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多跑一次”采風②:做足“三減法”,義烏交通跑出便民加速度

“這18年來,我眼見著視窗從原先的11個減少到現在的4個。辦事人員最多的時候有13名,而現在縮減了一半。”

黃天生站在交通運輸辦事視窗前,望著眼前視窗辦事人員忙碌的身影,不由地心生感慨,

他在視窗工作已有18年。

市民在義烏市行政服務中心辦事。 王剛 攝

近日,由浙江省交通廳、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組織的浙江省交通廳“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媒體采風活動來到義烏。

當前,“最多跑一次”已成為浙江改革的金字招牌,在交通系統,

“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更是“全面開花”,湧現出了一大批基層實踐成果。吃“改革飯”成長的義烏市便是其中之一。

媒體采風團記者正在採訪辦事人。王剛 攝

義烏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吳朝暉向采風團成員表示,義烏市交通運輸局實施了減權、減材料、減證明“三減”工作,

優化辦事流程:

通過“取消部門間重複審批”等方式,削減一半以上具體辦事事項;

從要求申請人逐項提供申請材料,改為由工作人員上門具體核實,實現辦事材料精簡;

通過資料共用、部門主動核查等方式,替代申請人前往其他部門開具各類證明。

行政服務中心視窗辦事便利化,是推進“三減”工作最直觀的成果。

“這次來辦理車輛營運證書註銷業務,只要口頭告知工作人員,

不用再填寫各種資料,提供一大堆材料。”

辦事效率的提升讓王新八感到十分驚喜。像他一樣,受益于義烏市交通運輸局“三減”工作的群眾不計其數。吳朝暉說,目前共梳理出依申請辦理行政權力事項51項,一律進駐義烏市行政服務中心視窗,做到了“中心以外無權力”,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通過改革,全部事項承諾在5個工作日內辦結,19個事項調整為即辦件,承諾時限壓縮至改革前的17.5%。

群眾少跑腿的背後,是數據多跑路。義烏市交通運輸局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利器”,全力推進審批事項的網上辦理。自助審驗機就是交通運輸系統“互聯網+政務”的實踐。

辦事群眾在使用道路運輸證自助審驗系統。王剛 攝

2017年12月28日,道路運輸證自助審驗系統在該市恒風汽車檢測站正式投入運行。


當義烏東南三菱4S店服務經理朱堯拿著兩份道路運輸證,在自助審驗系統輸入車牌號碼和道路運輸證號後6位後,“審驗成功”的字樣便躍然於螢幕,整個過程不足五分鐘。朱堯說:

“原先年審,在檢測站檢查完畢後,還要到行政服務中心視窗蓋章,來回跑一趟起碼半天。現在可以通過設在檢測站的自主審驗系統列印,大大節省了時間成本。”

不止於此。據瞭解,為了推進“三減”,義烏市交通運輸局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模式。

如該局將行政審批與信用體系建設相結合,推行了信用承諾,實現容缺、容錯受理。義烏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戴岩說:

“我們對滿足信用條件的申請人,在缺少部分辦事材料的情況下,在做出符合事項辦理條件的承諾後,即可先行准予事項辦理,進一步減少申請人的‘多跑’負擔。”

一位男士正在辦理道路運輸證註銷業務。王剛 攝

據統計,通過信用承諾可替代23個事項的39份材料,目前共收到信用承諾893份,讓申請人少跑300多次,減少申請材料500餘份。

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在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戴岩透露,接下來,將不斷加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力度,推出“依告知辦理”“兩檢合一”等改革舉措,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實現盡可能多的事項“一證通辦”,讓辦事群眾真正體驗改革獲得感。

以“兩檢合一”為例,該項舉措將實現貨運車輛年審、年檢兩個事項的“最多跑一次”。

“義烏現有貨運車輛5455輛。如推行‘兩檢合一’,改革前,普通貨運車輛完成年審和年檢共需要至少1.5小時,支付315元;改革後,完成年審和年檢只需45分鐘,支付120元。”戴岩介紹。

