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信陽:一起探索歷史文化名城的古跡遺址,帶你瞭解信陽,愛上信陽

信陽,河南省地級市。古稱義陽、申州,又名申城,位於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東連安徽,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間的戰略要地,鄂豫皖區域性中心城市。

西周時期,信陽境內分佈著申、息、弦、黃、江、蔣、蓼等諸侯國。

春秋戰國時期,從西元前688年開始,楚國相繼吞滅上述各國,委派縣尹(尊稱為縣公)進行管理,

設置了直屬于楚國中央管轄的地方政權——申縣、息縣、期思縣,是為本市設縣之始。

秦代以郡轄縣,今信陽的大部分地區屬九江郡,境內設5縣,即:雩婁縣,治所在今商城縣李集、西陽縣(今光山縣境內)、期思縣(今淮濱縣境內)、息縣(今息縣境內)、城陽縣(今平橋區長台關)。

漢沿秦制,今信陽地區仍屬九江郡,郡縣轄區縮小,息縣改名新息縣,且增設5個縣,即:安昌縣(今平橋區平昌關)、弋陽縣(今潢川縣)、軑縣(今光山縣境內)、黽縣(今羅山縣高店)、鐘武縣(今平橋區中山鋪)。東漢初年,新息、弋陽、雩婁、蓼、軑等縣改置侯國,改鐘武縣為平春侯國,

置褒信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包信鎮),後相繼恢復為縣制;又置義陽縣,治所在今溮河區。

三國時屬魏國。三國及東晉末分別為弋陽郡、義陽郡的郡治所在地。新置弋陽郡(治所在今潢川縣境內),是為本市設郡之始。後又設義陽郡(治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旋省去,西晉時又重設該郡,治所設於仁順城(在今溮河區境內)。東晉時,豫州治所遷至西陽(今光山縣境內),是為本市設州之始。

南北朝時,今信陽地區分別屬於宋、齊、梁。

唐代為申州、光州,屬淮南道。唐代,本市境內相對穩定的州縣建制是:光州,

治所先設於光山縣,712年移至定城(今潢川縣南城),轄定城、殷城、固始、光山、仙居5縣;申州,治所在今溮河區,轄義陽、鐘山(北宋初省入義陽縣)、羅山3縣;新息縣和褒信縣屬蔡州。五代時期,各州轄縣仍舊。

北宋時期,申州于宋初先後改稱義陽軍、信陽軍,軍治所不變,轄信陽縣、羅山2縣。今信陽地區分別屬光州和信陽軍,北宋初年義陽(今信陽市區、羅山縣)改稱信陽軍,一直延用至今。光州(治所在今潢川縣)轄固始、定城、光山、仙居(南宋時省入光山縣)4縣。原殷城縣先改稱商城縣,後廢縣改為商城鎮,併入固始縣。南宋時信陽軍屬荊湖北路,光州屬淮南西路,南宋時期光州始終屬於宋金拉鋸戰南宋一側,為南宋人民抗擊金人南下的前沿陣地。新息縣、褒信縣仍屬蔡州(南宋時屬金)。

元代,光州轄縣不變。改信陽州置,治所在信陽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信陽府,十五年複為州,二十年徙治羅山縣(今河南省羅山縣)。明初複治信陽縣。轄境相當今河南省羅山、信陽等縣市地。屬汝寧府,轄縣不變。息州(金國於1208年設置,明代初年降為縣,州治所在今息縣縣城)轄新息、褒信、新蔡、真陽(今正陽縣)4縣,光州轄縣不變。信陽軍先後改稱信陽府、信陽州,轄縣不變。

明代,光州管轄範圍擴大至息縣,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1475年由固始縣析置)。信陽州轄羅山縣、確山縣(後改屬汝守府)。原定城縣、信陽縣省去,分別由光州、信陽州管實土。

清代,信陽州仍領轄羅山縣。光州於1724年升為直隸州,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直隸河南行省,轄縣不變。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州改縣,信陽州、光州於1913年分別改為信陽縣和潢川縣。1914年,豫南道改稱汝陽道,治所在信陽,1927年撤銷汝陽道,改設信潢行政區(治所在今潢川),1929年撤銷。1932年,省、縣之間設置行政督察區,為省派出機構,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潢川縣城,轄信陽、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縣、羅山、經扶縣(今新縣)8縣。1949年1月,該專員公署不存。

