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宜昌交運:客運玩家不走尋常路

早上六點,家住秭歸縣的嚴女士搭上了809路城際公交,

正常狀況下,一個半小時後,她就可以順利抵達宜昌市並享用一頓美味的早餐。

作為連接宜昌和秭歸兩地的重要交通線路,809路於去年7月開通。

“以前也有長途客運班車,但是屬於客滿發車、即停即走類型,體驗很差。”嚴女士告訴支點財經:“新線路是公車,比較規範,車子新,司機態度也更好了。”

這一線路的運營主體為湖北宜昌交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宜昌交運,股票代碼:002627),

是一家以旅客運輸服務、旅遊綜合服務、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現代物流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

在宜昌,諸如“宜昌-秭歸”之類的城際公交線路還有很多。對宜昌交運而言,作為道路客運玩家,在新交通出行方式擠佔市場的背景下,探索新路是必經之路。

轉型城際公交

宜昌交運的前身為宜通運輸集團,1998年,宜通運輸集團和恒通運輸公司合併成為宜昌交運集團。

地處川鄂咽喉和三峽門戶的區位優勢,

成就了宜昌客運市場的繁榮。

2011年,宜昌交運成功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自此成為湖北省道路運輸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市場永遠都在變化。2012年,漢宜動車正式開通,這對宜昌交運道路客運的核心優勢——漢宜班線造成極大衝擊。此後,受城市軌道交通和互聯網出行等運輸方式和經營業態的影響,道路客運業務增長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支點財經查閱公開資料顯示,

漢宜鐵路開通後,公路客流量從700多萬人次下滑到350萬人次,中長途客運班線經營效益經歷了斷崖式下跌。

如何拯救市場?

宜昌交運意識到,重塑市場核心競爭力才是關鍵所在。

過去,宜昌到各縣市的城際班車大多數是私人承包,車輛大小不一,服務參差不齊,乘客抱怨頗多。城鄉間的道路客運已日益跟不上市場需求,快捷、舒適、安全、平價才是是民心所向。

認真審視市場後,

2013年起,宜昌交運在公鐵對接、城際連接、城鄉銜接的區域市場上發力,以並購車輛,做大規模,提供更優質服務的方式來提升盈利水準。

第一個“試點”選中了興山縣。

興山縣位於湖北省西部,地處秦巴山區。由於原興山客運公司破產清算,整個興山客運市場混亂無序,黑的士、黑面的肆意橫行,高峰期每天有不少於200台黑車運行,屢禁難絕,各種矛盾糾紛不斷,成為管理部門的心頭之患。

在宜昌市運管局和興山縣委縣政府的協調下,宜昌交運先後兼併重組興山縣兩家客運公司,將客運班線掛靠經營轉變為公車公營。

2014年,興山縣808路城際公交正式上路。

所謂城際公交,就是在宜昌城區和各縣市區之間,推廣如城市公車那樣的大運量、高密度、低價格的運營模式。

大運量,是指城際公車配置29-39座不等車型,寬敞舒適;發車密度依據客流狀況有所不同,客流平峰期為15-20分鐘/班,客流高峰期為10分鐘/班,並增開夜間公鐵對接直通車;而城際公交票價在原有客運班線的基礎上平均下降30%左右。

經過宜昌至興山首條線路的摸索,宜昌交運城際公交開始向其他城市推廣。

當前,宜昌交運成功回購了7個縣市(當陽除外)300多台班車,統一換成39座大巴車,其中包括200台新能源客車。

宜昌交運城際班車已超過400台,公交化運行後,年發送客流量逐步回升到500多萬人次。2017年,宜昌交運在道路客運業務的營收為2.9億元。

旅遊業務發力

除了客運業務,宜昌交運的另一主營業務是旅遊服務。

在宜昌交運看來,其旅遊業務主要借助長江三峽的天然資源,依託自身“車、站、車、船”優勢,打造集旅遊港站、遊船、旅遊車、旅行社、酒店、景區為一體遊綜合服務體系。

從財報分類來看,其旅遊服務包含了旅遊港口服務、水路旅遊客運、公路旅遊客運和旅行社業務,年度營收能力在1000萬元至6000萬元不等。

支點財經發現,宜昌交運最早在2010年就進入水路旅遊業務。

2010年,“長江三峽一號”觀光遊船實現首航,交運集團旅遊產品“兩壩一峽”旅遊客運服務品牌正式推向市場。游輪以西陵峽、葛洲壩和三峽大壩景觀為依託,集休閒、觀光、娛樂於一體。

