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塔寺下“哥倆好”,弄起斧來賽“魯班”

走到白塔寺的紅牆下,過往的行人總能被宮門口東岔胡同81號院內不時傳來的手作聲音吸引。63歲的毛剛和70歲的徐永祥,正沉浸在自己鍾愛的木匠活兒裡。

毛師傅剛從網上淘到一塊小葉檀木,

準備切成薄片,做成書簽送給孩子們;而在案台的另一端,徐老正在刨木頭,他想為鄰居打造一把手工斧頭。這兩位老人是“阜城勞作社”的創辦者。在這裡,他們和其他十幾位同樣有著木工技藝的老夥計一起,交流做活技巧,為老街坊們修繕木器。

徐永祥正在做一把手工斧頭

服務鄰里發揮新餘熱

阜城勞作社位於小樓的二層。推開門,就能聞到屋子裡清香的木頭味兒。桌上擺放著不少杯口粗細的木條,它們將被打造成一個畫框,用來裝裱一位街坊祖傳的瓷畫。

毛剛是海澱區的一名退休幹部,雖然他也在家裡做些木匠活兒,卻苦於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施展才藝。退休後,毛師傅發揮餘熱,想用自己的手藝為社區服務。

可是一打聽,自己所在的社區沒有這樣的條件,做社區木匠的願望一直沒能實現。

阜城勞作社裡,徐永祥正用心製作一把手工斧頭

直到半年前,西城白塔寺會客廳成立。在這個“共用”的會客廳裡,毛剛遇到了老徐,兩個老夥伴一拍即合,

當即決定創辦一個以木匠活兒為主的勞作社。做木匠活兒需要各種工具以及寬大的操作臺,為此,毛剛跑了好幾個廠家,定做了一張可同時容納四人使用的操作臺。除會客廳自備的一些工具外,徐老還從家裡拿來上百件工具和大家分享。

勞作社裡的“社區工匠”,

一樣有顆匠心。

手工打造一件木器耗時費力,毛剛和徐永祥本就鍾情於此,而且服務的還是街坊們,他們更樂在其中。一天,一位鄰居抱著一塊木頭找到毛剛說,自己92歲的母親腿腳不利索,上廁所很費勁,想打造個物件兒,解決老人如廁難。毛剛馬上開始畫圖設計,給老人量身打造了一件木質坐便器,這可是市場上買不來的。

今年春節社區籌辦“微廟會”,邀請老字型大小“茶湯李”到場。

這次活動中,勞作社的社員偶然聽到“茶湯李”72歲傳人李連寶談起,他家裡有一套製作茶湯的工具,已經保存了130多年。墊在銅壺下的木頭座、製作茶湯的案板,都已經糟朽不堪了,但市面上很難定制到一模一樣的,於是,社員們想辦法實現李老的願望,從選材到製作,都格外精心。最後,這一套做舊如舊的茶湯工具,保留了“茶湯李”的那份原汁原味。

木匠活兒裡規矩多樂趣更多

“做木匠的,十天內手上不破一條新口子,說明做得不夠多。”毛剛的手上佈滿了老繭。說起來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毛師傅用的是智慧手機,但是他卻不能用指紋解鎖。為啥?因為老做木匠活,他把指紋都磨平了。毛剛說,雖然機械化工具可以快速地造型,但往往精美的設計都要靠手做才能實現。

毛剛(左)正在和社員一起給社區兒童製作書簽

勞作社裡一把紅色的量尺,是徐永祥通過榫卯工藝製成的。別小看這把用三根木料拼在一起的尺子,無論是木料厚度,還是精准度,都有極高的要求。三角量具的每塊木板薄度要完全一致,不能有絲毫誤差。

窗外車水馬龍,但這些老夥計卻一心沉浸在木工的世界。“我是年齡最小的。”毛剛說,勞作社的成員年齡大多在六七十歲。他和徐老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一起來傳承傳統木工。

文字 | 北京晚報記者 李環宇

圖片 | 北京晚報記者 張驍

“做木匠的,十天內手上不破一條新口子,說明做得不夠多。”毛剛的手上佈滿了老繭。說起來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毛師傅用的是智慧手機,但是他卻不能用指紋解鎖。為啥?因為老做木匠活,他把指紋都磨平了。毛剛說,雖然機械化工具可以快速地造型,但往往精美的設計都要靠手做才能實現。

毛剛(左)正在和社員一起給社區兒童製作書簽

勞作社裡一把紅色的量尺,是徐永祥通過榫卯工藝製成的。別小看這把用三根木料拼在一起的尺子,無論是木料厚度,還是精准度,都有極高的要求。三角量具的每塊木板薄度要完全一致,不能有絲毫誤差。

窗外車水馬龍,但這些老夥計卻一心沉浸在木工的世界。“我是年齡最小的。”毛剛說,勞作社的成員年齡大多在六七十歲。他和徐老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一起來傳承傳統木工。

文字 | 北京晚報記者 李環宇

圖片 | 北京晚報記者 張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