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滴滴回應“大數據殺熟”:並沒有,預估價只是參考價,別太當真了

前段時間飽受詬病的滴滴“大資料殺熟”,滴滴方面終於回應了。

所謂“大資料殺熟”,是指一樣的行程、車型,但是滴滴給出每個人的價格都不同,或者是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不同,或者是老用戶和新用戶價格不同,滴滴似乎正在用一種大資料演算法,通過所謂的“動態調價”來向使用者“薅羊毛”,以獲取最大的收益。

對此,今日中午滴滴出行的總裁柳青在微頭條上做出了回應:滴滴沒有所謂的“大資料殺熟”,預估價只是參考價,很抱歉“好心辦壞事給大家添加了煩惱”。

“預估價不是最終支付的車費,而是參考價,方便用戶做決策,它和實際支付價是兩回事……因為路況是動態變化的,前一秒和後一秒都可能發生很大變化。為了給乘客盡可能準確的預估參考價,滴滴是即時根據動態路況預測預估價的,

即便起終點一樣,預估價也會存在差異。”

應該說,柳青的話解釋了滴滴打車存在相同行程不同價的部分原因,特別是在“不拼車”的狀態下,預估價和實收價確實存在不同;但是在系統預設的“拼車”狀態下,一般預估價就是實收價。

至少,筆者一個月打車二十多次,每次都是從家裡到公司,行程、車型、時間段都差不多,卻依然存在價格不同的情況,整體感覺也是越來越貴的,這又怎麼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