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央行:摸排的ICO平臺和比特幣交易所實現無風險退出

劃重點

央行相關發言人表示,《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下稱“條例”)已列入國務院2018立法工作計畫。央行將配合司法部,推動《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和《非存款類房貸組織條例》的出臺。

央行等機構將完善可疑交易報告制度,

建立可疑交易後續控制制度,提高對違法犯罪活動的風險防控水準。

4月23日,處置非法集資部級聯席會議在銀保監會召開,來自央行、證監會、最高人民法院等11個部委的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央行:摸排的ICO平臺和比特幣交易所實現無風險退出

騰訊《一線》作者 周純

來自央行的資訊顯示,央行對涉嫌非法集資的“虛擬貨幣”相關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針對涉嫌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活動的IC0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委及時發佈公告,明確態度、警示風險,並部署各地開展整治,目前,全國摸排出的ICO平臺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已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

央行:完善可疑交易報告制度 加強後續控制

央行:完善可疑交易報告制度 加強後續控制

騰訊《一線》作者 鄔川

“央行等機構將完善可疑交易報告制度,建立可疑交易後續控制制度。”4月23日,在處置非法集資部級聯席會議上,央行負責人表達了上述觀點。

會上提出,一是,完善可疑交易報告制度,加強對人工發現或系統預警的異常交易的人工分析和識別。

二是,建立可疑交易後續控制制度,

要求機構加強開戶管理、建立健全可疑交易報告後續控制措施,提高對違法犯罪活動的風險防控水準。

在會上,央行總結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非法集資有四大特點:

第一,專業化趨勢明顯;

第二,非法集資新型方式層出不窮,其中一些不法分子以代幣發行融資(ICO)、各類虛擬貨幣等“互聯網金融創新”為幌子進行非法集資,噱頭新穎,隱蔽性更強;

第三,線上宣傳和線下推廣相結合;

第四,“多頭在外”躲避監管打擊,一些非法集資涉案人員通過藏身境外、租用境外伺服器搭建網路集資平臺,將涉案資金轉移至境外躲避監管。

相關部門將推動《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儘快出臺

騰訊《一線》作者 張琴

4月23日,在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上,央行相關發言人表示,下一步,央行將配合司法部,推動《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和《非存款類房貸組織條例》的出臺。

此外,央行還將按照59號問的要求,密切檢測民間借貸利率運行情況,引導民間借貸利率、用途和借款方式合理化,壓縮非法集資活動的生存空間。

央行相關發言人表示,《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下稱“條例”)已列入國務院2018立法工作計畫。

就目前進展來看,2017年以來,《條例》已經多次向省(區、市)和有關部門徵求意見,並於2017年8月至9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隨後經過相關部門配合國務院法制辦所梳理的相關意見,已經做好《條例》的修改完善工作。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央行將配合司法部,推動《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和《非存款類房貸組織條例》的出臺。

已經做好《條例》的修改完善工作。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央行將配合司法部,推動《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和《非存款類房貸組織條例》的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