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天一杯奶,害了多少人!

有父母糾結孩子不愛喝牛奶怎麼辦?也有父母疑惑天天喝那麼多牛奶,還缺鈣?還有孩子牛奶過敏,讓父母無可奈何。如果大家對牛奶有更深一步瞭解,就不會糾結牛奶喝少這個問題。

廣告商把“牛奶”誇大了,希望全民皆喝奶,賣得越多越好。牛奶,與其它食物一樣,都是有“偏性”的。比如辣椒偏熱性,梨子偏涼性,牛奶則偏寒性。

如今我們對牛奶的認知和食用習慣,讓它在某些方面的功能過於誇大,從而忽略了這“偏性”對人體的不利影響。

簡單地說,牛奶不是完美的食物,它與所有食物一樣,有好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在大家都把“牛奶”奉為聖品的年代,說牛奶壞話,簡直就是找罵。敢幹這事情的人,就是在中醫界有名的“徐文兵”老師,還有《選擇中醫》的作者,醫學博士董洪濤。

下面這段徐文兵老師手撕牛奶的說法,

摘編自《黃帝內經家用說明書:上古天真論》。這也是中醫界大部分人對於牛奶的態度,大家先感受一下:

問:為什麼說牛奶一般是給孩子喝的呢?

答:孩子是純陽之體,生長發育極快,而牛奶是特別陰寒的東西。純陽之體碰上純陰的東西,一結合正好。小孩子陽氣非常足,一天到晚活蹦亂跳,不知疲倦,心率都在90以上,身體還特別暖和。

備註:如果成年人陽虛體質,

或老年人陽氣不足了,就不要經常拿寶貴的陽氣去消耗陰寒的牛奶了。

問:歐洲人從小到大一直都在喝牛奶,人家的平均壽命也挺高的呀!

答:美國人會得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全都跟過度喝牛奶有關。喝不來牛奶的人都被淘汰掉了。

問:二戰以後,日本人開始喝牛奶,個長高了,體質也變好了,所以日本人流行“每人一杯牛奶”。而且,他們生完孩子以後,政府還會免費補貼給他們牛奶呢!

答:現在日本很多人都得了花粉症。一到春天,你去日本看看,很多人都帶著口罩,都對花粉過敏。過敏有很多種,一種是對花粉過敏,一種是對吃的東西過敏,這都是因為你的身體受不了異體蛋白而導致的。

還有一個現象:日本人因為抑鬱而自殺的概率是最高的,這也跟他們吃的東西性質有關。陰寒的東西化不了,最後集結成一種負面的能量積聚到內心,

然後,他就感覺活著沒意思,就會想尋死。

問:孫思邈不是說牛乳有營養,要提倡大家喝牛乳的嗎?

答:大家想一想,那個年代能喝上牛奶的都是一些什麼人?大富大貴的人。那時候,窮人或是平常不喝奶的人,都是生病的時候喝點牛奶當藥用,因為牛奶雖寒涼,但有滋補的功效。同時,孫思邈也要求不得多服,有傷陽之弊。

所以,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牛奶一定是臨時或是暫時拿來當藥喝的,絕對不能每天當水喝。牛奶喝多了,得病的人真不在少數。如果非要喝牛奶,那就和一些熱性的食材一起服。

很多人對牛奶過敏,醫學說“乳糖不耐受”,意思是說,牛奶喝多了,會出現肚子脹、打嗝、放屁、拉肚子等症狀。怎麼辦呢?我們就把牛奶的陰寒給“化”一下。比如說,在牛奶裡面加一點熱性的中藥,你可以加點乾薑、肉桂、蓽菝或是桂皮。

牛奶是牛血,是陰寒的東西!

