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竹:歲寒不改色 可以比君子

吳昌碩《天竹圖》

任伯年《錦雉天竹圖》

齊白石《天竹圖》

陳半丁《天竹水仙圖》

天竹,似竹卻非竹,其果實紅如丹砂,其葉入秋冬便變紅色。自古以來,有關它的來源和名稱的由來,雖然一直有諸多不同意見,但並不影響人們對它的欣賞和喜愛。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葵

自古被作為珍貴觀賞植物

花草樹木萬紫千紅,千姿百態,無奇不有。有一種植物,其名稱有“竹”字,但它並不是竹;它在梅雨時開的小白花十分可愛,但人們卻更欣賞它那鮮豔的果實和會變色的葉子。

這種植物,就是園林中常見的常綠灌木,名叫“天竹”。

在現代植物分類上,天竹屬小檗科南天竹屬,是我國南方常見的木本花卉種類。其莖常叢生而少分枝,高1~3米,幼枝常為紅色,老後呈灰色。葉互生,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深綠色,秋冬後變紅色。入夏後次第開花,多白色。花後結果,球形,熟時鮮紅色,經冬不落。由於這種植物易栽易活,適應性強,

枝葉扶疏,果實紅如丹砂,且耐霜雪,故自古以來便被當作珍貴的觀賞植物。

但在古代,對天竹的分類卻有些混亂。元代李衎的《竹譜詳錄》將它列入竹譜;清代的《廣群芳譜》將它列入草譜;而《花鏡》只籠統地將它列入花木類中。而對天竹的來源及名稱的由來,古代也沒有統一的說法。一說是原產中國,因其葉子像竹葉故名。持這種看法的人常稱天竹為“藍田竹”“闌天竹”“南天竹”“南天燭”等。

如《竹譜詳錄》載:“藍田竹,在處有之,人家喜栽花圃中。本身上生小枝,葉葉相對,而頗類竹。春花穗生,色白微紅,結子如碗豆,正碧色,至冬色漸變如紅豆顆,圓整可愛,臘後始凋。世傳以為子碧如玉,取藍田種玉之義,故名。”以“頗類竹”“取藍田種玉之義”釋“藍田竹”之名,這種說法頗有詩意。

明代的《群芳譜》,則稱其名為“闌天竹”,並稱:“(闌天竹)一名大椿,幹生年久有高至丈餘者。糯者短而多子,

粳者高而不實。葉如竹,小銳有刻缺,梅雨中開碎白花。子成穗,一穗數十,紅鮮如珊瑚。耐霜雪,經久不脫。”此外,《遵生八箋》《廣群芳譜》等也用這個名字。而“南天竹”也是流行了很久的名稱,有些地方又稱之為“南天燭”。顯然,這幾個名稱雖然從字義看似乎有所不同,但在讀音上卻非常接近,估計這是因為有些地方的方言n和l不分,在讀某些字時聲調不同,才造成了上述名稱的差異。至於最早應該是哪個名稱,就無從考究了。

天竹原產我國,“天竺”“南天竺”等叫法站不住腳

另一種說法是,“天竹”應是“天竺”,因這種植物在古代來源於天竺國。這種說法也有悠久的歷史,南朝程詧在他的《天竹賦》的序中提到,梁秘書監柳渾的監署西廡,“有異草數本,綠莖疏節,葉膏如剪,朱實離離,炳如渥丹”,名為“東天竺”。關於它的來歷,有一個傳說:“軒轅帝鑄鼎南湖,百神受職。東海少君以是為獻,且白帝雲:‘女媧以煉石補天,試以拂水,水為中斷;試以禦風,風為之息。金石水火,洞達無閡。’帝異焉,命植之蓬壺之圃。此其遺狀也,然不復如向時之驗矣。”這故事將這種植物神化為無所不能,雖後面又說“此其遺狀也,然不復如向時之驗矣”,但後人卻以為這種植物依然有其神奇之處。如《群芳譜》稱:“植之庭中,又能辟火。”《遵生八箋》也說:“植之庭中,可避火災。”可見這個傳說在古代影響甚大。

因有此傳說,人們又稱“南天竹”為“南天竺”“藍天竺”等。《竹譜詳錄》的作者認為:“或雲,此本是南天竺國來,自為南天竺,人訛為藍天竺。”可見他對此說不以為然,堅持認為“藍田竹”是本土物種。現在,我們都已知道原產我國,“天竺”“南天竺”“藍天竺”等叫法自然就站不住腳了。

