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漢韻雄風

全世界只有中國有漢畫。

中國的漢畫集中在河南、山東、河北等地。

單是河南南陽,就集中了中國漢畫的一半還有餘。

除此之外漢畫幾乎是絕跡於世。

除了東漢,幾乎不再見到石刻的漢墓繪畫。

這應該是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或者說文化奇跡。

從五四運動時期,學界和文化界的人才開始關注這件事。魯迅和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一批大家將目光投向了漢畫,開始收集、整理、研讀、展出這份文化遺產。南陽漢畫館就在這種環境態勢中建立和壯大起來。現在在南陽漢畫館裡的漢畫像石有一千多塊,建立起博物館。郭沫若先生親自為這個館題寫了名字,

坐落在南陽臥龍崗旁邊,成了現今人們學習流覽欣賞這種歷史文物的聖地。

漢畫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是今天這模樣?南陽的老人們還能回憶得起來,當年的漢畫分佈在南陽各地,散處在民間。除了魯迅等知名學者,在普通民眾心目中,它也不過是一種“有畫的”石塊而已。人們用它砌牆、壘豬圈、鑿豬食槽、砌房基、修橋,城牆門洞和老橋下邊的橋基都是這種物件。

當然南陽有“專業”的文物販子早已盯上了它。

把漢畫從老百姓家收了來(當然是優質的漢畫),然後把石頭有畫的那一面鋸下來,做一個木框子。販子們說這叫“上妝”,然後聯絡著轉賣出去。英國、法國的這些文物商人就這樣撈走了不少漢畫。散落在各地的收集商,他們手中的漢畫石也大致從此而來。南陽的街道、商店牆壁、城牆基和大小橋下隨處可見的便是漢畫石。博物館當初的收存活動,
主要的收集方向就是從這裡開始。文物局、文化館、博物館和文物愛好者一齊出動翻騰,才有了今天這個模樣。

如今的漢畫館那可了得,除了收集石品,還要整理、研究。通過博物館,向外省外國推介漢畫。高大華麗的漢化館內,齊整陳列了他們收集到的精品。館內還有千餘塊漢畫像石貯在庫中,經常有專業人士照料它們研讀它們。《中國南陽漢畫像石大全》也就應運而生,昭示於全國全世界。

這是怎的一回事?洛陽曾是漢代首都呀,怎的就不見漢畫石、漢畫磚這類東西呢?

我是關注漢畫較早的一個學人,多少知道一點。漢畫大量出在南陽不是件偶然的事。

我們來看漢光武帝劉秀,他就出生在南陽附近。(他出生在湖北的棗陽,而棗陽就在南陽郡的挨身毗鄰。)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就在南陽的唐河,至今仍叫湖陽店。

劉秀是一個很顧鄉情很重家鄉實際發展的皇帝。

他在制定國是時早已確定了“南都”這個概念,南陽和洛陽、西安並稱為“三都”就是這個緣由。劉秀制定的國政裡面有很重要的一條叫做“職以任能,功以賞爵”——跟他一處打天下的人,他不虧待,用“公侯伯子男”這類封爵,享受很高的待遇,但不再給他們地方行政職務。地方政務應該讓那些沒有戰功,而行政能力很強的讀書人來任職做事。這麼一來,他們便沒有事幹了。

這些人通通到南陽去。集中在南陽管理。這麼一做,可了不得。南陽在春秋時期,已是冶鐵,製造業的工業重鎮。東西漢又經杜詩、召信臣這些能官幹吏悉心打理,農田水利,墾耕桑麻,均在全國早已處於領先地位——這又來一群!

這群人有地位有面子有錢,而且有閑。這下子南陽成了全國矚目的首富之地。“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南陽的名聲雀然躍起,是比首都還要好的地兒了。南都,不是叫一叫就罷了,而是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裡——文化休閒天下第一,生產進步,財政進步,天下第一!所以我認為南陽就是當時的上海,是在人們心目中可與首都並駕齊驅的地兒了。

現在的人有了錢買房子置產業。東漢時大批武將集中過來,他們有錢又沒事兒,幹什麼?修墓。地上是宮殿“王侯將相,第宅連雲”,地下也是宮殿,是供這些貴族們死後享用的要分外用心用意,要刻石注字銘記在墓——漢畫也就應運而生。洛陽沒有漢畫館,開封也沒有,鄭州就更不去說了(它當時真太小了),商丘也沒有,唯獨南陽有。除了我們館藏的漢畫,還有大量民藏的、未出土的石像,究竟有多少?品質如何?誰也說不準!

