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陶瓷原料檢測時,這些問題必須留意

我是分割線

☞ 作者系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在陶瓷的發展歷程中,各類陶瓷檢測技術對陶瓷的發展居功至偉。建陶從最開始的打餅看版,很快過渡到打餅看資料。一些大神基本上從資料上,就可以看出陶瓷原料的性質。這讓從事陶瓷生產的新人們很快跨過了“看板五年學配方”的坎,由於很快地掌握了各原料中元素組成及組成對配方的影響,因此在設計配方時,對配方及產品的掌控更加精細。

到目前而言,

以筆者所知,各類檢測中心,已經可以對鋰、鉀、鈉、鈣、鎂、鐵、鈦、鋁、矽、鋅、鋇、鋯以及水分等進行檢測。在元素分析上,基本上能做到比較準確的分析。資料檢測的偏差,大體上不會影響到配方的配料準確性。不過,由於陶瓷原料檢測本身處理原料的一些特性,對一些特別的案例還是會產生較大誤差。筆者以個人經歷,分析一二。

硬度特別大的物料

典型案例為石英砂。石英砂,尤其是高純石英砂,

在陶瓷原料檢測上誤差較大。主要是由於陶瓷原料檢測過程中,要經過物料粉碎的過程。這個過程,如果客戶送樣是大塊原石,就難免需要用硬器粉碎,這樣會不經意間引入雜質,鐵屑及石英原礦所放置的檯面或地面殘渣。細石英砂如果在檢測機構經歷了球磨,這樣石英砂對高鋁球子的磨損非常大。

以筆者所經歷的一個案例,純度在99.3,鐵在0.04左右的石英砂,

進球磨機後,物料的檢測結果就變成了純度98.2,鐵到了0.07的一個分析結果,鋁含量也有明顯提高。這樣的資料差,毫無疑問會給原料的價值造成很不利的影響。

水分

原料中含水分為好幾種情況:一類就是簡單的自由水,吸附水等。複雜點的就是結構水。這些水分在110℃烘乾之後,減少的部分歸至到含水率,而之後的水分則歸至到燒失量範圍。在廠家進行原料採購時,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因為結構水的量往往是因為物料本身特性所致,比如高領土(Al2O3•2SiO2•2H2O),本身因為化學式裡就含水14點左右。而由於加工過程不同,可以分為純高嶺燒失量14點,加工壓濾過的泥餅,由於烘乾比較麻煩,可能含水就會波動。

筆者所接觸到一個特殊案例,凝膠內含水,在陶瓷檢測機構檢測時就出現了資料的嚴重偏差。本身物料所含物質,基本上是建陶所使用的物料,但最終的檢測結果卻大為不同。

以筆者推斷,一方面是物料凝膠含水脫水過程影響了檢測結果,另外一方面,則是物料本身是偏強酸或強鹼性質,將會對陶瓷檢測的常規藥水準確性造成很大不利影響。

在環保節能的大前提下,陶瓷原料以後可能會大規模地接觸到一些尾渣廢料,這些廢料,尤其是工廠加工後的廢料,往往本身偏酸性或偏鹼性,會對目前的陶瓷原料檢測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筆者認為,在對一些非常規原料檢測時,陶瓷原料檢測需要做出些更好的措施。比如,酸鹼性往往可以通過簡單的煆燒再檢測來保障最後檢測的準確性。這些方法值得原料檢測去瞭解。

廣告

因此,筆者認為,在對一些非常規原料檢測時,陶瓷原料檢測需要做出些更好的措施。比如,酸鹼性往往可以通過簡單的煆燒再檢測來保障最後檢測的準確性。這些方法值得原料檢測去瞭解。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