建國初,信陽分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1952年10月,撤銷潢川專區,劃入信陽專區。1998年6月9日,撤銷信陽地區和縣級信陽市、信陽縣,設立地級信陽市、溮河區、平橋區。

博物館:信陽博物館、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城陽城遺址博物館

國家濕地公園:平橋濕地公園、淮河濕地公園、龍山湖濕地公園、香山湖濕地公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

城陽城址、黃國故城、鄧穎超祖居、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

2016年12月,信陽市國家級4A旅遊景區增至7家

信陽自古以來地靈人傑、英雄豪傑輩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相春申君,是上海、蘇州等地人文始祖;楚國令尹(丞相)孫叔敖,助楚莊王稱霸,為戰國時期最著名政治人物之一。宋朝宰相司馬光,著有《資治通鑒》,是中國史學界之泰斗;明代文豪何景明,為“前七子”的領袖,名播全國文壇;解放戰爭後,信陽地區有上百人成為國家領導人、高級將領。21世紀以來,以東方航空公司總裁劉紹勇、超大現代農業集團總裁郭浩等為代表的信陽籍商人,一直是豫商的領軍者之一,被譽為“河南的猶太人。”

既然有這麼多的名人及古國,那想必前人給我們後人留下的古城文化也是不少呀,不廢話啦,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去瞭解信陽古跡遺址。

1、申國

申國,周代申國有二:西申在南陽,東申在信陽。東申國為姜姓神農之後裔在西元前10世紀昭王南征時建國於信陽。東申與息(早期在羅山縣一帶)為鄰,古書中常常申息並提,如“申息之師”,“申息”閉北門等等。其謝城遺址位於信陽市西北40公里平昌關鄉古城村。遺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牆各殘存120米,東西牆各殘存200米,城牆殘高0.5米。西元前680年東申與息均為楚國所滅,立國約300年。

2、樊國

樊國,嬴姓。其故城在今河南信陽平橋鎮以南的溮河之濱。1978年在平橋南山嘴清理了兩座樊國貴族墓,依銘文知為春秋早中期的樊國君及其夫人墓。1981年在這附近又清理一座樊國銅器墓。出土器物有濃厚的楚文化風格,是樊與楚關係相近的佐證。樊國歷史,文獻失載,由文物資料推測,至遲在兩周之際或春秋初年,樊已立國。樊國地當楚國北上之前沿,其應為楚所滅,具體時代約在春秋中晚期。襄陽樊城或為楚滅樊之後,遷樊人于鄧國故地的遺留。當時江、黃、養三國並稱為“江淮四嬴”,與陝西境內的秦國、山東境內的郯國、莒國皆東夷少昊族的後裔。

3、光國

光國。姞姓,黃帝之後,初居黃河流域,商中後期遷入光山。光國故都遺址分佈在城關鎮一帶,以北檯子商遺址和寶相寺周遺址最為重要。北檯子遺址面積有7萬平方米,出土大量商代陶片,代表光國前期;寶相寺遺址面積3000平方米,為一東西向嶺,嶺上見周代陶及罐等文物,代表光國後期。光國約在西元前12世紀由北方遷來,到西元前7世紀為黃所滅,約立國500年。

4、弦國

弦國,為周代隗姓封國,與當時的江、黃、光、道、柏等小國為鄰。為防止大國的侵擾,它們相互聯姻、結盟。春秋中期,楚國向北擴張,次第消滅諸小國,弦國從此滅亡。弦國從西元前11世紀初封,到西元前655年滅亡,立國約400年。弦國都城遺址位於光山縣西北仙居鄉的弦山,城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約260米,東西寬約160米,面積很小。城外有壕遺址。

5、賴國

賴國。又稱厲國,為西周初封文王子姬穎的諸侯國,封國時間為西元前1046年,西元前7世紀與周圍諸小國先後被楚所滅,立國約400年。其都城遺址在息縣東北35公里包信鎮的閭河南岸。城址呈正方形,邊長112米,是一個非常小的城池。城牆由夯土築建,殘牆高2米,周圍有護城壕,壕寬40米。

