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各大城市“搶人大戰”升級,這一刻,我們更要認清自己

作者:文心

近期《北京女子圖鑒》剛開播,就引起了不少關注,

也掀起了不小的爭議。它的故事沒有照搬《東京女子圖鑒》,而是很接地氣地貼合了北漂的生活。有人說它濃縮了“北漂”女孩的酸甜苦辣,在為每一個奮鬥中的女人代言。

姑且不論它對年輕人價值觀的引導是否有偏差,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不止北漂,還有滬漂、南漂等,無數在大城市奮鬥中的年輕人,都能在這部劇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留在家鄉,能找到一份朝九晚五的穩定工作;找一個條件匹配,

卻又談不上多滿意的物件,但來到大城市,一切似乎都是新的開始。

剛到大城市的外地人,常驚歎於這座城市裡的五光十色和高樓大廈。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它們和你並沒有什麼關係。

《北京女子圖鑒》裡的四川女孩陳可,也不例外。剛到北京的陳可搬到了公司旁邊的高檔社區,每天下班時收穫門衛大哥的一句“回家快樂”。只不過,別人是坐著電梯上樓,

陳可是和閨蜜王佳佳擠在不見天日的地下室。屋子很小,剛剛能容納一張床,且只有靠近視窗的一小塊地方有手機信號。

1

租房,大部分人的第一步

每一個到大城市發展的外地人,都有一顆不安穩的心,都有一份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安居樂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居住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有租房的經歷,會有傷感、憤恨,也有溫暖和感恩。近期,網上發起了一個關於“你第一次租房有哪些心酸經歷?”的話題,

許多人在話題下面講述了各自的租房故事。

不愉快的租房經歷:

租房帶來的溫暖和力量:

2

二線城市“搶人大戰”風起雲湧

去年以來,各大城市“搶人大戰”烽煙湧起。從武漢2017年初提出“百萬人才留漢計畫”,到成都發佈“人才新政12條”,

從鄭州向全球發出“史上最強”招賢令,到西安推出“史上最寬鬆”戶籍政策,並實施“海底撈式”落戶服務,足見攬人心切。

2018年1月4日,南京市委1號檔《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一條就是:實施青年大學生“甯聚計畫”,每年吸納20萬以上大學生在甯就業創業,實行一條龍服務,積極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其中,外地高校畢業生來甯面試,可報銷相關費用,標準為生均1000元。南京是國內首個對應屆大學生開出“面試補貼”的城市。

民眾對這場“搶人大戰”的質疑聲也從未停止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聲音是“新政不是為了招才,而是為了吸引購房者”。縱觀各市的人才新政,雖然花樣繁多,但萬變不離房子。在樓市嚴控的環境中,用補貼的方式吸引落戶者購房,看起來更像是針對特定人群的定向限購鬆綁。

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的教授馬智利就認為,當下的人才新政確實可能實現一箭雙雕的目的:“一方面能解決城市產業升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擴大購房人群,有利於補充因限購導致的市場需求急劇萎縮,避免引起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

大城市機會多、收入高、生活便利、教育品質好,大城市有無數的好,如今各大一、二線城市為年輕人擇業、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條件和優惠政策,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同樣,大城市的節奏快、開銷大、競爭激烈、房價高,這些問題是每一個想在大城市落腳的年輕人需要面對的現實。因此,我們理當從自身個體的角度出發,衡量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3

在一個偉大的城市裡,你必將重建自己?

來到大城市的年輕人,相信人生有無限可能。即使一個月只掙幾千塊,也可能有一個長長的、充滿雄心壯志的“夢想清單”。清單上的內容通常包括:想要去南極旅行,想要學畫畫學攝影學寫作,想要去歐美讀書,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想要成為斜杠青年擁有多項技能,盡最大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但現實是,往往還在為如何償還上一個月的信用卡欠款而發愁,正呆在格子間裡不知道下個星期的工作怎麼開展,銀行帳戶根本無法負擔起一次出國旅行,連這個月怎麼才能多掙2000塊錢都一籌莫展。

絢麗的夢想和骨感的現實撕扯,帶來一種無處安放的焦慮。夢想和自由的感覺越來越遙遠,現實越來越把你往深處拽。

那張不斷擴張的“夢想清單”,讓有些年輕人不斷地向外抓取,向外尋求新鮮感,不斷地羡慕他人的生活,並一次次偏離和迷失自己的航道。它讓你討厭自己現在的工作,討厭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最可怕的是,它讓人覺得自己現在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達不到,它讓人認為只有那種“高大上的,全球飛”的精英生活才值得過;讓人感到自己的心靈和能力上極端的赤貧,無限摧毀了一個人的專注和行動能力。

