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除了帶車參展 北京車展上的外國車企負責人還說了啥?

中新經緯用戶端4月25日電 2018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25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和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同時拉開帷幕,除了帶新車參展,不少國外汽車廠商也表達了加強搶佔更多中國市場份額的意願。

2018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25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和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同時拉開帷幕,國內外眾多知名汽車廠商雲集于此,傳統的燃油車、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盡數亮相。圖為奧迪RS 4,通身綠色格外亮眼。中新經緯 薛宇飛 攝

25日,路透社對多家參加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的國外汽車廠商負責人進行了報導。

奧迪首席執行官Rupert Stadler表示,計畫與一汽集團在五年內將中國產出增加一倍。

Stadler稱,奧迪將在2022年之前在中國推出10款新的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並預計到2025年,其中國市場電動車銷售比重為30%。

Stadler還表示,奧迪將擴大與上汽集團的汽車產品線,並將其在中國的工程人員增加一倍至750-800人,不過他沒有給出時間表。

奧迪銷售主管Marco Schubert表示,如果中國減少車輛進口關稅,製造商可能會進口更多的汽車。他說,在中國銷售的奧迪汽車約有10%是進口的,奧迪及其競爭對手的進口比重有可能增加。

圖為上汽大通推出的新車。中新經緯 薛宇飛 攝

寶馬汽車首席執行官克魯格表示,

寶馬仍在尋求與華晨中國建立合作關係,對於合資企業的股比水位討論持開放態度。

克魯格表示,他傾向持股各半的合資,但股比水位尚未決定。

路透報導稱,除華晨中國外,寶馬正在籌畫與中國的長城汽車組建合資公司,在中國開發寶馬Mini品牌。

圖為東風日產展出的概念車型。中新經緯 薛宇飛 攝

福特汽車亞太總裁Peter Fleet表示,希望中國近來逐漸放寬外資在華汽車市場合資股權比重限制的舉措,將加速福特與眾泰汽車電動車合資企業的監管審批。

日前,博鼇亞洲論壇上釋放出重要信號,我國將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主動擴大進口,今年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4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及製造業開放問題答記者問時明確提到,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此外,路透社報導稱,戴姆勒董事長蔡澈(Dieter Zetsche)表示,沒有跡象顯示該公司最大的股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計畫進行惡意收購。今年稍早,李書福購進了價值90億美元的戴姆勒股份。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沒有跡象顯示該公司最大的股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計畫進行惡意收購。今年稍早,李書福購進了價值90億美元的戴姆勒股份。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