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ofo損壞率驚人 修車師傅:不睡覺也修不過來

給人們帶去便捷、時尚出行新方式的共用單車,展現出它“不美麗”的一面。近日,位於朝陽區東風鄉附近的一處ofo車輛維修點近期火了起來,成了網路熱門話題。堆放了300米長,2米高的ofo小黃車,

密密麻麻的聚集成一座“小山”。而“圍困”在中間一小塊空地的,是正在認真修車的工人。

4月1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位於朝陽區東風鄉的ofo共用單車維修處,記者看到,在這條長約1公里左右的馬路旁,差不多有300米被損毀的共用單車覆蓋,一輛輛黃黑色單車堆積成山、高約兩米,

延伸到一處小河溝邊。修車師傅估算,這條路上差不多有近萬輛待修的ofo共用單車。

修車的聶師傅對記者表示,共用單車維修師是一個“新興的老職業”。面對堆積的上萬損毀單車,聶師傅戲稱“不睡覺也修不過來”。

Ofo小黃車維修點近來屢屢出現在網路上,

規模龐大、場面驚人的維修點因為佔據了道路資源,場面也不雅觀,因此甚至被不少網友冠以“小黃車墳場”、“黃車垃圾場”的稱號。此前曾有媒體記者調查走訪了ofo的五個維修點,僅3月13日與3月15日,該五處維修點就有近五千輛壞車等待修理。而每個維修點工人們每天約一百輛的維修速度,根本趕不上損壞速度。

ofo車輛損壞率驚人,關鍵還在機械鎖漏洞。

ofo一車一碼,機械鎖採用單一密碼開鎖的方式,人們記住密碼或上一個人沒鎖車就能無限次數的免費騎行,很多車被私享或騎到地理位置十分偏僻的地方,成為徹底的僵屍車,因為沒有GPS定位,這些ofo僵屍車很難被ofo運營團隊發現。

另外,沒有物聯網等技術的小黃車缺乏連接,結帳付款後仍需要手動上鎖,有些用戶付款後不鎖車就急著離開,給他人損毀車牌、私自佔有的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

實際上,ofo車鎖帶來的不僅僅是車輛損壞率高,還有更大的安全隱患。按照國家“道交法”共用單車不允許12歲以下兒童騎行,可ofo共用單車機械鎖漏洞讓很多孩子可以繞過平臺註冊就直接騎車,這讓平臺監管變成了紙上談兵。3月26日下午,

在上海浙江北路天潼路路口,一名騎著ofo共用單車的11歲小男孩與一輛大巴車發生碰撞,送醫後搶救無效而宣佈死亡。而12歲以下兒童騎行ofo共用單車發生嚴重交通事故的新聞,更是曾被人民網、搜狐網、新浪等媒體重點報導,共用單車安全騎行問題甚至引發了央視關注。

共用單車是給人們帶去便捷,給城市卸下交通壓力的創新事物。如果不注重技術研發和應用,一味堅持數量戰,忽視甚至模式損壞率高居不下的情況,那不僅會給城市交通添堵,還給人心添堵,ofo共用單車已到了必須做出改變的時候了。

忽視甚至模式損壞率高居不下的情況,那不僅會給城市交通添堵,還給人心添堵,ofo共用單車已到了必須做出改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