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母乳餵養寶寶,對母親的益處多多

很少人不知道母乳餵養對嬰兒的益處,但母乳餵養對母親的好處卻常常被忽略、甚至不為人知。

從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到充滿強烈情感的母嬰關係,母乳餵養讓媽媽有很多理由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高興。在最近出版的《2001年國際母乳餵養年度文集》中,摘錄了已發佈的母乳餵養對母親的好處。

關於母乳餵養最不為人知的是,媽媽可以和嬰兒一樣從中獲得健康。母乳餵養不僅僅是延續受孕和懷孕之後的自然生理過程,

它還能帶來很多短期和長期的健康益處。在專業醫護人員提供的產前輔導中很少會強調這些,而且在通常的父母教育類著作中也都被忽略。讓我們看看母乳餵養提供給媽媽們那些幫助,也猜測一下為什麼很少找到對這些益處的描述。

母乳餵養對媽媽生理上的影響

從一出生開始,嬰兒的反復吸吮讓母親的腦下垂體釋放催產素(縮宮素)。這種激素不僅讓乳☆禁☆房分泌乳汁給寶寶(即所謂的噴乳反射或“奶來了”),同時也引起子宮收縮。由此產生的收縮防止產後出血,促進子宮恢復(回到非妊娠狀態)。

奶瓶餵養的媽媽們通常在寶寶出生時會接受點滴靜脈注射人工合成催產素,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是產後出血風險最高的時候,

她們只能憑自己的力量面對。如果媽媽只有母乳餵養,沒有替代的配方奶、食物和奶嘴,她恢復月經的時間常常會延遲,經常可以好幾個月沒有月經,不像人工餵養的媽媽一般在產後6-8周恢復月經。這種現象對母體保存鐵質有重大的好處,而且經常達到自然避孕,保持一定的生育間隔。

媽媽身體分泌乳汁所需要的鐵量,遠小於月經中失血所流失的鐵量。實際的好處是母乳餵養的媽媽患缺鐵性貧血的風險比配方奶餵養的媽媽低。

媽媽母乳餵養時間越長,閉經的時間越長,這方面的益處就越大。

至於生育能力,哺乳閉經法(LAM)是被充分證明了的避孕方法,在產後頭6個月有98%-99% 的避孕成功率。通過哺乳閉經法實現自然避孕,確保每個孩子得到最佳的生存保證,以及媽媽在兩次懷孕之間體力的恢復。與此相比,配方奶餵養的媽媽就必須在產後6周內開始實施有效的避孕方法。

母乳餵養的長期益處

目前確定的是:母乳餵養給媽媽帶來的長期益處比僅在出生後獲得的短期益處要多得多。

有些研究已表明,通過哺乳,媽媽們可以享受其他潛在的健康優勢,包括最佳狀況的新陳代謝、降低數種癌症的風險以及心理上的益處。

生產乳汁是一個活躍的代謝過程,平均每天消耗200-500卡路里。要消耗同樣多的能量,一個配方奶餵養的媽媽必須每天在游泳池來回游30圈以上,或者騎自行車爬坡一個小時。很明顯,母乳餵養的媽媽在消耗孕期存儲的脂肪上更有優勢。研究也發現,和母乳餵養媽媽相比,非母乳餵養的媽媽減掉的體重更少,並且更難保持。

以上的發現對那些孕期患有糖尿病的媽媽尤其重要。分娩後,曾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哺乳媽媽,比不哺乳媽媽的血糖水準更低。而對那些患糖尿病風險已經在增加的媽媽們,由於母乳餵養帶來的最大體重減輕可能使後續患糖尿病的風險下降。

在懷孕前患有I型糖尿病的女性,在哺乳期常需要的胰島素更少,因為她們的血糖水準會下降。而且母乳媽媽往往具有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由哺乳帶來的最大體重的降低、經改善的血糖水準和好的膽固醇狀態,最終會降低心臟問題的風險。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心臟病突發是婦女死亡的首要原因。

另一個產生乳汁所需要的重要元素是鈣。由於婦女沁乳時會引起鈣的流失,一些健康專業人士誤認為哺乳會使婦女患骨質疏鬆的風險增加。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當孩子斷奶之後,哺乳媽媽的骨密度水準會恢復到和孕前相同甚至更高的水準。從長期來看,沁乳可能使骨骼更強壯和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事實上,最近研究已經證明,沒有哺乳過的婦女絕經後髖部骨折的風險更高。

沒有母乳餵養的母親已經在眾多研究中被證明有更高的患生殖系統癌症的風險。卵巢癌和子宮癌已經被發現在沒有母乳餵養的婦女中更常見。這可能是由於反復的排卵週期和不哺乳造成的高雌激素水準。雖然有很多研究討論母乳餵養和乳腺癌之間的關係,但結果是相互矛盾的。這主要是由於研究設計的缺陷和缺乏母乳餵養的統一定義,所以結果很難相互比較。(一些研究中定義母乳餵養是一天至少一次哺乳,而其他的則定義為完全以乳☆禁☆房哺喂,不使用任何其他補充食物和橡膠乳☆禁☆頭。)儘管如此,還是可以推論出在母親的生育期中有6-24個月的母乳餵養將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11-25個百分點。這一現象可能由於哺乳抑制排卵和保持較低的雌激素水準,但與乳☆禁☆房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局部影響也可能有關。一項對傳統上只用一邊乳☆禁☆房餵養的媽媽進行的研究指出,沒有餵奶的一邊有較高的患癌風險。

