個事態,這是有的,把種子給壞了。或者你證了空性,徹底毀掉這個種子的可能性是有的。

3、空性和回向的重要性

“四力懺悔”裡邊,除了“修空性”之外的,其他的懺悔好比是把這個種子,不讓它沾水,把它放起來,不讓它生苗芽似的,這個感覺。

那“現證空性”好比是把這個種子直接毀了,乾脆就變成了沒有種子似的感覺。惡業通過這種可以斷除的。

那善業也有這種中斷的可能嗎?比如說小善正在發展,中斷的可能有嗎?

有的。 比如說,你積累了很多很多的善,但中途起了特別大的嗔恨心的話,只要沒有回向的善,將全部毀掉。

所以《入菩薩行論》當中說,千劫所修的一切供養、侍奉諸佛,佈施等等的一切功德,就(彈指)這麼刹那的嗔恨心,只要你沒有做過回向,就全部被毀了,這也有的。

但是,在種子不遭受損害的前提下,它始終就是這樣發展的。

五、第四規律、已作不失壞

因此,無論是善也好、惡也好,不作不受,已作不失壞。

一旦做了之後,沒有遭受種子破壞的話,它一直發展著。

所以,在《律藏釋》當中說:“假使經百劫,諸業無失亡,若得緣會時,有情自受果。

”這就是第四個,“所作不失壞”的道理。

什麼意思呢?

這個裡面有幾個核心的問題,假使你作了惡、或者行了善,不管是什麼,這樣的業只要惡業沒有被懺悔、或者善業沒有被嗔恨心等等損傷,它這個種子就算是過了一百劫,那一百劫是多少年呢,那是根本就沒法拿數字來算起來的,即使過了一百個阿僧祇劫的時間,也不會失亡、不會消失,一旦碰到了緣的時候,它馬上就會燃燒起來。

你看我們地下的石油,放了多少年了?但是它始終是易燃的物品,不管是幾萬年、幾十萬年、幾億年,只要它一碰到火,它就著。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這個業,心中的這個惡業或者善業,只要沒有把種子給摧毀,過了百劫,一旦碰到了緣,它就會發生結果。

那為什麼有的就是現世報,有的就是來世報,有的就是他世報呢?為什麼呢?這不公平啊。有的人是現世報,有的人是來世報,有的人是他世報,為什麼呢?難道是憑白無故的嗎?或者就是有人給他分清楚了嗎?

不是的。“因”是什麼呢?“因”好比是這個糧食的種子;“緣”是什麼呢?好比是種糧食的肥料、土壤、水分。你這個種子,雖然它本身沒壞,但是沒有碰上足夠的水分、足夠的氧氣、足夠的溫度,它是不長的,它不長苗芽的。

但是一旦沒有損害的這個種子,碰上了肥料、土壤、水分、溫度合適的時候,隨時它都會長苗芽的。同樣的道理,你這個糧食,隔了一個月,碰到了水分等這些東西的話,一個月之後就長了;放了一年之後才碰到這個的話,它就一年之後長。只要這個種子沒有損害,它始終是只要碰到了緣,它就能長的。

我們的善因或者惡因,就跟這個沒有損害的種子一樣,一旦碰到了能夠產生果的這個緣的時候,剛才我們所說的這個因緣的時候,它自然就會成長。

因此,今生報、還是來世報、還是他世報,不取決於“因”它本身,而取決於有沒有碰到“緣”。 “因”碰到了“緣”之後,才發生結果的。

現在明白了沒有?所以有的人為什麼此生作惡就馬上報,有的人此生作惡,還不能馬上報。那為什麼有的人作惡,越作大惡就越容易報呢?因為作大惡的人,他不是作一次惡,他不斷在作,由於他內心的這個貪嗔癡越來越猛烈,所以給他報惡業的緣越來越多,所以這就報了。

所以你看,一個人將倒楣之前,他一定會倡狂一陣子。當這個人倡狂的時候,目中無人的時候,離他報惡果不遠了。

為什麼呢?