6、番國

番國。為祝融氏後裔的封國,遠古時曾活躍在黃河中游開封以東、商丘以西一帶,《世本》中有“契居番”的記載。古“番”與“潘”同。西周初時國仍在。春秋早期南遷至固始,於西元前504年滅于楚,在固始立國約200年。遺址位於固始縣城關周圍,是河南省境內保存較好、面積最大的周代諸侯國都城之一,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址分為內、外二城,外城平面不太規則,東牆沿史河延伸,長5800米,城牆斷斷續續存在;南牆長1600米;西牆長3775米,殘牆高1——5米;北牆長2325米,殘牆高4——5米。外城周長達13500米,總面積為8.7平方公里,規模相當大。城外護城河寬60米,與史河相通。內城在外城東北部,周長6500米。內、外城牆均寬10——30米。該遺址曾出土大批春秋至戰國時期的文物。

7、蓼國

蓼國。西周封國名,偃姓,爵位不詳,疑為附庸國。本皋陶之後,周尋而封之,以奉先祀。蓼有上蓼國、下蓼國之分。上蓼國位於河南省唐河縣,下蓼國位於河南省固始縣。下蓼國又稱繆國。國治在固始縣東北蓼岡一帶。

8、黃國

黃國。黃國有二代。第一代黃國是少昊後裔,嬴姓,立國于商代中期以後,約為西元前13世紀,屬東夷部族,於西元前1046年與商同亡,立國200年左右。二代黃國是西周滅商黃後,另封姬姓黃國,為周王朝東南之屏藩。到了春秋之後,因為黃國處於南北要道上,成為楚國擴張必須清除的對象,于魯僖公十二年(西元前648年)被滅。姬姓黃國立國398年。黃國故城遺址位於潢川縣西北隆古集。城址保存較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城址呈梯形,東牆長1650米,西牆長1550米,南牆長1800米,北牆長1720米,面積2.8平方公里。城牆用夯土建築,牆底寬19米,頂寬10——15米,殘高5——7米。城外有護城壕,城內有古井十數口。

9、息國

息國。周代的諸侯國,姬姓,侯爵,春秋初期為楚文王所滅,其地被楚國設置為縣。息國故城位於息縣西南4公里處,距城郊鄉徐莊村西南500米。該遺址坐落在淮河故道北岸,蘇東坡譽為“東南第一峰”的濮公山屹立於故城東,東北有清水河,北部是平原。該處地形險要,乃水陸交通要道,戰易守,攻易防,符合多戰需要,故建城池。

該遺址的大部分城牆已平毀,但城垣基礎依稀可辨,城牆東西長846米,南北寬420米,牆基寬30米,城垣周長2532米,城址面積約為35.5萬平方米。北城牆一段保存完好(長30米,寬25米,高10余米),斷面夯工層厚0.08-0.12米,夯窩直徑0.04米)。 城廓內有張莊、王店、李崗、黃莊四個自然村。

10、蔣國

蔣國。(約西元前1040年-前617年)西周一侯國。周公旦之三子姬伯齡,被封在蔣地(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北蔣集)為蔣國。蔣伯齡之後代以國名為姓。西元前617年,蔣國被楚國所滅。位於淮濱縣的期思古城是西周蔣國故址,從周公旦子封于蔣,至西元前 617年楚大夫複遂攻滅蔣,蔣國已有 600年左右的發展史。滄海桑田,遺跡未泯,蔣城故址仍然在向人們展示它當年的文明和輝煌。現存的古城牆東西長約1700 米,南北長約 500米,牆基寬 32米,東南有烽火臺一處,殘高約 7-8米,其它牆段殘高 1-- 3 米。

轄信陽縣、羅山2縣。今信陽地區分別屬光州和信陽軍,北宋初年義陽(今信陽市區、羅山縣)改稱信陽軍,一直延用至今。光州(治所在今潢川縣)轄固始、定城、光山、仙居(南宋時省入光山縣)4縣。原殷城縣先改稱商城縣,後廢縣改為商城鎮,併入固始縣。南宋時信陽軍屬荊湖北路,光州屬淮南西路,南宋時期光州始終屬於宋金拉鋸戰南宋一側,為南宋人民抗擊金人南下的前沿陣地。新息縣、褒信縣仍屬蔡州(南宋時屬金)。

元代,光州轄縣不變。改信陽州置,治所在信陽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信陽府,十五年複為州,二十年徙治羅山縣(今河南省羅山縣)。明初複治信陽縣。轄境相當今河南省羅山、信陽等縣市地。屬汝寧府,轄縣不變。息州(金國於1208年設置,明代初年降為縣,州治所在今息縣縣城)轄新息、褒信、新蔡、真陽(今正陽縣)4縣,光州轄縣不變。信陽軍先後改稱信陽府、信陽州,轄縣不變。