漢畫館就這樣聳立在臥龍崗下。外頭兩個漢闕,大門內是“天祿辟邪”,向內便是一排排的畫石。

畫的什麼東西?人物、故事、皿器、吉祥物、字畫品類很多,還有大量的菱形方格和正方形格子、長方形格子等等等等。什麼“二桃殺三士”,什麼守闕石傭人物,什麼主人生前生活取景,房舍庫廩、皿器、各種華麗的墓道墓門、歌舞、射獵、車騎、狩獵、人獸相鬥,品種繁雜。天風衣帶,曲連流暢,人物形態,怪異奔放——這就是南陽漢畫。

應該說山東還有漢畫,河北也有,他們那裡也在建漢畫館。我約看了看漢畫的品類,總覺得有些不同,山東河北的漢畫,規矩方正,格調嚴肅,規制整齊,不淩亂。南陽的漢畫大約離著楚地較近,染上了楚風的緣由,大體顯得自由奔放,線條流暢,人物歌舞間顯得有些神秘的巫氣。

我對漢畫只是愛好而已,並無特殊的研讀。它究有什麼樣的特徵,還真是一下子難以說清。

就這樣一個漢畫館,使這種幾乎處於滅亡的文化品種又回到民眾手中,成了我們研究歷史發展社會進步的一方階梯,漢畫館將是一種永恆的人文進步成果。

這些人通通到南陽去。集中在南陽管理。這麼一做,可了不得。南陽在春秋時期,已是冶鐵,製造業的工業重鎮。東西漢又經杜詩、召信臣這些能官幹吏悉心打理,農田水利,墾耕桑麻,均在全國早已處於領先地位——這又來一群!

這群人有地位有面子有錢,而且有閑。這下子南陽成了全國矚目的首富之地。“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南陽的名聲雀然躍起,是比首都還要好的地兒了。南都,不是叫一叫就罷了,而是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裡——文化休閒天下第一,生產進步,財政進步,天下第一!所以我認為南陽就是當時的上海,是在人們心目中可與首都並駕齊驅的地兒了。

現在的人有了錢買房子置產業。東漢時大批武將集中過來,他們有錢又沒事兒,幹什麼?修墓。地上是宮殿“王侯將相,第宅連雲”,地下也是宮殿,是供這些貴族們死後享用的要分外用心用意,要刻石注字銘記在墓——漢畫也就應運而生。洛陽沒有漢畫館,開封也沒有,鄭州就更不去說了(它當時真太小了),商丘也沒有,唯獨南陽有。除了我們館藏的漢畫,還有大量民藏的、未出土的石像,究竟有多少?品質如何?誰也說不準!

漢畫館就這樣聳立在臥龍崗下。外頭兩個漢闕,大門內是“天祿辟邪”,向內便是一排排的畫石。

畫的什麼東西?人物、故事、皿器、吉祥物、字畫品類很多,還有大量的菱形方格和正方形格子、長方形格子等等等等。什麼“二桃殺三士”,什麼守闕石傭人物,什麼主人生前生活取景,房舍庫廩、皿器、各種華麗的墓道墓門、歌舞、射獵、車騎、狩獵、人獸相鬥,品種繁雜。天風衣帶,曲連流暢,人物形態,怪異奔放——這就是南陽漢畫。

應該說山東還有漢畫,河北也有,他們那裡也在建漢畫館。我約看了看漢畫的品類,總覺得有些不同,山東河北的漢畫,規矩方正,格調嚴肅,規制整齊,不淩亂。南陽的漢畫大約離著楚地較近,染上了楚風的緣由,大體顯得自由奔放,線條流暢,人物歌舞間顯得有些神秘的巫氣。

我對漢畫只是愛好而已,並無特殊的研讀。它究有什麼樣的特徵,還真是一下子難以說清。

就這樣一個漢畫館,使這種幾乎處於滅亡的文化品種又回到民眾手中,成了我們研究歷史發展社會進步的一方階梯,漢畫館將是一種永恆的人文進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