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季不但要養肝排毒,而且要保護皮膚!

春暖花開,大地復蘇,萬物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春季也是過敏性皮膚病發病最多的時候,

濕疹、面部皮炎、過敏性皮炎、蕁麻疹的患者病情易反復。容易過敏的人群,經太陽一曬,花粉一吹,柳絮一飄,顏面、肢體的紅斑、丘疹甚至水泡驟然間探出頭來,奇癢無比,亦或是風團、紅腫、脫屑、皮膚刺痛等不適接踵而來,苦不堪言。但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養肝排毒”可以稱作春季皮膚病防治的法則。

中醫認為,風性遊走、春屬肝木、肝木主風,因此,春天很容易患風疾,風勝則癢,瘙癢性皮膚病自然多發;春氣內應肝,肝氣、肝火易隨之上升,使得人的精神情緒隨之高亢,這也是皮膚病加重的原因之一。所以《內經》指出,在春令季節,人們應從精神調攝、生活起居、運動健身等諸多方面,以“生”為中心對人體進行調養,

順應肝木的生理特性。因此,春季的精神調攝尤為重要,一方面有利於肝氣的疏散,另一方面在入夏之前使病情得到控制。

肝主情志,即是情緒與肝臟互相影響,焦慮、抑鬱、暴怒,這些情緒的異常波動會影響肝臟的正常疏泄,造成肝氣鬱結,

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養肝護肝的好辦法。

睡眠方面,中醫的子午流注學說認為,子時膽經當令,丑時氣血流注於肝,肝膽互為表裡,相互影響,調節全身血液疏導,使氣血調和。若經常熬夜,那麼膽火上逆,且肝血不能潤筋,必然會引發頭痛、肢體疲軟無力及肝膽濕熱薰蒸加重濕疹、銀屑病等皮膚病的病情。

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使氣血充沛通暢,皮色紅潤;反之,則面色晦暗,色素沉著,皮膚炎症加劇。

春季應“忌酸宜肝”

因為酸性食物容易導致肝氣更旺盛,影響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影響身體健康;而甘性食物能健脾胃,如:銀耳入肺、胃、腎經,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起到保肝的作用;山藥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大棗可以滋養血脈、強健脾胃。

因此在日常飲食中,可多吃潤燥食品,如白木耳、山藥、秋葵、蓮藕、蓮子、百合、枸杞、大棗,可潤燥養陰排毒,有助滋潤皮膚黏膜,保護皮膚屏障功能。另外,中醫認為,五色歸五臟,“青色入肝”,綠色食物能有益肝臟代謝,還能消除疲勞、舒緩肝鬱,多吃些深色或綠色的食物能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比如西蘭花、菠菜、青蘋果等。

臨床常用疏肝理氣的中藥方劑有(加味)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疏肝丸、香附丸、四逆散等,具體治療方案應遵循臨床醫生的指導意見合理使用。

香山中醫醫院 皮膚科

週一~週五 全天

(欄目合作:香山中醫醫院 編輯:高磊)

還能消除疲勞、舒緩肝鬱,多吃些深色或綠色的食物能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比如西蘭花、菠菜、青蘋果等。

臨床常用疏肝理氣的中藥方劑有(加味)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疏肝丸、香附丸、四逆散等,具體治療方案應遵循臨床醫生的指導意見合理使用。

香山中醫醫院 皮膚科

週一~週五 全天

(欄目合作:香山中醫醫院 編輯: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