對“天竹”這個名稱,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漁似乎不太滿意,他在《閒情偶記》中說:“竹無花而以夾竹桃代之,竹不實而以天竹補已,皆是可以不必然而強為蛇足之事。然蛇足之形,自天生之,人亦不盡任咎也。”他認為因竹樹不開花又不結果,人們又以夾竹桃和天竹“代之”,有畫蛇添足之嫌,又覺得這兩種植物有似竹之形,有此名也怪它不得。

顏色鮮豔

常成為畫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

雖然在古代對天竹的來源、名稱等有諸多分歧,但並不影響人們對天竹的欣賞和喜愛。明人王世懋的《學圃餘疏》說:“天竹累累朱實,扶搖綠葉上,雪中視之尤佳,人所在種之。”在白雪的映襯下,朱紅的天竹果及鮮豔的葉子,自然格外奪目。天竹還是上好的盆栽花卉,《花鏡》說:“若秋後髡其幹,留取孤根,俟春生後,遂長條肆而結子,則本低矮而實紅,可作盆中冬景。”正因為天竹耐霜雪,經久不落,與“歲寒三友”一樣,被視為植物中的“君子”,深受文人墨客青睞。加上天竹果色如丹砂,寓意吉祥,名字中的“竹”字與“祝”諧音,在過年時,天竹與水仙、蠟梅、山茶、萬年春等,幾乎成為家家必備之物。既可增加喜慶氣氛,又圖其吉利之意。

寓意吉祥的植物和文房四寶、古玩等,在畫家的筆下,成為一幅幅融新年祝福與文人雅趣于一體的《歲朝清供圖》。明清以後,這種題材的畫尤其多,而天竹因顏色鮮豔,經常成為畫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不僅如此,明清時期和近現代一些著名的畫家,也喜愛以天竹為題材進行創作。如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等,都畫過不少《天竹圖》。任伯年畫天竹,色彩明豔,果實繁密,常配以奇石翎毛。如他的《錦雉天竹圖》,繪一錦雞棲于巨石之上,石側天竹果實累累,石下蘭草成簇,構圖簡潔而主題鮮明。

吳昌碩畫天竹,往往詩畫一體,更有文人味。其《天竹拳石圖》題曰:“歲寒松柏未全凋,天竹如花慰寂寥。老石一拳天位置,昆侖奴子侍紅綃。”將老石與天竹的搭配喻為“昆侖奴子侍紅綃”。其《天竹圖》題曰:“磐石結孤根,翠葉光薿薿。錯落珊瑚枝,鐵網出海底。渭川種千畝,嘉名豈虛擬。歲寒不改色,可以比君子。”不僅欣賞“天竹”之名,還將天竹比作君子。

另一幅《天竹圖》題曰:“山僧石壁種天竹,紅豆依稀冒雪生。更比珊瑚渾不似,變成疑是太湖精。”因用寫意法繪天竹,故曰似是而非,唐代書法家張旭善狂草,人稱“太湖精”,故吳昌碩稱此作“疑是太湖精”。齊白石畫天竹,其果不如任伯年和吳昌碩繁密,較疏而粒大,色近朱紅,枝葉扶疏,葉色有紅有綠,充分表現了天竹葉色的變化之美。

流行於民間的天竹吉祥圖,由天竹、水仙、綬帶鳥組成的,稱為《天仙拱壽》;由天竹、水仙、壽石、靈芝組成的,稱為《天仙壽芝》;由天竹、石榴、仙桃、佛手組成的,稱為《華封三祝》。“華封三祝”出自《莊子》中的《天地篇》,篇中稱華封人祝頌帝堯多福多壽多子。圖中用“竹”與“祝”的詣音,配合佛手寓多福、仙桃寓多壽、石榴寓多子,再結合《天地篇》的內容,構成整幅圖的寓意。

至於最早應該是哪個名稱,就無從考究了。

天竹原產我國,“天竺”“南天竺”等叫法站不住腳

另一種說法是,“天竹”應是“天竺”,因這種植物在古代來源於天竺國。這種說法也有悠久的歷史,南朝程詧在他的《天竹賦》的序中提到,梁秘書監柳渾的監署西廡,“有異草數本,綠莖疏節,葉膏如剪,朱實離離,炳如渥丹”,名為“東天竺”。關於它的來歷,有一個傳說:“軒轅帝鑄鼎南湖,百神受職。東海少君以是為獻,且白帝雲:‘女媧以煉石補天,試以拂水,水為中斷;試以禦風,風為之息。金石水火,洞達無閡。’帝異焉,命植之蓬壺之圃。此其遺狀也,然不復如向時之驗矣。”這故事將這種植物神化為無所不能,雖後面又說“此其遺狀也,然不復如向時之驗矣”,但後人卻以為這種植物依然有其神奇之處。如《群芳譜》稱:“植之庭中,又能辟火。”《遵生八箋》也說:“植之庭中,可避火災。”可見這個傳說在古代影響甚大。

