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現在很多高學歷的人才甘願平庸,沒有上進心?

網友一:

不是甘願,是無奈。

1、985的本碩和一般本碩的實質區別是進入的公司不同。985的本碩進了bat,進了四大行,一般的本碩進了一般的公司或進了工廠,學歷再低點的就成了流水線的工人,

或者低端服務業。但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為別人打工,成為了被剝削給上層提供剩餘價值的人。可以想像一下,月薪5k和月薪15k是沒有實質區別的,帶來的只是生活條件不同,月薪多也不會讓你“不平凡”。在職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年,月薪接近30k了,到手20k多一些,一年也就30萬,聽起來很優秀了,可這並能讓你跨入新的階層,北上廣一套房子就讓你活成狗。

2、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階層已經固化了。無論你進了大公司小公司國企私企,金字塔結構已經形成,向上爬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以我在的中關村軟體園某互聯網公司為例,直屬領導比小兵年齡大不了多少,一般不會超過10歲。只要公司不會再有爆炸增長,就不會再有新領導的位置。現在領導不動下面人就沒機會,就算哪天領導跳槽了,你怎麼能保證不空降一個,組裡人同樣有人更優秀,
憑什麼你升上去呢?以開放自由著稱的互聯網行業都是這樣,別的行業肯定更甚。所以出場順序很重要,越往後越平庸。

網友二:

我認為應該看要從哪方面來說了,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不好一概而論,而且從外人看來其內心甘於平凡的結論未必是對的,

許多青椒壓力很大,甚至累到早亡的例子,和其自身不願意甘於平凡是多少有關的。

此外,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是一個方面,而且關鍵看是什麼行業和自己的志向吧。直接步入社會的高學歷者,應該不甘於平凡的比例較高(尤其是與其身邊的大批低學歷者相比之後),除非真的大徹大悟了自我,或是發現自己的確缺乏在市場和社會中打拼的能力只能平凡內心。類似的,

從事科研教學的高學歷者也有同樣的現象。

當然其中也有真既有高水準同時又想通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但這種人的‘’平平淡淡才是‘’真應該只是在生活和收入方面的內心知足和平淡看待,其內心對學術高峰的追求心應該是不會甘於平淡的,只是由於真正攀登科學高峰必須要有安靜的內心和執著的學術追求(對於真正的高手來說,他一定會自我意識到這一點),

因此其在生活和收入以及社會活動等等方面的行為會顯得甘於平淡。

網友三:

學歷,學歷多高才是高呢。學歷往往會被人打上學問的標籤,學歷高給人感覺就是學問高,也要能力強。其實也是,大多讀上碩士,博士的,都在自己的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講,我並不認為他們平凡。說到這裡,我更想知道,提問這個問題中的平凡,指的是什麼?是因為看到哪些博士,碩士畢業的自願跑到小公司開始打工?過著和其他大多的白領一樣的生活?還是像街頭小販一樣,自己跑去開了個雜貨店,早點鋪?我感覺自身周邊碰到這類的人還是很少的。身邊有學醫考研的,學設計考研的。他們現在還都在埋頭苦幹呢。

很多985的本科的,跟著自己導師做的研究,一碰到就都是國家級的,研究起來都是航母,導彈的。他們很多以後會選擇繼續深造,我並不認為那是自甘平凡,而他們的老師才是高學歷的。

網友四:

覺得不是高學歷的人甘願平凡,而是本來就只有平凡。以前高學歷的人少,研究生畢業基本留校或科研院所多少做些研究工作,現在考研究生的目的只是拿個研究生學歷,到較大或更好一點的公司上班,和研究工作不沾邊,比如研究生畢業掙著做一個街道公務員,不是甘願平凡,而是本來就平凡。

網友五:

人年輕時都是中二的,說的好聽點,叫志向遠大,不甘於平凡,連優秀甚至卓越都瞧不上,就想做震驚世界的那種人。這是一種妄想,誰先從夢中醒來,誰就是最早的覺悟者。我覺得說的很對。 真正能震驚世界的人,他們的本意絕對不是震驚世界,很多發明和發現都是在平凡的日常之中。

什麼時候,大家能多關注下別人生活的狀態和心情還有幸福度,而不是別人頂著多高的學歷做什麼事,那麼網路應該會有趣的多。畢竟,別人學歷高,思考肯定多,選擇肯定廣,但是唯獨選擇她現在的路,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網友六:

甘願平凡沒什麼不好,只要生活幸福,只要無憂無慮,就很不錯了。要想高學歷得到高回報就必須拼搏向上,才能踏入不平凡之路,才能獲得高收益,但是也不等於低學歷就是低回報,有的企業家學歷並不高,可又是身纏萬貫,這又怎麼看待呢?學歷高甘願平凡,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一個人從平凡做起,或許以後成為更不平凡的人。各人有各人的選擇權,應該受到尊重,更不能說三道四。

碩士畢業的自願跑到小公司開始打工?過著和其他大多的白領一樣的生活?還是像街頭小販一樣,自己跑去開了個雜貨店,早點鋪?我感覺自身周邊碰到這類的人還是很少的。身邊有學醫考研的,學設計考研的。他們現在還都在埋頭苦幹呢。

很多985的本科的,跟著自己導師做的研究,一碰到就都是國家級的,研究起來都是航母,導彈的。他們很多以後會選擇繼續深造,我並不認為那是自甘平凡,而他們的老師才是高學歷的。

網友四:

覺得不是高學歷的人甘願平凡,而是本來就只有平凡。以前高學歷的人少,研究生畢業基本留校或科研院所多少做些研究工作,現在考研究生的目的只是拿個研究生學歷,到較大或更好一點的公司上班,和研究工作不沾邊,比如研究生畢業掙著做一個街道公務員,不是甘願平凡,而是本來就平凡。

網友五:

人年輕時都是中二的,說的好聽點,叫志向遠大,不甘於平凡,連優秀甚至卓越都瞧不上,就想做震驚世界的那種人。這是一種妄想,誰先從夢中醒來,誰就是最早的覺悟者。我覺得說的很對。 真正能震驚世界的人,他們的本意絕對不是震驚世界,很多發明和發現都是在平凡的日常之中。

什麼時候,大家能多關注下別人生活的狀態和心情還有幸福度,而不是別人頂著多高的學歷做什麼事,那麼網路應該會有趣的多。畢竟,別人學歷高,思考肯定多,選擇肯定廣,但是唯獨選擇她現在的路,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網友六:

甘願平凡沒什麼不好,只要生活幸福,只要無憂無慮,就很不錯了。要想高學歷得到高回報就必須拼搏向上,才能踏入不平凡之路,才能獲得高收益,但是也不等於低學歷就是低回報,有的企業家學歷並不高,可又是身纏萬貫,這又怎麼看待呢?學歷高甘願平凡,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一個人從平凡做起,或許以後成為更不平凡的人。各人有各人的選擇權,應該受到尊重,更不能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