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錢小華:我為什麼堅持先鋒書店未來的選擇在農村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世界最美書店論壇在葡萄牙波爾圖萊羅書店揭開帷幕。

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在會上做了題為《我的書店觀念和書店創作》的分享。

這不僅是實體書店自身的蛻變,還是國家經濟騰飛和文化自信的創舉。先鋒未來的選擇在農村,關注鄉土就是關注中國,中國文化的根基在農村,復興中國文化首先要復興農村。

先鋒書店創立于1996年。

至今已經22年,並曾多次入選國際媒體世界最美書店。

先鋒五臺山總店

二十二年來先鋒書店堅持“開放、獨立、自由、人文”的經營理念,宣導“學術/文化沙龍/咖啡/藝術畫廊/電影/音樂/創意/生活”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力求為讀者提供具有公共精神和獨立精神向度的閱讀空間,注重公共性和公共關懷的營造,“大地上的異鄉者”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在先鋒書店感受到被尊重和自由的閱讀氛圍。

目前,先鋒書店已有13家門店。今年,我們將迎來浙江松陽陳家鋪平民書局和雲南大理劍川沙溪書局的開張。先鋒書店主要分為城市店、歷史文化街區店和鄉村書局這三個拓展方向,每一家分店都風格各異,主題鮮明,每一家店的改造都根據原本建築的特點進行裝修設計,店名也因地制宜。

碧山書局、雲夕圖書館作為先鋒書店鄉村店發展的第一步,

為鄉村帶去了書籍的力量,為當地提供了文化閱讀的空間,改善了當地村民的文化生活。今年我們即將在鄉村書店的道路上更近一步,讓鄉村文化的復興成為可能。

面向書店本身

先鋒二十二年來,我們最大的快樂是參與和見證了中國實體書店從繁榮走向衰落,再到創造型轉化的發展歷程。

今天中國實體書店的發展規模、創新速度前所未有,

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後起之秀的實體書店星羅棋佈,勢如破竹。這不僅是實體書店自身的蛻變,還是國家經濟騰飛和文化自信的創舉。

我們感恩這個非凡的時代,也讓我們這些非凡的人成就非凡之事。

先鋒駿惠書屋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巨變,

創造了新的中產階級消費形式。消費升級和消費需求,也帶給人們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的改變。“複合經營”“跨界實驗”已成為實體書店生存的不二法門;文藝活動、文化創意在書店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出現了一批“網紅”“高顏值”的新鮮書店。

中國實體書店巨變做夢都想不到,種種跡象已表明,中國實體書店正在成為政府和民間集體性行動,一些大型商場書店、社區書店、校園書店、共用書店、智慧書店正在崛起。

一方面是中國政府實施“全民閱讀”政策的紅利,給予書店的免稅政策和文化專案補貼;另一方面社會資本開辦書店,投資者對文化的認可;還有書店人自身的文化自覺和理想追求。

現在大都是投資人在開書店,而不是真正做書店的人在開書店。

先鋒永豐詩舍

回想中國實體書店的崛起之路,充滿著荊棘與坎坷,從2012年至2014年書店轟轟烈烈的倒閉潮,到今天實體書店復興的艱難,我們需要吸取歷史經驗。

現在的實體書店在轉型過程中,出現了同質化、連鎖化的趨勢,很多重新改造和開辦的書店盲目效仿別的書店,沒有了書店的靈魂,也就沒有了自己的世界。

巨無霸的超級書店在中國越來越多。書店並不是店面越大,數量越多越好,大而不強往往會導致成本超過了所能控制得到的效益,最終會導致崛起的新一輪失敗,保持適度的規模和永續經營的理念更為重要。

實體書店如果只靠政府扶持,解決根本困境有些困難,關鍵在於自身的造血功能,並找准自己的定位,還有建立較好的體制機制,跟公司員工結成命運共同體。

如是提醒,我想,對當下熱火朝天開書店的風潮是相當有價值的。我們應學會用更長遠的眼光,更堅實的力量,更具開放性的思維,積極應對書業的變革,我們須有更大的智慧。

先鋒頤和書館

先鋒在未來的選擇並不是連鎖化,而是打造獨立店面,目前選擇的所有店面都各有特色。我們拒絕無條件迎合社會需求,而是堅持在混沌的社會中,摸索著通往新時代的道路。我們希望呈現給大家的是另一個世界,因為書店就是一個世界。