不是因為這個人可恨,而是因為這個人提供了很多可以報果的緣。所以,他報果的速度會加速。

有個人曾經作過一個惡業,從此以後放下屠刀就不幹了,那逃過這個劫的可能性很多。為什麼呢?他不再提供緣了。一旦不再提供緣了,就起碼這一世、這一生,假如他能懺悔的話,那就可以不產生結果。

或者通過修空性的話,徹底毀掉種子,都有可能。這就是善惡因果的這個總義,大致上是這樣的。

結果生出來的是比如大米等其他的糧食,那是沒有的事,是不可能的。

同樣,因為你行善而得苦果,或者作惡而得安樂果,都是沒有的。這叫“業決定”。

三、第二規律,“業增長”,指數倍增、無限增長

什麼叫“業增長”呢?

就是做極小的事,最後引發的結果往往是非常大的。

因為以這個為起點,他不斷地造,因此時間拖得越久,他的果報就越嚴重越大。

打個比方說,最初人與人之間產生那麼一點點的口頭的爭執,最後這個矛盾越來越激化、越來越激化,就變成了你死我活,要麼他把我給殺了,要麼我把他給殺了之類的。

凡是任何一個惡的因或者善的因,不要看著它小、你就小視它,它可以變得無限地大的果報。

打個比方說,一個火柴點出來的火有多大?手指頭那麼大。你要是不小心的話,整個幾萬平方公里的森林,都會被就手指頭那麼大的火給燃燒了。

善和惡的果,它會增長地很大。

所以,佛經當中《法句經》中它就這麼說過:“莫思作輕惡,不隨自後來,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器。如是集少惡,愚夫當極滿。

[ 宗喀巴大師造《菩提道次第廣論》,法尊法師譯。]”是說你千萬不要小看“我做了一點點壞事而已”,就小視它,它所帶來的後果,會是非常嚴重的。

四、第三規律、“不作不受”。

凡是你沒有作過惡業,絕無可能遭受痛苦;沒有作過善業,也絕無遭受快樂的可能。

那有人沒做過什麼壞事,他為什麼老是不順,老是遇到這樣呢?不要忘了,今生沒做過,前世呢?前世沒有做過,前世的前世呢?前世的前世沒有做過,更前世的前世呢?

所以,我們不能說因為你這輩子沒做過,就是沒有做過,不是這樣的。

因果果報的方式,大致上有三種:一個叫現世報;一個叫來世報;一個叫他世報。

1、現世報

有的所種的善或惡的因,就“此生作惡、此生得惡報”,這個我們肉眼就可以看到了。

可是你不要以為這是最壞的,不是的,其實這是最好的。為什麼?因為它代價最小。好比是你借了款,很快按時還了一樣,利息最少。

有的此生作惡,此生不會得到惡果,來世會得到惡果。你也不要以為,這是最大,也不是。也不要以為最小,也不是。它比今生得果會更大一些,但是比他世得果更小一些。起碼他苦的果報,沒有達到極致。但也不像今生直接報了那麼小。

2、他世報、利息無限增長

還有,有的人今生行善或者作惡,今生不報,來世也不報,那什麼時候報呢?他世報。

什麼叫他世呢?可能一千年之後,一萬年之後,一億年之後,幾十億年之後,都有可能。千萬不要以為這樣就好,這是最糟糕的。

為什麼呢?你一百塊錢,放了幾億年之後,這個利息比本錢多多少了?那就不用想了。

那這個利息和這個善惡結果,有相同的地方嗎?有的。為什麼?

因為,以這個為起點,他不斷地往壞裡發展、發酵,所以前面第一個作的惡,只不過是一個牽頭的、剛剛開始而已,緊接著往下走。

但是,有沒有中斷的可能?也不是沒有。比如說,你所作的惡業,有一世你碰到了善知識之類的,讓你去懺悔,你通過發自內心的很好地去懺悔,具足四力地去懺悔的話,從此中斷了這個繼續蔓延和發展的這個事態,這是有的,把種子給壞了。或者你證了空性,徹底毀掉這個種子的可能性是有的。

3、空性和回向的重要性

“四力懺悔”裡邊,除了“修空性”之外的,其他的懺悔好比是把這個種子,不讓它沾水,把它放起來,不讓它生苗芽似的,這個感覺。

那“現證空性”好比是把這個種子直接毀了,乾脆就變成了沒有種子似的感覺。惡業通過這種可以斷除的。

那善業也有這種中斷的可能嗎?比如說小善正在發展,中斷的可能有嗎?