但有一些人沒有夢想清單,自己不被那些有的沒的影響,而是設立跳一跳就能夠著的目標,制定可行的人生規劃。一個清醒的人知道,自己一天的工作時間和精力太有限,也太寶貴了,真的沒有時間精力去投資在一張虛妄的夢想清單上。

來到新的城市,以前的生活幾乎歸零,人們需要熟悉新的環境,需要適應當地風土人情,需要重新建立社會關係。我們可以客觀衡量自己的能力,能達到什麼樣的收入水準;是否需要買房置業,大概需要多長時間能夠實現;現有條件能否支撐自己在想要工作的地方建設家庭……夢想可以有,現實更要面對,不如舍掉一些虛妄,把夢想落地,拉回現實,客觀理性的分析、權衡自身的能力、現狀和前景,再來決定自己的未來。

有人說,在一個偉大的城市裡,你必將重建自己。

我想說,在一個偉大的城市裡,請先認清你自己。

編輯:沈英子 周靜

審核:韓麗晴

實行一條龍服務,積極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其中,外地高校畢業生來甯面試,可報銷相關費用,標準為生均1000元。南京是國內首個對應屆大學生開出“面試補貼”的城市。

民眾對這場“搶人大戰”的質疑聲也從未停止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聲音是“新政不是為了招才,而是為了吸引購房者”。縱觀各市的人才新政,雖然花樣繁多,但萬變不離房子。在樓市嚴控的環境中,用補貼的方式吸引落戶者購房,看起來更像是針對特定人群的定向限購鬆綁。

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的教授馬智利就認為,當下的人才新政確實可能實現一箭雙雕的目的:“一方面能解決城市產業升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擴大購房人群,有利於補充因限購導致的市場需求急劇萎縮,避免引起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

大城市機會多、收入高、生活便利、教育品質好,大城市有無數的好,如今各大一、二線城市為年輕人擇業、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條件和優惠政策,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同樣,大城市的節奏快、開銷大、競爭激烈、房價高,這些問題是每一個想在大城市落腳的年輕人需要面對的現實。因此,我們理當從自身個體的角度出發,衡量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3

在一個偉大的城市裡,你必將重建自己?

來到大城市的年輕人,相信人生有無限可能。即使一個月只掙幾千塊,也可能有一個長長的、充滿雄心壯志的“夢想清單”。清單上的內容通常包括:想要去南極旅行,想要學畫畫學攝影學寫作,想要去歐美讀書,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想要成為斜杠青年擁有多項技能,盡最大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但現實是,往往還在為如何償還上一個月的信用卡欠款而發愁,正呆在格子間裡不知道下個星期的工作怎麼開展,銀行帳戶根本無法負擔起一次出國旅行,連這個月怎麼才能多掙2000塊錢都一籌莫展。

絢麗的夢想和骨感的現實撕扯,帶來一種無處安放的焦慮。夢想和自由的感覺越來越遙遠,現實越來越把你往深處拽。

那張不斷擴張的“夢想清單”,讓有些年輕人不斷地向外抓取,向外尋求新鮮感,不斷地羡慕他人的生活,並一次次偏離和迷失自己的航道。它讓你討厭自己現在的工作,討厭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最可怕的是,它讓人覺得自己現在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達不到,它讓人認為只有那種“高大上的,全球飛”的精英生活才值得過;讓人感到自己的心靈和能力上極端的赤貧,無限摧毀了一個人的專注和行動能力。

但有一些人沒有夢想清單,自己不被那些有的沒的影響,而是設立跳一跳就能夠著的目標,制定可行的人生規劃。一個清醒的人知道,自己一天的工作時間和精力太有限,也太寶貴了,真的沒有時間精力去投資在一張虛妄的夢想清單上。

來到新的城市,以前的生活幾乎歸零,人們需要熟悉新的環境,需要適應當地風土人情,需要重新建立社會關係。我們可以客觀衡量自己的能力,能達到什麼樣的收入水準;是否需要買房置業,大概需要多長時間能夠實現;現有條件能否支撐自己在想要工作的地方建設家庭……夢想可以有,現實更要面對,不如舍掉一些虛妄,把夢想落地,拉回現實,客觀理性的分析、權衡自身的能力、現狀和前景,再來決定自己的未來。

有人說,在一個偉大的城市裡,你必將重建自己。

我想說,在一個偉大的城市裡,請先認清你自己。

編輯:沈英子 周靜

審核:韓麗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