先鋒未來的選擇會回歸書店本身,書店還是要像書店的模樣,書店因書而美,我們會把做書作為辦書店的恒心志業。

再度奔赴理想

先鋒未來的選擇在農村,關注鄉土就是關注中國,中國文化的根基在農村,復興中國文化首先要復興農村。

現在農村年輕人都走到了城市,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有些地方成了空心村。我們將通過在鄉村建實體書店,建圖書館,打造體驗式的美好空間,讓更多人來感受,讓更多的人來參與鄉村實踐,也讓更多的人找到人生的美好,讓文化反哺鄉村,讓城市的年輕人回到家鄉來建造家園。

碧山書局,先鋒第一家鄉村書店

除了很好的人文、藝術、鄉建、教育、旅遊、歷史、地理等當地特色的書籍之外,我們還不定期邀請詩人、作家、歌手、鄉建人等嘉賓,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但有很多城市裡的年輕人踴躍報名而來,而且鄉村的老百姓也紛紛參與。

農村最需要一個公共文化秩序的空間,一個知識分享的場所,這是一件利百姓、謀長遠的事情,而且是當代有志于從事鄉村建設的人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家園,更是國家宣導的全民閱讀在鄉村的生動實踐和豐富創造,為復興鄉村公共文化生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雲夕圖書館

我們會帶著愛去鄉村,我們所作的,都憑愛心而作,我們在鄉村開辦書局,不是要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

經過若干年的努力,相信鄉村書局這些投資能為我們帶來長遠價值及增長機會!鄉村書局是面向未來的實踐,充滿實驗精神,我們希望在中國偏僻的農村尋找和發掘新的美、新的價值。

鄉村書局不是一個生意,更像是一個事業,是為勞苦大眾服務的事業。只有樹立起當地人對本土文化的自信,喚醒鄉村更大的文化價值,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實現鄉村文化的復興,講好新時代中國的故事,我們會把這條路走下去,我們的征途正在路上。未來,我們將開辦十家以上以少數民族為特點的鄉村書局。在今年,我們就有兩家鄉村書局將要開張。

松陽陳家鋪平民書局,近期開張

中國浙江松陽是古典中國的縣域標本,是鄉土中國最後的江南秘境,也是以文化引領的鄉村復興,走向生態文明國際化的典範。

先鋒書店也將在松陽縣的陳家鋪村海拔九百多米的山崖峭壁上,與關注當代鄉土的著名建築師張雷合作,結合當地優勢特徵,打造一個融合特選圖書、文創工藝、旅遊休閒和創作培育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平民書局和國際作家駐村創作中心,彙集關注鄉村建設和文化振興的知識人群體共同參與,探索富有先鋒色彩的中國鄉村實踐。

大理劍川沙溪書局。此為效果圖,實際可能有變動。

中國雲南大理劍川縣沙溪古鎮歷史悠久,地處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之間,曾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貿易集散地,目前仍保留有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曾與萬里長城共同被收入100個世界瀕危遺址名錄,並在之後與瑞士聯邦理工大學合作的“沙溪復興工程”持續推動下,逐漸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先鋒書店一直注重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再造,將在沙溪古鎮北龍村中心糧倉的位置,與“沙溪復興工程”瑞士方負責人黃印武建築師合作,傾心打造獨具特色的沙溪白族書局。

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改造,書局將集民族特色書籍、文化創意產業、藝術創作共用、鄉村休閒服務和社會公共空間為一體,深入挖掘並積極推動當地鄉村文化振興和文化旅遊升級的事業。

貴州三都先鋒苗族野記書局

在雲夕圖書館佘族村落之後,沙溪白族書局將是更進一步,接下來也即將在中國貴州省打造“先鋒苗族野記書局”。

由著名建築師張雷團隊操刀,以三都水族自治縣的千年苗寨野記村為據點,充分挖掘水族、苗族的特色民族文化,同時依託當地珍貴的自然生態環境,以特色民族書籍為核心,融合集水族民俗博物展覽、民族特色創意工藝、生態文化建設和自然觀光休閒為一體的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我做書店的信條