義烏市行政服務中心交通運輸業務視窗工作人員正在辦理業務。王剛 攝

據悉,以所有車輛每年均年審一次為標準,該舉措每年可至少直接幫辦事群眾節約辦事時間4091.25小時,減少費用106.37萬元。

吳朝暉表示,義烏是商貿名城,物流車輛眾多,交通運輸系統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便民利民的同時,也將服務于義烏商貿業的發展,“要自加壓力,深化‘最多跑一次’,打造交通運輸系統的‘義烏樣板’。”

附:義烏“三減”工作經驗

(一)減權。今年義烏市交通運輸局按照群眾辦事需求,將51個行政權力事項顆粒化為175個具體辦事事項,在此基礎上,通過“取消部門內部重複審批”、“取消部門間重複審批”、“審批事項取消”和“簡化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等方式,提出了削減事項95項的建議,削減數占比54.2%,涉及事項年辦件量達8617件,占比50.8%。目前,這些減權建議正在由相關部門審核當中,將於近期分批公佈。

(二)減材料。義烏市交通運輸局全面轉變行政審批工作方式方法,從要求申請人逐項提供申請材料,改為由工作人員上門具體核實,全面實現了辦事材料的精簡。

(三)減證明。義烏市交通運輸局提出了辦事材料中的“零證明”的工作目標,針對以往需要申請人前往其他部門開具的各類證明,逐一明確了替代途徑,將通過資料共用、部門主動核查等方式落實,這一目標即將在義烏市的“義網通辦”中實現。

來源 | 中新網

大大節省了時間成本。”

不止於此。據瞭解,為了推進“三減”,義烏市交通運輸局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模式。

如該局將行政審批與信用體系建設相結合,推行了信用承諾,實現容缺、容錯受理。義烏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戴岩說:

“我們對滿足信用條件的申請人,在缺少部分辦事材料的情況下,在做出符合事項辦理條件的承諾後,即可先行准予事項辦理,進一步減少申請人的‘多跑’負擔。”

一位男士正在辦理道路運輸證註銷業務。王剛 攝

據統計,通過信用承諾可替代23個事項的39份材料,目前共收到信用承諾893份,讓申請人少跑300多次,減少申請材料500餘份。

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在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戴岩透露,接下來,將不斷加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力度,推出“依告知辦理”“兩檢合一”等改革舉措,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實現盡可能多的事項“一證通辦”,讓辦事群眾真正體驗改革獲得感。

以“兩檢合一”為例,該項舉措將實現貨運車輛年審、年檢兩個事項的“最多跑一次”。

“義烏現有貨運車輛5455輛。如推行‘兩檢合一’,改革前,普通貨運車輛完成年審和年檢共需要至少1.5小時,支付315元;改革後,完成年審和年檢只需45分鐘,支付120元。”戴岩介紹。

義烏市行政服務中心交通運輸業務視窗工作人員正在辦理業務。王剛 攝

據悉,以所有車輛每年均年審一次為標準,該舉措每年可至少直接幫辦事群眾節約辦事時間4091.25小時,減少費用106.37萬元。

吳朝暉表示,義烏是商貿名城,物流車輛眾多,交通運輸系統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便民利民的同時,也將服務于義烏商貿業的發展,“要自加壓力,深化‘最多跑一次’,打造交通運輸系統的‘義烏樣板’。”

附:義烏“三減”工作經驗

(一)減權。今年義烏市交通運輸局按照群眾辦事需求,將51個行政權力事項顆粒化為175個具體辦事事項,在此基礎上,通過“取消部門內部重複審批”、“取消部門間重複審批”、“審批事項取消”和“簡化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等方式,提出了削減事項95項的建議,削減數占比54.2%,涉及事項年辦件量達8617件,占比50.8%。目前,這些減權建議正在由相關部門審核當中,將於近期分批公佈。

(二)減材料。義烏市交通運輸局全面轉變行政審批工作方式方法,從要求申請人逐項提供申請材料,改為由工作人員上門具體核實,全面實現了辦事材料的精簡。

(三)減證明。義烏市交通運輸局提出了辦事材料中的“零證明”的工作目標,針對以往需要申請人前往其他部門開具的各類證明,逐一明確了替代途徑,將通過資料共用、部門主動核查等方式落實,這一目標即將在義烏市的“義網通辦”中實現。

來源 |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