過去,宜昌交運經營宜昌至奉節、宜昌至巫山、宜昌至巴東等多條高速船定期航班,擁有俄羅斯產“流星”型、“流星2000”型的“長江系列”高速水翼等客船12艘。

而隨著水路客運業務的逐年萎縮,宜昌交運逐漸向旅遊客運轉型。

當前,宜昌交運擁有“長江三峽”系列觀光旅遊船5艘,共3798客位,專業從事“交運•兩壩一峽”“交運•長江夜遊”“交運•升船機”等三峽旅遊航線,年遊客接待量接近50萬人次。

如何打造優質的旅遊服務?

眾所周知,傳統旅遊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身旅遊資源。

2016年,宜昌交運集團推出夜遊長江專案,五星級遊輪從三峽遊客集散中心出發,直達黃柏河大橋,一年吸引了11萬人次乘坐。

不僅如此,今年4月,宜昌三峽旅遊新區管理委員會與宜昌交運、鄂旅投合作的“三峽遊輪中心項目”正式開工。專案規劃用地面積約645畝,建設內容包括遊輪碼頭、遊艇會所、酒店集群、商業綜合體、休閒街區、旅遊地產及其他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約68萬平方米,總投資概算60億元。

這一項目的推進,更堅定了其旅遊轉型之路。項目建成後,三峽遊輪中心碼頭及航站樓、文化客棧及酒店集群、旅遊商業街區、五星級酒店及遊艇俱樂部、濱水廊道、親水社區,將共同構造三峽旅遊集散地、宜昌城市會客廳的功能。

這樣就足夠了嗎?

中國旅遊研究院戰略所首席研究員宋子千表示:“優質旅遊的直觀表現是有令人心動的旅遊產品、使人安心的旅遊環境和讓人滿意的旅遊服務。”換言之,對傳統旅遊業發展而言,既要開發優質的旅遊產品,也要配套優質的旅遊服務。

就旅遊服務而言,宜昌交運擁有“一站式”旅遊服務機構——三峽遊客中心,集諮詢、接待、運輸、線路推介、旅遊商品、餐飲服務等多位元功能於一體。

為了大力發展旅遊客運產業,宜昌交運成立了旅遊客運分公司,主要從事旅遊、包車、配套運輸的服務。

此外,宜昌交運將旗下宜昌汽車客運中心站也改造為綜合性☆禁☆交通樞紐,承擔旅客運輸及旅遊集散中心的功能,旅客可以直接在車站售票視窗買到輪船票、飛機票、景點門票、機場大巴車票等,實現“門票”與“車票”的打通。

再加上,宜昌交運自身的旅行社業務,“車、船、港、站、社”的資源已形成服務協同。

目前,宜昌交運年接待遊客量為75萬人次。而據宜昌市旅遊委發佈的資料,2017年前三季度,宜昌市共接待遊客5597.1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8.58%。

就市場規模來看,宜昌交運還有很大的可為空間。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三峽旅遊區域是需要長期規劃和大量資金投入的區域,具體成效或許有待進一步觀察。

現代物流成新增長點

近日,宜昌交運公佈的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長10.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117.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0.43億元,同比增長4.70%。

支點財經注意到,年報顯示宜昌交運此次營收增長原因有二,除了道路客運業務外,另一“功臣”是供應鏈管理收入增長。

2017年,宜昌交運在商貿物流業務方面營收3.6億元,其中供應鏈管理業務營收2.96億元,同比增長107%,無疑已成為新的增長點。

所謂供應鏈,是指商品從原材料採購開始到最終成為消費者手上的商品,需要經過的一系列涉及到製造商、供應商、零售商、分銷商和最終消費者的環節銜接,這一系列的銜接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

而供應鏈管理則是把鏈上各環節的企業看作是一個整體,通過提高運營效率、集中採購或者財務收益等方式來盈利。

自2012年11月開始,宜昌交運正式進軍物流業,並與宜昌物質集團合資組建了湖北天元物流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元物流”)。