我們做書店不要想隨波逐流,只想如何保持獨立;我們不要重視短期利益,我們更看重書店是不是代表了未來。

未來,書店會站在什麼位置上,書店的價值不應該是用開書店的多少以及多大來衡量,我們認為做書店是一種價值的創造,是一種實驗工程。

一家書店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做書店就是做良心。一家好的書店就是一座寂靜的森林,蘊藏著一片廣袤的土地。

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

我們創辦鄉村書局是探索走得最遠的書店,這也遭到很多讀者和朋友的不解,這樣的項目何時才能有收益?

鄉村書局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大的回報,支撐著我們前行的,不是商業,不是利潤,而是書店的實踐之路。

是為了民生,為了啟蒙,為了鄉村文化復興,這是作為文化人的使命擔當。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寂寞中探索真理的力量。

我們不是看到希望之後才去堅持,而是在堅持中得到希望的勇氣和力量。向農民學習,向農村學習,我們堅信到農村去做對他們有益的事情是有價值的。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文化人都應致力於此,都應為時代和歷史作見證,創造無愧於時代的新的代表作。

我們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我們從社會中獲取的財富,必將有一天重歸社會所有,人要內在富實,懷揣想像力活下去,成為別人的祝福,這是我開書店的信條。

鄉村書局建設道路艱難坎坷,任重道遠。他將屹立於中國農村廣闊的山區,為少數民族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我們仰望星空,腳踏大地前行。

我就是我的書店

中國實體書店需要的是炭火精神,不是風花雪月,氣場強大。

有的實體書店道場塌陷,精神萎靡,缺少了早年開辦獨立書店那批人的學術志業、獨立立場和精神追求。

實體書店應以民族文化之津,民智泉源為信念,那些開辦獨立書店的人的群像依然鮮活如初,像炭火一樣熊熊燃燒,永不熄滅的生命種子!那批獨立書店對於中國的書業變革有著無可估量的意義!

只要還有人記得並懂得他們的良苦用心,就是對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回望和思考。

一個人如果捨得用一生的時間做一件事情,那一定非常值得付出自己的努力,我有時覺得自己開辦書店並不是為“他人”做的,而是為我自己對書的那一份熱愛做的。

儘管做得非常艱難,有時很絕望,但我義無反顧,時常被別人無畏的幫助所感動!做書店就是一件感動人心的事情,溫暖所有人孤單寂寞的旅程。

做書店是為自己的存在做出一個證明。

如果我的書店僅僅只是滿足於高大上,僅僅為了網紅和顏值,為了炫耀自己的裝飾,為了獲得所謂的最美書店和迎合時代的潮流,我將會失去當初開辦書店的初衷和意義,也就是“我”不再是“我”。

“我”之所以成為“我”,源於我對生命的敬畏,信仰在書店之上,我不重複我自己,我就是我的書店。

我開書店都是聽從內心的呼喚,我的內心存在的東西才是我最重要的,我的書店都是對世上一切生命的憐愛和悲憫之情,都是對上帝摯愛的真理、道路和生命。

本文首發于“南京先鋒書店”微信公眾號,文章有刪節。

一方面是中國政府實施“全民閱讀”政策的紅利,給予書店的免稅政策和文化專案補貼;另一方面社會資本開辦書店,投資者對文化的認可;還有書店人自身的文化自覺和理想追求。

現在大都是投資人在開書店,而不是真正做書店的人在開書店。

先鋒永豐詩舍

回想中國實體書店的崛起之路,充滿著荊棘與坎坷,從2012年至2014年書店轟轟烈烈的倒閉潮,到今天實體書店復興的艱難,我們需要吸取歷史經驗。

現在的實體書店在轉型過程中,出現了同質化、連鎖化的趨勢,很多重新改造和開辦的書店盲目效仿別的書店,沒有了書店的靈魂,也就沒有了自己的世界。

巨無霸的超級書店在中國越來越多。書店並不是店面越大,數量越多越好,大而不強往往會導致成本超過了所能控制得到的效益,最終會導致崛起的新一輪失敗,保持適度的規模和永續經營的理念更為重要。

