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被誅滅亡十族的兩個大臣——其中一人被磔刑處死並剝皮實草

在眾多的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中,犯了謀反大罪之人往往會得到“誅滅九族”的刑罰,

就是將犯罪者所在的大家族中從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輩人全部殺光。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中國自秦代開始有誅三族的刑罰,《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文公二十年,開始實行誅三族之罪,推行秦國變法的著名人士商鞅就是被誅滅三族。後來隨著刑罰的越來越殘酷,
戰國時期的著名刺客荊軻在刺殺秦始皇失敗、燕國被滅之後,全家被處以誅七族的懲罰,這也是當時最為殘酷的一次刑罰,誅族也由三族、五族到九族。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要斬除犯罪者的家族勢力,也是為了向天下百姓展示犯了重法的下場,以直到震懾的作用。然而,在中國的歷史上,“誅滅九族”並不是最為嚴酷的刑罰,還有人被“誅滅十族”,這兩個人分別是方孝孺和景清。

說起方孝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位明朝初期的大儒,建文帝時期的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在燕王朱棣攻克南京之時,選擇了以死向建文帝效忠。當時的文武百宮多見風轉舵,投降燕王。而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後,

第一個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兩次見新皇帝都是披麻帶孝、嚎啕痛哭。朱棣低聲下氣請他代擬詔書,結果方孝孺大哭道:“頭可斷,詔書絕不可草!”。並大書“燕賊篡逆”四字於詔紙之上。朱棣怒斥道:“不怕我誅你九族嗎?”對曰:“便誅十族又如何?”。於是,誅方孝孺十族八百四十七人于南京聚寶門外,將方孝孺車裂於街市。明神宗時,方孝孺入祀表忠祠,
南明福王時追諡文正。

第二個被誅滅十族之人也是建文帝舊臣,即御史大夫景清。他是洪武年間進士,授編修,後署左僉都禦史,建文二年(1400年),晉升為御史大夫。燕王朱棣起兵時,景清表面追隨燕王,暗地裡聯絡齊泰、練子甯、黃子澄、方孝孺等人,起誓結盟,

謀劃討伐叛逆,力保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克南京,建文帝朱允炆殉難,朝臣死者甚多。建文帝舊臣齊泰、練子甯、方孝孺等人同殉國難,唯有景清倖免。朱棣登基後仍命景清為御史大夫。但朱棣沒想到的是,景清之所以沒有選擇隨建文帝而死,並不是因為他怕死,他活下的理由就是為建文帝復仇,誅殺篡位的燕王朱棣。有一天,景清上朝面見朱棣,因步履反常引起了懷疑,朱棣命人拿下搜身,發現景清外披朝服,內著緋衣,腰藏短劍。朱棣責問他要幹什麼。景清見謀刺敗露,慨然喝斥:“吾為故主報仇耳,可惜不能成事!”並且破口大駡:“叔奪侄位,如父奸子妻。爾背叛太祖遺命,真乃奸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朱棣聽言勃然大怒,命左右打掉景清的牙齒並割去舌頭。景清以血口噴龍顏、龍案、龍袍(就是噴了老朱一頭一臉的血)。最後朱棣命令以“磔刑”處死景清,把景清肢體分裂,並將景清剝皮,在腹中裝進茅草,懸掛在長安門示眾。接著又實行慘無人道的“瓜蔓抄”,下令誅滅景清九族,但轉相攀染,凡景姓的族人幾乎斬盡殺絕,還把景清的老師、親戚、朋友、學生做為一族全部誅殺,共誅殺景清十族數百人,其狀慘不忍睹。明宣宗朱瞻基時,景清被昭雪並諡號“忠烈”,乾隆四十一年賜諡忠壯。

朱棣命人拿下搜身,發現景清外披朝服,內著緋衣,腰藏短劍。朱棣責問他要幹什麼。景清見謀刺敗露,慨然喝斥:“吾為故主報仇耳,可惜不能成事!”並且破口大駡:“叔奪侄位,如父奸子妻。爾背叛太祖遺命,真乃奸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朱棣聽言勃然大怒,命左右打掉景清的牙齒並割去舌頭。景清以血口噴龍顏、龍案、龍袍(就是噴了老朱一頭一臉的血)。最後朱棣命令以“磔刑”處死景清,把景清肢體分裂,並將景清剝皮,在腹中裝進茅草,懸掛在長安門示眾。接著又實行慘無人道的“瓜蔓抄”,下令誅滅景清九族,但轉相攀染,凡景姓的族人幾乎斬盡殺絕,還把景清的老師、親戚、朋友、學生做為一族全部誅殺,共誅殺景清十族數百人,其狀慘不忍睹。明宣宗朱瞻基時,景清被昭雪並諡號“忠烈”,乾隆四十一年賜諡忠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