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年前,中國吃過大虧!今天,中國成功奪下歐洲貿易“生命線”?

希臘可以說是歐盟中混得最不像話的國家了:曾一度大發國債透支未來,還對歐盟取巧地來了場“龐氏騙局”,在謊言被揭穿後不僅陷入沉重的經濟危機,更沒有哪個歐盟國家願意再幫它一把。

但中國卻高調地與它簽下港口合作協定,如今還要再為它斥資3.5億歐元,希臘究竟有什麼魅力,引得這個東方大國山長水遠地跑來“送錢”?

希臘最大港表現突出,中國再加碼3.5億歐元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近日表示,會在未來五年內完成對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簡稱比港)3.5億歐元的投資,將其進一步打造成為地中海最大的集裝箱轉運港和海陸聯運橋頭堡,更樂觀地預計2018年比港的集裝箱吞吐能力將升至720萬箱。

中國錢給得痛快,是因為曾經只會“渾水摸魚”的希臘竟然在港口經營方面表現得不錯:比港輸送量連年攀升,從2016年中國接管之初的67萬箱到2017年的415萬箱,翻了6倍有多;而利潤也從最初的312萬歐元推高至2017年的4800萬歐元,

足足翻了逾15倍。

中國已與這港口斡旋10年:有理由不放手

中國與希臘比港的合作歷史可以追溯到2008年,當年,中遠海運簽下了比港35年的特許經營權,在2010年又接管了比港的二、三號碼頭。2015年,比港的集裝箱輸送量全球排名由原先的93位飛升至39位,

躋身進全球集裝箱港50強。2016年,中遠海運豪擲3.69億歐元收購了比港67%的股權,成為比港的一把手。

與其說中國愛比港,更不如說中國愛比港身後的佈局意義:坐落於希臘東南部的比港,是這個國家最大的港口、保護雅典的最後一道防線,更是深入歐洲的“鍍金大門”——一大批進入地中海的航運貨物在這個港口直接卸貨,

通過鐵路運輸直達歐洲內陸,因此,中國握住這條“生命線”,就等同於駐守在了歐洲的門戶旁。

中遠海運的眼光放得很長遠,不僅讓比港與中國在歐洲的首個鐵路項目匈塞鐵路相結合,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駐點,

對港口的“成長”也頗為關注:目前,中國已為希臘提供千餘個崗位、引進了領先的人才和設備等。希臘需要錢,中國需要“生意”,互利共贏、一拍即合下,比港將成為中希最有前途的合作專案之一。

關注【金十資料】,第一時間瞭解國內外財經大事件!

嚴正聲明:本文為金十數據獨家編撰,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