明代,光州管轄範圍擴大至息縣,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1475年由固始縣析置)。信陽州轄羅山縣、確山縣(後改屬汝守府)。原定城縣、信陽縣省去,分別由光州、信陽州管實土。

清代,信陽州仍領轄羅山縣。光州於1724年升為直隸州,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直隸河南行省,轄縣不變。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州改縣,信陽州、光州於1913年分別改為信陽縣和潢川縣。1914年,豫南道改稱汝陽道,治所在信陽,1927年撤銷汝陽道,改設信潢行政區(治所在今潢川),1929年撤銷。1932年,省、縣之間設置行政督察區,為省派出機構,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潢川縣城,轄信陽、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縣、羅山、經扶縣(今新縣)8縣。1949年1月,該專員公署不存。

建國初,信陽分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1952年10月,撤銷潢川專區,劃入信陽專區。1998年6月9日,撤銷信陽地區和縣級信陽市、信陽縣,設立地級信陽市、溮河區、平橋區。

博物館:信陽博物館、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城陽城遺址博物館

國家濕地公園:平橋濕地公園、淮河濕地公園、龍山湖濕地公園、香山湖濕地公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

城陽城址、黃國故城、鄧穎超祖居、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

2016年12月,信陽市國家級4A旅遊景區增至7家

信陽自古以來地靈人傑、英雄豪傑輩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相春申君,是上海、蘇州等地人文始祖;楚國令尹(丞相)孫叔敖,助楚莊王稱霸,為戰國時期最著名政治人物之一。宋朝宰相司馬光,著有《資治通鑒》,是中國史學界之泰斗;明代文豪何景明,為“前七子”的領袖,名播全國文壇;解放戰爭後,信陽地區有上百人成為國家領導人、高級將領。21世紀以來,以東方航空公司總裁劉紹勇、超大現代農業集團總裁郭浩等為代表的信陽籍商人,一直是豫商的領軍者之一,被譽為“河南的猶太人。”

既然有這麼多的名人及古國,那想必前人給我們後人留下的古城文化也是不少呀,不廢話啦,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去瞭解信陽古跡遺址。

1、申國

申國,周代申國有二:西申在南陽,東申在信陽。東申國為姜姓神農之後裔在西元前10世紀昭王南征時建國於信陽。東申與息(早期在羅山縣一帶)為鄰,古書中常常申息並提,如“申息之師”,“申息”閉北門等等。其謝城遺址位於信陽市西北40公里平昌關鄉古城村。遺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牆各殘存120米,東西牆各殘存200米,城牆殘高0.5米。西元前680年東申與息均為楚國所滅,立國約300年。

2、樊國

樊國,嬴姓。其故城在今河南信陽平橋鎮以南的溮河之濱。1978年在平橋南山嘴清理了兩座樊國貴族墓,依銘文知為春秋早中期的樊國君及其夫人墓。1981年在這附近又清理一座樊國銅器墓。出土器物有濃厚的楚文化風格,是樊與楚關係相近的佐證。樊國歷史,文獻失載,由文物資料推測,至遲在兩周之際或春秋初年,樊已立國。樊國地當楚國北上之前沿,其應為楚所滅,具體時代約在春秋中晚期。襄陽樊城或為楚滅樊之後,遷樊人于鄧國故地的遺留。當時江、黃、養三國並稱為“江淮四嬴”,與陝西境內的秦國、山東境內的郯國、莒國皆東夷少昊族的後裔。

3、光國

光國。姞姓,黃帝之後,初居黃河流域,商中後期遷入光山。光國故都遺址分佈在城關鎮一帶,以北檯子商遺址和寶相寺周遺址最為重要。北檯子遺址面積有7萬平方米,出土大量商代陶片,代表光國前期;寶相寺遺址面積3000平方米,為一東西向嶺,嶺上見周代陶及罐等文物,代表光國後期。光國約在西元前12世紀由北方遷來,到西元前7世紀為黃所滅,約立國500年。

