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書推薦丨《巴顏喀拉的黃河》

歲月都江堰編輯部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們為大家推薦一批新書。

今天推薦馬壽宇老師的《巴顏喀拉的黃河》。

推薦詞:

馬壽宇的小說集《巴彥喀拉的黃河》,是作者集數十年文學創作經驗寫著而成的中短篇小說集。其跨文體寫作的嘗試,將邊遠地區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人群的生存狀態,以及人性的複雜性、多樣性呈現的淋漓盡致,給讀者帶來的不光是閱讀上的新奇,更是眼睛上的一種拓展。

推薦人:都江堰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文君

《歲月都江堰》編輯部運營總監 田園

《巴顏喀拉的黃河》研討會

《巴顏喀拉的黃河》內容簡介:

《巴顏克拉的黃河》是以作者在草原上的一段艱苦生活的經歷為原型,用淡淡的憂傷講述了一個藏族姑娘的故事:阿英是“他”的一個學生,只比“他”小三歲,

卻背著一個山一般沉重的詛咒——麻風的女兒。為了讓阿英讀書,“他”頂住了世俗的偏見和種種壓力。。。。。。彌漫其中的,是一種深沉的讓人怦然心動的憂傷。

《難城》講述的是包括吳佩孚下野來到川西北古城松潘在內的、松潘的官、商、兵、匪之間的爭鬥、人民經歷的種種災難、抗爭至迎接解放的傳奇故事。

《孤獨的庵房》、《腦髓系列》幾篇中,作者用冷峻的筆調給生活在大山腹地的山民們畫出了一幅幅生動的肖像,

那些人物平凡而卑小,但卻閃現出人性的光輝。

作者近影

《巴顏喀拉的黃河》由著名作家阿來、高旭帆、羊子作序,自出版以來,由於其飽含深情和真誠樸實的敘述風格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許多人被阿英的故事所打動,甚至是流著淚看完了其中的《紅頭巾》。作品中大量方言的運用以及許多細節描寫,把讀者帶入了一幅幅淳樸濃郁的民俗生活圖景中。

其跨文體寫作的嘗試,也給讀者帶來了閱讀上的新奇和眼界上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