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東省消委會強烈譴責“小鳴單車”:申請強制執行

中新經緯用戶端4月25日電 據廣東省消委會網站25日消息,

4月24日,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正式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對全國共用單車公益訴訟第一案被告——“小鳴單車”經營管理方廣州悅騎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據悉,廣州中院今年3月22日公開審理該案並當庭宣判,判令被告悅騎公司在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消費者退還押金、披露押金資訊、公開道歉等,被告方在法定期限內未提出上訴,判決已於4月13日正式發生法律效力。

但被告方悅騎公司在判決規定時限內未履行法律責任,不執行法院判決,廣東省消委會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為消費者權益力爭到底。

針對該案提起和判決後,一些企業和消費者的不同反應情況,廣東省消委會強調,要用客觀的思維看待和評價共用單車訴訟案,並表明態度。

去年以來,在殘酷的行業競爭中,悅騎公司經營管理的“小鳴單車”經營惡化、盈利下降,

開始大面積拖延退還消費者押金,引發了大量消費投訴糾紛,2017年全省各級消委會共受理小鳴單車投訴122924件,占全年總投訴量達33.18%。在廣東省消委會、廣州(深圳)等地消委會的大力監督下,雖然企業已向大部分消費者退回了押金,但尚有一部分消費者押金被長期拖欠且無法退回。為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侵害,在後期多次指導、監督無效的情況下,廣東省消委會最終對相關企業提起了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廣東省消委會表示,在庭審辯論階段,企業就提出共用單車是新生事物,社會要給予試錯空間,應對企業寬容。在判決生效後,企業不僅未在法定期限內執行判決要求退回消費者押金,甚至在態度上也未做出道歉的姿態。對此,廣東省消委會進行強烈譴責!廣東省消委會認為,作為互聯網商業,社會各方已給予共用單車這一新生事物足夠的試錯空間,

但寬容不等於縱容,企業不能拿消費者的利益作為試錯的資本,行業探索及經營失敗的帳單不能由消費者支付,這是廣東省消委會發起訴訟的初衷,也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一追到底的目的,更是眾多經營者特別是共用單車從業者必須恪守的底線。

廣東省消委會稱,共用單車在中國擁有數億消費者,行業內普遍推行的押金制度,形成了龐大的存量資金規模。

相關資料顯示,截止至2017年6月,保守估計僅共用單車領域的存量押金規模近100億。面對巨額資金,在制度規範和監管跟不上的情況下,以共用單車為代表的共用經濟模式,被一些不良企業利用作為融資圈錢的管道,衍生出巨大的金融風險,容易造成眾多消費者經濟損失。廣東省消委會經過艱辛探索,對“小鳴單車”拖欠消費者押金問題,提起了全國第一宗共用單車公益訴訟。該案的勝訴,其意義不僅僅在於對數十萬直接相關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更在於通過司法判決,明確界定押金的權屬關係,鼓勵免押金的服務方式,制止共用單車企業對消費者押金的任意支配使用,遏止任何利用互聯網業態進行圈錢融資的企圖,從而保護共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使其更長遠的惠及社會和廣大消費者。(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該案的勝訴,其意義不僅僅在於對數十萬直接相關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更在於通過司法判決,明確界定押金的權屬關係,鼓勵免押金的服務方式,制止共用單車企業對消費者押金的任意支配使用,遏止任何利用互聯網業態進行圈錢融資的企圖,從而保護共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使其更長遠的惠及社會和廣大消費者。(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