在兩項研究中發現哺乳媽媽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所增加。但另一項研究表明,整體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從未哺乳過的婦女結果更糟。再無其他研究表明哺乳對婦女有不利健康的影響。所以最基本的,哺乳可以減少三項嚴重疾病的風險:女性癌症、心臟病和骨質疏鬆症,而不會增加其他健康風險。

母乳媽媽的心理獲益

如何衡量由於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且成長良好而帶來的心態的平和的價值?如何估算配方奶支出和醫療支出不斷上漲的財務壓力所帶來的影響?

公共衛生機構提倡母乳餵養,因為已被證實的母乳餵養嬰兒的健康優勢,但他們沒有向母親和家庭傳遞這個具有決定性的嬰兒餵養選擇所帶來的情感作用。在西方社會,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仍被視為是基於便利性考慮的個人選擇。因孩子反復生病和失去只有母乳餵養才能帶來的獨特親子連接導致的潛在壓力,卻常常在決定過程中被忽略。

一個配方奶餵養的媽媽必須每天在游泳池來回游30圈以上,或者騎自行車爬坡一個小時。很明顯,母乳餵養的媽媽在消耗孕期存儲的脂肪上更有優勢。研究也發現,和母乳餵養媽媽相比,非母乳餵養的媽媽減掉的體重更少,並且更難保持。

以上的發現對那些孕期患有糖尿病的媽媽尤其重要。分娩後,曾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哺乳媽媽,比不哺乳媽媽的血糖水準更低。而對那些患糖尿病風險已經在增加的媽媽們,由於母乳餵養帶來的最大體重減輕可能使後續患糖尿病的風險下降。

在懷孕前患有I型糖尿病的女性,在哺乳期常需要的胰島素更少,因為她們的血糖水準會下降。而且母乳媽媽往往具有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由哺乳帶來的最大體重的降低、經改善的血糖水準和好的膽固醇狀態,最終會降低心臟問題的風險。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心臟病突發是婦女死亡的首要原因。

另一個產生乳汁所需要的重要元素是鈣。由於婦女沁乳時會引起鈣的流失,一些健康專業人士誤認為哺乳會使婦女患骨質疏鬆的風險增加。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當孩子斷奶之後,哺乳媽媽的骨密度水準會恢復到和孕前相同甚至更高的水準。從長期來看,沁乳可能使骨骼更強壯和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事實上,最近研究已經證明,沒有哺乳過的婦女絕經後髖部骨折的風險更高。

沒有母乳餵養的母親已經在眾多研究中被證明有更高的患生殖系統癌症的風險。卵巢癌和子宮癌已經被發現在沒有母乳餵養的婦女中更常見。這可能是由於反復的排卵週期和不哺乳造成的高雌激素水準。雖然有很多研究討論母乳餵養和乳腺癌之間的關係,但結果是相互矛盾的。這主要是由於研究設計的缺陷和缺乏母乳餵養的統一定義,所以結果很難相互比較。(一些研究中定義母乳餵養是一天至少一次哺乳,而其他的則定義為完全以乳☆禁☆房哺喂,不使用任何其他補充食物和橡膠乳☆禁☆頭。)儘管如此,還是可以推論出在母親的生育期中有6-24個月的母乳餵養將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11-25個百分點。這一現象可能由於哺乳抑制排卵和保持較低的雌激素水準,但與乳☆禁☆房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局部影響也可能有關。一項對傳統上只用一邊乳☆禁☆房餵養的媽媽進行的研究指出,沒有餵奶的一邊有較高的患癌風險。

在兩項研究中發現哺乳媽媽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所增加。但另一項研究表明,整體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從未哺乳過的婦女結果更糟。再無其他研究表明哺乳對婦女有不利健康的影響。所以最基本的,哺乳可以減少三項嚴重疾病的風險:女性癌症、心臟病和骨質疏鬆症,而不會增加其他健康風險。

母乳媽媽的心理獲益

如何衡量由於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且成長良好而帶來的心態的平和的價值?如何估算配方奶支出和醫療支出不斷上漲的財務壓力所帶來的影響?

公共衛生機構提倡母乳餵養,因為已被證實的母乳餵養嬰兒的健康優勢,但他們沒有向母親和家庭傳遞這個具有決定性的嬰兒餵養選擇所帶來的情感作用。在西方社會,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仍被視為是基於便利性考慮的個人選擇。因孩子反復生病和失去只有母乳餵養才能帶來的獨特親子連接導致的潛在壓力,卻常常在決定過程中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