有的。 比如說,你積累了很多很多的善,但中途起了特別大的嗔恨心的話,只要沒有回向的善,將全部毀掉。

所以《入菩薩行論》當中說,千劫所修的一切供養、侍奉諸佛,佈施等等的一切功德,就(彈指)這麼刹那的嗔恨心,只要你沒有做過回向,就全部被毀了,這也有的。

但是,在種子不遭受損害的前提下,它始終就是這樣發展的。

五、第四規律、已作不失壞

因此,無論是善也好、惡也好,不作不受,已作不失壞。

一旦做了之後,沒有遭受種子破壞的話,它一直發展著。

所以,在《律藏釋》當中說:“假使經百劫,諸業無失亡,若得緣會時,有情自受果。

”這就是第四個,“所作不失壞”的道理。

什麼意思呢?

這個裡面有幾個核心的問題,假使你作了惡、或者行了善,不管是什麼,這樣的業只要惡業沒有被懺悔、或者善業沒有被嗔恨心等等損傷,它這個種子就算是過了一百劫,那一百劫是多少年呢,那是根本就沒法拿數字來算起來的,即使過了一百個阿僧祇劫的時間,也不會失亡、不會消失,一旦碰到了緣的時候,它馬上就會燃燒起來。

你看我們地下的石油,放了多少年了?但是它始終是易燃的物品,不管是幾萬年、幾十萬年、幾億年,只要它一碰到火,它就著。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這個業,心中的這個惡業或者善業,只要沒有把種子給摧毀,過了百劫,一旦碰到了緣,它就會發生結果。

那為什麼有的就是現世報,有的就是來世報,有的就是他世報呢?為什麼呢?這不公平啊。有的人是現世報,有的人是來世報,有的人是他世報,為什麼呢?難道是憑白無故的嗎?或者就是有人給他分清楚了嗎?

不是的。“因”是什麼呢?“因”好比是這個糧食的種子;“緣”是什麼呢?好比是種糧食的肥料、土壤、水分。你這個種子,雖然它本身沒壞,但是沒有碰上足夠的水分、足夠的氧氣、足夠的溫度,它是不長的,它不長苗芽的。

但是一旦沒有損害的這個種子,碰上了肥料、土壤、水分、溫度合適的時候,隨時它都會長苗芽的。同樣的道理,你這個糧食,隔了一個月,碰到了水分等這些東西的話,一個月之後就長了;放了一年之後才碰到這個的話,它就一年之後長。只要這個種子沒有損害,它始終是只要碰到了緣,它就能長的。

我們的善因或者惡因,就跟這個沒有損害的種子一樣,一旦碰到了能夠產生果的這個緣的時候,剛才我們所說的這個因緣的時候,它自然就會成長。

因此,今生報、還是來世報、還是他世報,不取決於“因”它本身,而取決於有沒有碰到“緣”。 “因”碰到了“緣”之後,才發生結果的。

現在明白了沒有?所以有的人為什麼此生作惡就馬上報,有的人此生作惡,還不能馬上報。那為什麼有的人作惡,越作大惡就越容易報呢?因為作大惡的人,他不是作一次惡,他不斷在作,由於他內心的這個貪嗔癡越來越猛烈,所以給他報惡業的緣越來越多,所以這就報了。

所以你看,一個人將倒楣之前,他一定會倡狂一陣子。當這個人倡狂的時候,目中無人的時候,離他報惡果不遠了。

為什麼呢?

不是因為這個人可恨,而是因為這個人提供了很多可以報果的緣。所以,他報果的速度會加速。

有個人曾經作過一個惡業,從此以後放下屠刀就不幹了,那逃過這個劫的可能性很多。為什麼呢?他不再提供緣了。一旦不再提供緣了,就起碼這一世、這一生,假如他能懺悔的話,那就可以不產生結果。

或者通過修空性的話,徹底毀掉種子,都有可能。這就是善惡因果的這個總義,大致上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