提到天元物流,不得不說的項目就是宜昌東站物流中心,該項目是天元物流現代物流產業的起點。專案規劃用地805畝,總投資16億元,集城市配送、公鐵聯運、電子商務、鋼鐵貿易等四大功能於一體。

從區位優勢看,宜昌東站物流中心距離宜昌火車東站、汽車客運中心站200米,離湖北稻花香集團三峽物流園500米,距離高速公路匝口1公里、三峽機場18公里、長江臨江坪港7公里,水陸空交通便利。此外,318國道、漢宜高速、荊宜高速、滬渝高速、宜萬鐵路、漢宜鐵路也在附近交會,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聚集窪地。

物流業務的爆發趨勢早在2017年半年報時已有顯示,報告稱“天元物流鋼材委託採購業務經過兩年的孵化器,業務規模大幅增加,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1.74億元”。

據瞭解,東站物流中心全面竣工後,物資呑吐量約300萬噸,其中鋼材120萬噸,商業百貨及其它物資約180萬噸。

在宜昌交運看來,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打造輻射聯通三峽城市群的綜合物流業是題中之意。

但綜合來看,宜昌交運當前涉及業務較多。在旅客運輸服務、旅遊綜合服務、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現代物流服務四大主業務中,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業務連續數年營收占比過半,其他業務如何強化?各業務間如何整合協同?或許都是宜昌交運需要考慮的問題。

END

記者丨李章穎 編發丨吳玲

客流平峰期為15-20分鐘/班,客流高峰期為10分鐘/班,並增開夜間公鐵對接直通車;而城際公交票價在原有客運班線的基礎上平均下降30%左右。

經過宜昌至興山首條線路的摸索,宜昌交運城際公交開始向其他城市推廣。

當前,宜昌交運成功回購了7個縣市(當陽除外)300多台班車,統一換成39座大巴車,其中包括200台新能源客車。

宜昌交運城際班車已超過400台,公交化運行後,年發送客流量逐步回升到500多萬人次。2017年,宜昌交運在道路客運業務的營收為2.9億元。

旅遊業務發力

除了客運業務,宜昌交運的另一主營業務是旅遊服務。

在宜昌交運看來,其旅遊業務主要借助長江三峽的天然資源,依託自身“車、站、車、船”優勢,打造集旅遊港站、遊船、旅遊車、旅行社、酒店、景區為一體遊綜合服務體系。

從財報分類來看,其旅遊服務包含了旅遊港口服務、水路旅遊客運、公路旅遊客運和旅行社業務,年度營收能力在1000萬元至6000萬元不等。

支點財經發現,宜昌交運最早在2010年就進入水路旅遊業務。

2010年,“長江三峽一號”觀光遊船實現首航,交運集團旅遊產品“兩壩一峽”旅遊客運服務品牌正式推向市場。游輪以西陵峽、葛洲壩和三峽大壩景觀為依託,集休閒、觀光、娛樂於一體。

過去,宜昌交運經營宜昌至奉節、宜昌至巫山、宜昌至巴東等多條高速船定期航班,擁有俄羅斯產“流星”型、“流星2000”型的“長江系列”高速水翼等客船12艘。

而隨著水路客運業務的逐年萎縮,宜昌交運逐漸向旅遊客運轉型。

當前,宜昌交運擁有“長江三峽”系列觀光旅遊船5艘,共3798客位,專業從事“交運•兩壩一峽”“交運•長江夜遊”“交運•升船機”等三峽旅遊航線,年遊客接待量接近50萬人次。

如何打造優質的旅遊服務?

眾所周知,傳統旅遊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身旅遊資源。

2016年,宜昌交運集團推出夜遊長江專案,五星級遊輪從三峽遊客集散中心出發,直達黃柏河大橋,一年吸引了11萬人次乘坐。

不僅如此,今年4月,宜昌三峽旅遊新區管理委員會與宜昌交運、鄂旅投合作的“三峽遊輪中心項目”正式開工。專案規劃用地面積約645畝,建設內容包括遊輪碼頭、遊艇會所、酒店集群、商業綜合體、休閒街區、旅遊地產及其他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約68萬平方米,總投資概算60億元。

這一項目的推進,更堅定了其旅遊轉型之路。項目建成後,三峽遊輪中心碼頭及航站樓、文化客棧及酒店集群、旅遊商業街區、五星級酒店及遊艇俱樂部、濱水廊道、親水社區,將共同構造三峽旅遊集散地、宜昌城市會客廳的功能。

這樣就足夠了嗎?

