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空心番茄都怪打激素?還敢不敢吃?真相在這裡

番茄,作為一種既可當蔬菜也可當水果的“兩栖食物”,一直以來受到各種人群的青睞。

最近,網路上出現了一篇關於《空心番茄是因為打了激素》的文章,言論一起頓時引來一片熱議。

有人表示再也不敢吃番茄了。

那麼,空心番茄真的和激素有關嗎?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番茄為何會出現“空心”呢?

網傳番茄空心主要是由於在生長過程中使用了“植物激素”,其實這一稅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換一種角度說,番茄空心可能和很多原因相關,

但唯獨和“激素”沒有關聯。

其實,番茄空心主要是由於一些“外界條件”和“人為因素”所導致。比如在生長過程中養分供應不足、外界溫度過高、施肥不當、光照不充分以及受精不當都有可能導致番茄出現“空心”的情況。

“空心果實”對身體是否有害?

說到植物的“空心現象”,其實是瓜果等植物果實在種植生長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生理性病害”,換一種角度說空心番茄其實就是一種“畸形果實”。

與正常番茄相比,只是形態(長相)上有所不同,可能吃起來口感略差,其餘像江湖中流傳的“營養價值降低、對身體有害(有毒)”的傳言並不存在。

畸形番茄如何產生?和植物激素有沒有關係?

番茄在生長過程中能否發育成“正常形狀果實”主要取決於“番茄發芽分化”的品質。

比如,番茄在幼苗期花序形成之時遇到氮肥施多、水分多以及低溫等情況,這時花芽就會過度分化,番茄果實就會變為“桃形、指形或者是瘤形”等畸形果實。

有人說“番茄畸形”是由於使用了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會促進番茄果實的坐果和果實膨大,使用濃度過高可能會導致番茄出現空心的情況。

但這樣操作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植物激素(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使用的過程中一般用量“微小”,一旦大量使用反而還會起到反作用。

所以農民在種植過程中一般不會大量使用,也就不會出現由於激素所導致的“空心”問題。

植物激素有毒嗎?

植物激素,一直以來受到各方的熱議,

對於它有毒致癌的言論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生過任何由於植物激素殘留所導致的食品安全事件。

就算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使用植物激素,對於消費者而言也不會存在安全風險,相對安全,您大可不必擔心。

對於植物激素而言,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這類物質,我們國家對於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有著明確的管理規定,在使用類別和用量方面做出了嚴格的限制。

更何況對於植物而言,它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促進生長、提高產量、提升價值),對於人體作用極小,請大家放心且“理性”對待。

該如何挑選番茄?

看外表

輕捏辨“飽滿”

更何況對於植物而言,它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促進生長、提高產量、提升價值),對於人體作用極小,請大家放心且“理性”對待。

該如何挑選番茄?

看外表

輕捏辨“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