4、弦國

弦國,為周代隗姓封國,與當時的江、黃、光、道、柏等小國為鄰。為防止大國的侵擾,它們相互聯姻、結盟。春秋中期,楚國向北擴張,次第消滅諸小國,弦國從此滅亡。弦國從西元前11世紀初封,到西元前655年滅亡,立國約400年。弦國都城遺址位於光山縣西北仙居鄉的弦山,城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約260米,東西寬約160米,面積很小。城外有壕遺址。

5、賴國

賴國。又稱厲國,為西周初封文王子姬穎的諸侯國,封國時間為西元前1046年,西元前7世紀與周圍諸小國先後被楚所滅,立國約400年。其都城遺址在息縣東北35公里包信鎮的閭河南岸。城址呈正方形,邊長112米,是一個非常小的城池。城牆由夯土築建,殘牆高2米,周圍有護城壕,壕寬40米。

6、番國

番國。為祝融氏後裔的封國,遠古時曾活躍在黃河中游開封以東、商丘以西一帶,《世本》中有“契居番”的記載。古“番”與“潘”同。西周初時國仍在。春秋早期南遷至固始,於西元前504年滅于楚,在固始立國約200年。遺址位於固始縣城關周圍,是河南省境內保存較好、面積最大的周代諸侯國都城之一,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址分為內、外二城,外城平面不太規則,東牆沿史河延伸,長5800米,城牆斷斷續續存在;南牆長1600米;西牆長3775米,殘牆高1——5米;北牆長2325米,殘牆高4——5米。外城周長達13500米,總面積為8.7平方公里,規模相當大。城外護城河寬60米,與史河相通。內城在外城東北部,周長6500米。內、外城牆均寬10——30米。該遺址曾出土大批春秋至戰國時期的文物。

7、蓼國

蓼國。西周封國名,偃姓,爵位不詳,疑為附庸國。本皋陶之後,周尋而封之,以奉先祀。蓼有上蓼國、下蓼國之分。上蓼國位於河南省唐河縣,下蓼國位於河南省固始縣。下蓼國又稱繆國。國治在固始縣東北蓼岡一帶。

8、黃國

黃國。黃國有二代。第一代黃國是少昊後裔,嬴姓,立國于商代中期以後,約為西元前13世紀,屬東夷部族,於西元前1046年與商同亡,立國200年左右。二代黃國是西周滅商黃後,另封姬姓黃國,為周王朝東南之屏藩。到了春秋之後,因為黃國處於南北要道上,成為楚國擴張必須清除的對象,于魯僖公十二年(西元前648年)被滅。姬姓黃國立國398年。黃國故城遺址位於潢川縣西北隆古集。城址保存較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城址呈梯形,東牆長1650米,西牆長1550米,南牆長1800米,北牆長1720米,面積2.8平方公里。城牆用夯土建築,牆底寬19米,頂寬10——15米,殘高5——7米。城外有護城壕,城內有古井十數口。

9、息國

息國。周代的諸侯國,姬姓,侯爵,春秋初期為楚文王所滅,其地被楚國設置為縣。息國故城位於息縣西南4公里處,距城郊鄉徐莊村西南500米。該遺址坐落在淮河故道北岸,蘇東坡譽為“東南第一峰”的濮公山屹立於故城東,東北有清水河,北部是平原。該處地形險要,乃水陸交通要道,戰易守,攻易防,符合多戰需要,故建城池。

該遺址的大部分城牆已平毀,但城垣基礎依稀可辨,城牆東西長846米,南北寬420米,牆基寬30米,城垣周長2532米,城址面積約為35.5萬平方米。北城牆一段保存完好(長30米,寬25米,高10余米),斷面夯工層厚0.08-0.12米,夯窩直徑0.04米)。 城廓內有張莊、王店、李崗、黃莊四個自然村。

10、蔣國

蔣國。(約西元前1040年-前617年)西周一侯國。周公旦之三子姬伯齡,被封在蔣地(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北蔣集)為蔣國。蔣伯齡之後代以國名為姓。西元前617年,蔣國被楚國所滅。位於淮濱縣的期思古城是西周蔣國故址,從周公旦子封于蔣,至西元前 617年楚大夫複遂攻滅蔣,蔣國已有 600年左右的發展史。滄海桑田,遺跡未泯,蔣城故址仍然在向人們展示它當年的文明和輝煌。現存的古城牆東西長約1700 米,南北長約 500米,牆基寬 32米,東南有烽火臺一處,殘高約 7-8米,其它牆段殘高 1-- 3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