因有此傳說,人們又稱“南天竹”為“南天竺”“藍天竺”等。《竹譜詳錄》的作者認為:“或雲,此本是南天竺國來,自為南天竺,人訛為藍天竺。”可見他對此說不以為然,堅持認為“藍田竹”是本土物種。現在,我們都已知道原產我國,“天竺”“南天竺”“藍天竺”等叫法自然就站不住腳了。

對“天竹”這個名稱,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漁似乎不太滿意,他在《閒情偶記》中說:“竹無花而以夾竹桃代之,竹不實而以天竹補已,皆是可以不必然而強為蛇足之事。然蛇足之形,自天生之,人亦不盡任咎也。”他認為因竹樹不開花又不結果,人們又以夾竹桃和天竹“代之”,有畫蛇添足之嫌,又覺得這兩種植物有似竹之形,有此名也怪它不得。

顏色鮮豔

常成為畫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

雖然在古代對天竹的來源、名稱等有諸多分歧,但並不影響人們對天竹的欣賞和喜愛。明人王世懋的《學圃餘疏》說:“天竹累累朱實,扶搖綠葉上,雪中視之尤佳,人所在種之。”在白雪的映襯下,朱紅的天竹果及鮮豔的葉子,自然格外奪目。天竹還是上好的盆栽花卉,《花鏡》說:“若秋後髡其幹,留取孤根,俟春生後,遂長條肆而結子,則本低矮而實紅,可作盆中冬景。”正因為天竹耐霜雪,經久不落,與“歲寒三友”一樣,被視為植物中的“君子”,深受文人墨客青睞。加上天竹果色如丹砂,寓意吉祥,名字中的“竹”字與“祝”諧音,在過年時,天竹與水仙、蠟梅、山茶、萬年春等,幾乎成為家家必備之物。既可增加喜慶氣氛,又圖其吉利之意。

寓意吉祥的植物和文房四寶、古玩等,在畫家的筆下,成為一幅幅融新年祝福與文人雅趣于一體的《歲朝清供圖》。明清以後,這種題材的畫尤其多,而天竹因顏色鮮豔,經常成為畫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不僅如此,明清時期和近現代一些著名的畫家,也喜愛以天竹為題材進行創作。如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等,都畫過不少《天竹圖》。任伯年畫天竹,色彩明豔,果實繁密,常配以奇石翎毛。如他的《錦雉天竹圖》,繪一錦雞棲于巨石之上,石側天竹果實累累,石下蘭草成簇,構圖簡潔而主題鮮明。

吳昌碩畫天竹,往往詩畫一體,更有文人味。其《天竹拳石圖》題曰:“歲寒松柏未全凋,天竹如花慰寂寥。老石一拳天位置,昆侖奴子侍紅綃。”將老石與天竹的搭配喻為“昆侖奴子侍紅綃”。其《天竹圖》題曰:“磐石結孤根,翠葉光薿薿。錯落珊瑚枝,鐵網出海底。渭川種千畝,嘉名豈虛擬。歲寒不改色,可以比君子。”不僅欣賞“天竹”之名,還將天竹比作君子。

另一幅《天竹圖》題曰:“山僧石壁種天竹,紅豆依稀冒雪生。更比珊瑚渾不似,變成疑是太湖精。”因用寫意法繪天竹,故曰似是而非,唐代書法家張旭善狂草,人稱“太湖精”,故吳昌碩稱此作“疑是太湖精”。齊白石畫天竹,其果不如任伯年和吳昌碩繁密,較疏而粒大,色近朱紅,枝葉扶疏,葉色有紅有綠,充分表現了天竹葉色的變化之美。

流行於民間的天竹吉祥圖,由天竹、水仙、綬帶鳥組成的,稱為《天仙拱壽》;由天竹、水仙、壽石、靈芝組成的,稱為《天仙壽芝》;由天竹、石榴、仙桃、佛手組成的,稱為《華封三祝》。“華封三祝”出自《莊子》中的《天地篇》,篇中稱華封人祝頌帝堯多福多壽多子。圖中用“竹”與“祝”的詣音,配合佛手寓多福、仙桃寓多壽、石榴寓多子,再結合《天地篇》的內容,構成整幅圖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