古人講:“乳為陰血所化,通過脾胃運化水穀所得。"在《神農本草經疏》書中這樣記載:“乳乃陰血所化,生於脾胃,攝于沖任。”

奶是血的一部分,是陰寒的東西。很多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上過豬血、鴨血,還吃過血豆腐。如果大家觀察仔細的話,會發現吃完這些東西後拉的大便是黑色的。傷風的病人最怕吃毛血旺。

為什麼呢?因為血製品都是“陰寒”的東西,消化它的時候,人體要消耗很多的陽氣和能量。

上面說的是成年人,特別是陽虛體質的人,不適合經常喝牛奶,偶爾喝喝就好。雖然孩子陽氣足,但牛奶並不是非喝不可,也可以用其他替代。

醫學博士董洪濤觀點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牛奶是陰寒性食物。陽化氣,陰成形。陰寒性的東西容易導致氣血流行不暢,促進形成有形的包塊。人要有生命力,就要多吃陽性的食物。

如真想喝奶,我建議還是喝豆漿。豆漿既有牛奶一樣的營養,又不傷人體的陽氣。而且不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因為豆類是陽性食物,黃豆可以把上浮的相火收到腎裡面去。

怎麼喝才最好

1、孩子不愛喝配方奶粉、純牛奶時,是他身體不喜歡,甚至可能不需要,就不要硬逼孩子喝了。

2、如果孩子牛奶過敏,也不用覺得不喝牛奶很遺憾,只要飲食合理,營養均衡,他照樣可以長得很好。

3、孩子三歲以後,如果他晚上睡覺不安寧,脾胃消化能力差、易積食,就不要睡前喝牛奶了,因為牛奶陰寒需要很多的能量來消化。孩子虛弱時不喝牛奶,可以減輕脾胃負擔,讓身體好好休息。

4、兩三歲以上的孩子,早餐吃性味平和的米粥,比性味偏寒的陰性牛奶更能滋養孩子的身體,讓體格更強壯。

絕對不能每天當水喝。牛奶喝多了,得病的人真不在少數。如果非要喝牛奶,那就和一些熱性的食材一起服。

很多人對牛奶過敏,醫學說“乳糖不耐受”,意思是說,牛奶喝多了,會出現肚子脹、打嗝、放屁、拉肚子等症狀。怎麼辦呢?我們就把牛奶的陰寒給“化”一下。比如說,在牛奶裡面加一點熱性的中藥,你可以加點乾薑、肉桂、蓽菝或是桂皮。

牛奶是牛血,是陰寒的東西!

古人講:“乳為陰血所化,通過脾胃運化水穀所得。"在《神農本草經疏》書中這樣記載:“乳乃陰血所化,生於脾胃,攝于沖任。”

奶是血的一部分,是陰寒的東西。很多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上過豬血、鴨血,還吃過血豆腐。如果大家觀察仔細的話,會發現吃完這些東西後拉的大便是黑色的。傷風的病人最怕吃毛血旺。

為什麼呢?因為血製品都是“陰寒”的東西,消化它的時候,人體要消耗很多的陽氣和能量。

上面說的是成年人,特別是陽虛體質的人,不適合經常喝牛奶,偶爾喝喝就好。雖然孩子陽氣足,但牛奶並不是非喝不可,也可以用其他替代。

醫學博士董洪濤觀點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牛奶是陰寒性食物。陽化氣,陰成形。陰寒性的東西容易導致氣血流行不暢,促進形成有形的包塊。人要有生命力,就要多吃陽性的食物。

如真想喝奶,我建議還是喝豆漿。豆漿既有牛奶一樣的營養,又不傷人體的陽氣。而且不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因為豆類是陽性食物,黃豆可以把上浮的相火收到腎裡面去。

怎麼喝才最好

1、孩子不愛喝配方奶粉、純牛奶時,是他身體不喜歡,甚至可能不需要,就不要硬逼孩子喝了。

2、如果孩子牛奶過敏,也不用覺得不喝牛奶很遺憾,只要飲食合理,營養均衡,他照樣可以長得很好。

3、孩子三歲以後,如果他晚上睡覺不安寧,脾胃消化能力差、易積食,就不要睡前喝牛奶了,因為牛奶陰寒需要很多的能量來消化。孩子虛弱時不喝牛奶,可以減輕脾胃負擔,讓身體好好休息。

4、兩三歲以上的孩子,早餐吃性味平和的米粥,比性味偏寒的陰性牛奶更能滋養孩子的身體,讓體格更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