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HTC、索尼、三星的旗艦手機在中國都玩不轉了?

最近2018年第一季度成績單出爐,據說五強佔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留給其它品牌的空間不大了。在這種情況下,三星的表現更慘,據說出貨量比去年還要腰斬,那麼可能就是1%-2%這樣的份額了。

其實比三星更少的也有,就是索尼和HTC,雖然索尼在國內又發佈了驍龍845手機產品,但Xperia XZ2 H8296 5999元的價格還是讓人震驚。同樣讓人震驚的是三星S9,在銷量表現一般的情況下進行促銷,降價200元,從6000元降至5799元,這個1/30的降價,真的感覺聊勝於無。

為什麼這幾家總也踩不到點上呢,

我們來看看核心原因:

首先他們是全球定價,在國外這些新品價格可能還可以,但在國內,消費者有華為、OPPO、vivo等多種選擇,選擇高價的他們的幾率很低;

其次,這些品牌不可能為國內市場專門開發一款旗艦機,當然也有2000多元的中端機,但競爭力不行;

第三,這些品牌不願意為國人更改功能,比如電池,死活不提供更大容量電池;

最後,這些品牌宣傳的優點總是不太讓人動心,

比如三星還在宣傳BIXBY,但關注的人並不多。

說到底,他們不願意為中國市場單獨降價,不願意為中國市場單獨開發產品,

不願意為中國用戶提供特別的功能,總把自己想當然的優點介紹給國人。

顯然,他們口頭上說重視中國市場,但行動上並沒有顯示出重視的特點,這樣的操作,其結局基本上也已經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