實體書店如果只靠政府扶持,解決根本困境有些困難,關鍵在於自身的造血功能,並找准自己的定位,還有建立較好的體制機制,跟公司員工結成命運共同體。

如是提醒,我想,對當下熱火朝天開書店的風潮是相當有價值的。我們應學會用更長遠的眼光,更堅實的力量,更具開放性的思維,積極應對書業的變革,我們須有更大的智慧。

先鋒頤和書館

先鋒在未來的選擇並不是連鎖化,而是打造獨立店面,目前選擇的所有店面都各有特色。我們拒絕無條件迎合社會需求,而是堅持在混沌的社會中,摸索著通往新時代的道路。我們希望呈現給大家的是另一個世界,因為書店就是一個世界。

先鋒未來的選擇會回歸書店本身,書店還是要像書店的模樣,書店因書而美,我們會把做書作為辦書店的恒心志業。

再度奔赴理想

先鋒未來的選擇在農村,關注鄉土就是關注中國,中國文化的根基在農村,復興中國文化首先要復興農村。

現在農村年輕人都走到了城市,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有些地方成了空心村。我們將通過在鄉村建實體書店,建圖書館,打造體驗式的美好空間,讓更多人來感受,讓更多的人來參與鄉村實踐,也讓更多的人找到人生的美好,讓文化反哺鄉村,讓城市的年輕人回到家鄉來建造家園。

碧山書局,先鋒第一家鄉村書店

除了很好的人文、藝術、鄉建、教育、旅遊、歷史、地理等當地特色的書籍之外,我們還不定期邀請詩人、作家、歌手、鄉建人等嘉賓,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但有很多城市裡的年輕人踴躍報名而來,而且鄉村的老百姓也紛紛參與。

農村最需要一個公共文化秩序的空間,一個知識分享的場所,這是一件利百姓、謀長遠的事情,而且是當代有志于從事鄉村建設的人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家園,更是國家宣導的全民閱讀在鄉村的生動實踐和豐富創造,為復興鄉村公共文化生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雲夕圖書館

我們會帶著愛去鄉村,我們所作的,都憑愛心而作,我們在鄉村開辦書局,不是要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

經過若干年的努力,相信鄉村書局這些投資能為我們帶來長遠價值及增長機會!鄉村書局是面向未來的實踐,充滿實驗精神,我們希望在中國偏僻的農村尋找和發掘新的美、新的價值。

鄉村書局不是一個生意,更像是一個事業,是為勞苦大眾服務的事業。只有樹立起當地人對本土文化的自信,喚醒鄉村更大的文化價值,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實現鄉村文化的復興,講好新時代中國的故事,我們會把這條路走下去,我們的征途正在路上。未來,我們將開辦十家以上以少數民族為特點的鄉村書局。在今年,我們就有兩家鄉村書局將要開張。

松陽陳家鋪平民書局,近期開張

中國浙江松陽是古典中國的縣域標本,是鄉土中國最後的江南秘境,也是以文化引領的鄉村復興,走向生態文明國際化的典範。

先鋒書店也將在松陽縣的陳家鋪村海拔九百多米的山崖峭壁上,與關注當代鄉土的著名建築師張雷合作,結合當地優勢特徵,打造一個融合特選圖書、文創工藝、旅遊休閒和創作培育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平民書局和國際作家駐村創作中心,彙集關注鄉村建設和文化振興的知識人群體共同參與,探索富有先鋒色彩的中國鄉村實踐。

大理劍川沙溪書局。此為效果圖,實際可能有變動。

中國雲南大理劍川縣沙溪古鎮歷史悠久,地處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之間,曾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貿易集散地,目前仍保留有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曾與萬里長城共同被收入100個世界瀕危遺址名錄,並在之後與瑞士聯邦理工大學合作的“沙溪復興工程”持續推動下,逐漸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先鋒書店一直注重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再造,將在沙溪古鎮北龍村中心糧倉的位置,與“沙溪復興工程”瑞士方負責人黃印武建築師合作,傾心打造獨具特色的沙溪白族書局。