中國旅遊研究院戰略所首席研究員宋子千表示:“優質旅遊的直觀表現是有令人心動的旅遊產品、使人安心的旅遊環境和讓人滿意的旅遊服務。”換言之,對傳統旅遊業發展而言,既要開發優質的旅遊產品,也要配套優質的旅遊服務。

就旅遊服務而言,宜昌交運擁有“一站式”旅遊服務機構——三峽遊客中心,集諮詢、接待、運輸、線路推介、旅遊商品、餐飲服務等多位元功能於一體。

為了大力發展旅遊客運產業,宜昌交運成立了旅遊客運分公司,主要從事旅遊、包車、配套運輸的服務。

此外,宜昌交運將旗下宜昌汽車客運中心站也改造為綜合性☆禁☆交通樞紐,承擔旅客運輸及旅遊集散中心的功能,旅客可以直接在車站售票視窗買到輪船票、飛機票、景點門票、機場大巴車票等,實現“門票”與“車票”的打通。

再加上,宜昌交運自身的旅行社業務,“車、船、港、站、社”的資源已形成服務協同。

目前,宜昌交運年接待遊客量為75萬人次。而據宜昌市旅遊委發佈的資料,2017年前三季度,宜昌市共接待遊客5597.1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8.58%。

就市場規模來看,宜昌交運還有很大的可為空間。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三峽旅遊區域是需要長期規劃和大量資金投入的區域,具體成效或許有待進一步觀察。

現代物流成新增長點

近日,宜昌交運公佈的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長10.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117.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0.43億元,同比增長4.70%。

支點財經注意到,年報顯示宜昌交運此次營收增長原因有二,除了道路客運業務外,另一“功臣”是供應鏈管理收入增長。

2017年,宜昌交運在商貿物流業務方面營收3.6億元,其中供應鏈管理業務營收2.96億元,同比增長107%,無疑已成為新的增長點。

所謂供應鏈,是指商品從原材料採購開始到最終成為消費者手上的商品,需要經過的一系列涉及到製造商、供應商、零售商、分銷商和最終消費者的環節銜接,這一系列的銜接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

而供應鏈管理則是把鏈上各環節的企業看作是一個整體,通過提高運營效率、集中採購或者財務收益等方式來盈利。

自2012年11月開始,宜昌交運正式進軍物流業,並與宜昌物質集團合資組建了湖北天元物流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元物流”)。

提到天元物流,不得不說的項目就是宜昌東站物流中心,該項目是天元物流現代物流產業的起點。專案規劃用地805畝,總投資16億元,集城市配送、公鐵聯運、電子商務、鋼鐵貿易等四大功能於一體。

從區位優勢看,宜昌東站物流中心距離宜昌火車東站、汽車客運中心站200米,離湖北稻花香集團三峽物流園500米,距離高速公路匝口1公里、三峽機場18公里、長江臨江坪港7公里,水陸空交通便利。此外,318國道、漢宜高速、荊宜高速、滬渝高速、宜萬鐵路、漢宜鐵路也在附近交會,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聚集窪地。

物流業務的爆發趨勢早在2017年半年報時已有顯示,報告稱“天元物流鋼材委託採購業務經過兩年的孵化器,業務規模大幅增加,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1.74億元”。

據瞭解,東站物流中心全面竣工後,物資呑吐量約300萬噸,其中鋼材120萬噸,商業百貨及其它物資約180萬噸。

在宜昌交運看來,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打造輻射聯通三峽城市群的綜合物流業是題中之意。

但綜合來看,宜昌交運當前涉及業務較多。在旅客運輸服務、旅遊綜合服務、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現代物流服務四大主業務中,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業務連續數年營收占比過半,其他業務如何強化?各業務間如何整合協同?或許都是宜昌交運需要考慮的問題。

END

記者丨李章穎 編發丨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