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孔明:《陳忠實的啟示》

陳忠實肖像 何柳生/繪

真是時光如流水,眼看著陳忠實二周年又到了。

我忽然想:懷念陳忠實,究竟應該懷念什麼?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就是八個字:“忠實人生,忠實文學。”這八個字,既是陳忠實的人生寫照,也是陳忠實給予文學後人的啟示。或者再延伸解讀,文學與人生是相輔相成的,都離不開“忠實”二字兜底。在當下的語境裡,有志于文學創作的人,更應該回味這八個字,甚至應該把這八個字刻在腦門上,心領神會,身體力行,警示自我,
避免再走彎路,起碼不誤入歧途。這八個字,做到了,就會像陳忠實一樣,無愧於時代,也無愧於自己;做不到,那就只有“唉——”了!

陳忠實畢其一生,將自己的文學之旅兼文學之夢歸結為《白鹿原》,並將《白鹿原》作為自己的枕頭安詳地躺在了鮮花簇擁的天國。人們看到的、感到的是他生前的赫赫聲名與身後的哀哀殊榮,卻是否想到過、咀嚼過這聲名與哀榮的背後,有過怎樣的艱難困苦?又有過多少難言之隱?他做人一如創作,

創作一如做人,一以貫之、一脈相通、一步一個腳印。從他的文學之旅裡,能感受到他對人生的洞察、理解與感悟;從他的人生之旅裡,又能感受到他對文學的虔誠、探索與追求。合二為一,殊途同歸,使他如願以償,終於枕著他的《白鹿原》,笑傲文壇,也笑傲當世,更笑傲生他、養他、成就了他的黃土地!賈平凹說他是“關中的正大人物”,真可謂實至名歸。

人們不應該忘記一個事實:可以說是陳忠實打造了《白鹿原》,也可以說是《白鹿原》打造了陳忠實。《白鹿原》出版之前,陳忠實一直在文學道路上艱難跋涉,不說別的創作,單《白鹿原》就花去了他八年時間。古人說:“十年磨一劍。”又說:“十年撫琴,精神寂寞。”這八年意味著什麼呢?人的一生,又能有幾個八年呢?恰是這八年佔據了他人到中年的寶貴年華與生命的關鍵節點。

那是漫漫長夜裡一個人的精神操守與夢想堅守,也可以說是他文學苦旅與人生爬坡的作繭自縛與破繭而出。他能羽化成蝶嗎?他相信文學神聖,所以絕不輕慢懈怠;他抱定鳳凰涅槃般的文學自信,所以絕不輕言放棄。那是怎樣的艱難、煎熬與付出,可以想像,不可想像,卻只能想像;想像的空間可以放大,也可以縮小,那就是八個字:“忠實人生,忠實文學。”

我甚至認為,“忠實人生,

忠實文學”應該是文學創作者秉持的常識。仰慕陳忠實是應該的,甚至引為楷模、加以模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僅僅如此是遠遠不夠的,領悟並尊重常識、履行常識可能更重要,也更有意義。文學創作沒有終南捷徑,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靜下心來寫作,才可能寫出傳世之作;必須捨棄眼前的誘惑,才可能打造出文學精品;必須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的成名思想,才可能不負初心、不負眾望、不負夢想!

《文化藝術報》 總第4287期 A06版

編 輯:張瑞琪

< End >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文化藝術報社

刊號:CN61—32

郵發代號:51—20

投稿郵箱:

whysbbjb@126.com

專注|深度|權威

這是一條廣告

《文化藝術報》 總第4287期 A06版

編 輯:張瑞琪

< End >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文化藝術報社

刊號:CN61—32

郵發代號:51—20

投稿郵箱:

whysbbjb@126.com

專注|深度|權威

這是一條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