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改造,書局將集民族特色書籍、文化創意產業、藝術創作共用、鄉村休閒服務和社會公共空間為一體,深入挖掘並積極推動當地鄉村文化振興和文化旅遊升級的事業。

貴州三都先鋒苗族野記書局

在雲夕圖書館佘族村落之後,沙溪白族書局將是更進一步,接下來也即將在中國貴州省打造“先鋒苗族野記書局”。

由著名建築師張雷團隊操刀,以三都水族自治縣的千年苗寨野記村為據點,充分挖掘水族、苗族的特色民族文化,同時依託當地珍貴的自然生態環境,以特色民族書籍為核心,融合集水族民俗博物展覽、民族特色創意工藝、生態文化建設和自然觀光休閒為一體的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我做書店的信條

我們做書店不要想隨波逐流,只想如何保持獨立;我們不要重視短期利益,我們更看重書店是不是代表了未來。

未來,書店會站在什麼位置上,書店的價值不應該是用開書店的多少以及多大來衡量,我們認為做書店是一種價值的創造,是一種實驗工程。

一家書店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做書店就是做良心。一家好的書店就是一座寂靜的森林,蘊藏著一片廣袤的土地。

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

我們創辦鄉村書局是探索走得最遠的書店,這也遭到很多讀者和朋友的不解,這樣的項目何時才能有收益?

鄉村書局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大的回報,支撐著我們前行的,不是商業,不是利潤,而是書店的實踐之路。

是為了民生,為了啟蒙,為了鄉村文化復興,這是作為文化人的使命擔當。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寂寞中探索真理的力量。

我們不是看到希望之後才去堅持,而是在堅持中得到希望的勇氣和力量。向農民學習,向農村學習,我們堅信到農村去做對他們有益的事情是有價值的。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文化人都應致力於此,都應為時代和歷史作見證,創造無愧於時代的新的代表作。

我們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我們從社會中獲取的財富,必將有一天重歸社會所有,人要內在富實,懷揣想像力活下去,成為別人的祝福,這是我開書店的信條。

鄉村書局建設道路艱難坎坷,任重道遠。他將屹立於中國農村廣闊的山區,為少數民族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我們仰望星空,腳踏大地前行。

我就是我的書店

中國實體書店需要的是炭火精神,不是風花雪月,氣場強大。

有的實體書店道場塌陷,精神萎靡,缺少了早年開辦獨立書店那批人的學術志業、獨立立場和精神追求。

實體書店應以民族文化之津,民智泉源為信念,那些開辦獨立書店的人的群像依然鮮活如初,像炭火一樣熊熊燃燒,永不熄滅的生命種子!那批獨立書店對於中國的書業變革有著無可估量的意義!

只要還有人記得並懂得他們的良苦用心,就是對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回望和思考。

一個人如果捨得用一生的時間做一件事情,那一定非常值得付出自己的努力,我有時覺得自己開辦書店並不是為“他人”做的,而是為我自己對書的那一份熱愛做的。

儘管做得非常艱難,有時很絕望,但我義無反顧,時常被別人無畏的幫助所感動!做書店就是一件感動人心的事情,溫暖所有人孤單寂寞的旅程。

做書店是為自己的存在做出一個證明。

如果我的書店僅僅只是滿足於高大上,僅僅為了網紅和顏值,為了炫耀自己的裝飾,為了獲得所謂的最美書店和迎合時代的潮流,我將會失去當初開辦書店的初衷和意義,也就是“我”不再是“我”。

“我”之所以成為“我”,源於我對生命的敬畏,信仰在書店之上,我不重複我自己,我就是我的書店。

我開書店都是聽從內心的呼喚,我的內心存在的東西才是我最重要的,我的書店都是對世上一切生命的憐愛和悲憫之情,都是對上帝摯愛的真理、道路和生命。

本文首發于“南京先鋒書店”微信公眾號,文章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