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手腳麻木不能大意!頸椎病、腰椎病或腦血管病均會有此症狀

本期問題:

高先生:醫生您好,我今年50多歲,之前患有腰間盤突出,近半年來多,右側手臂部和右腿總是酸麻,特別是睡醒和飲酒之後,手部麻的比較厲害,請問是神經的問題麼?和頸椎或腦部是否有關係?需要做何種檢查或治療

專家:

如果50多歲出現手腳麻木,要考慮是否是屬於頸椎病、腰椎病或腦血管疾病,不能大意,建議到醫院進行專業診治。

頸椎腰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在早期可以出現肢體麻木,隨病情加重可出現肢體無力,

手部肌肉萎縮,下肢僵硬感,行走不穩,坐骨神經痛等症狀,可以進行頸椎腰椎CT,也可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是否存在壓迫脊髓、神經根等情況。如果壓迫不嚴重可進行藥物保守治療,服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營養周圍神經藥物,病情嚴重則需要進行外科手術。

近年來腦血管病發病率越來越高,且逐漸年輕化趨勢,50多歲患腦血栓、腦出血患者逐漸增加,這是由於腦動脈硬化等原因造成的,

而有些腦動脈堵塞的表現就是肢體麻木。腦血管病導致的麻木有其特點,大多突然發生,持續數分鐘、數小時消失,有時持續數天,並且多為偏身性,一側面部、舌頭、一側上肢下肢麻木感,伴有說話不清楚,一側肢體乏力或無力,走路不穩,眩暈等。這其中有一種情況需特別注意,叫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每次發作時肢體麻木無力持續時間多在3小時以內,
可反復發作,如不給於積極干預則可能發展成大的腦血栓。

此類問題的檢查主要是顱腦CT和核磁共振,顱腦CT或MR平掃。主要看是否存在腦梗死,急性或慢性,若要看腦梗死的嚴重情況,就要做顱腦CTA或顱腦+頸部的MRA,為下一步的治療提供依據。如果腦動脈硬化很明顯,則要服用預防血栓、抗動脈硬化的藥物,同時積極控制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控制血壓、血糖、尿酸等。並且在飲食也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少吃鹽、少吃油、少吃糖,戒煙戒酒,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避免過度勞累。

此外,其他疾病也會引起肢體麻木,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周圍神經炎、自身免疫性周圍神經病或藥物中毒等,此種情況需要做肌電圖瞭解周圍神經損害的嚴重程度和部位,給於營養神經甚至激素治療。

如若通過一系列查體化驗檢查都沒發現問題,則屬於軀體化障礙,引起多見於焦慮抑鬱患者,

需服用調節神經藥物進行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