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年來中國新增商品房僅夠4億人居住,這麼缺房子價格會降嗎?

大家看到這個標題先不要感到很驚訝,注意標題裡面說的是新增商品房。要知道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五年前,大多數縣級市都新增住房都是靠宅基地建房、集體用地建房、工業用地建房(宿舍)、保障性住房、軍產房等等來滿足的。

而這些品類繁多的房子在我國又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就是小產權房。

可能有人會問19年中國新增商品房僅夠4億人居住這個資料是怎麼來的呢?這個具體過程小觀就不給大家詳細說了,

上網上搜一下會有一大把的文章來解釋。但是很顯然新增的商品房是肯定不夠目前中國的13億人口居住的,那麼中國真的缺房子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前面說了,我國除了商品房還有很多所謂的小產權住宅。那麼這些小產權住宅有多少呢?

有關資料顯示,

在全國範圍內,小產權房的套數保守估計是商品住宅的3倍以上。那就是說按照商品住宅能滿足4億人口居住來算,這些小產權房足夠滿足16億人口居住,所以說我們並不缺房子的。既然不缺房子了為什麼房價還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在嚴格調控的情況下不降反升呢?

買商品房同時也是為了改善需求,就拿城鎮化來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進入大城市之後就不想再回去了,於是大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對房子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厲害。所以一旦城市容不下這麼多人口的時候,要麼開始擴大城市發展區域,不斷合併周邊區域;要麼就開始往外面攆人。

還有一點就是目前獨居需求的人越來越多,包括孤寡老人及年輕人,

有關資料顯示到現在為止大概有750萬獨居,估計五年以後每年增長30%到40%!

然後就是市場的炒作,投資的非理性,那些手裡有大把現金的有錢人不知道更好的理財方式,為了抵制通貨膨脹,不讓自己的財富縮水,於是只能買房子。然後看到別人炒房都賺了很多錢,於是也開始跟著瘋狂的炒房。

所以以上三點才是支撐近年來房價居高不下的幕後推手,但是相信隨著城市化進程流動方向的改變,以及後來進入一二線城市的人發現自己不能獲取和他人同等的資源事,肯定會慢慢出現人口回流,即一線向二線回流,二線向三四線回流,最終也會導致房價的緩慢回歸。

並且現在國家提出房住不炒,嚴格限購限貸限售,其中最近被炒的火熱的某島最高已經限制十幾年限售。靠借錢靠債務推高的房價,難以維持,一旦崩塌,看房子還值多少錢?

其中最近被炒的火熱的某島最高已經限制十幾年限售。靠借錢靠債務推高的房價,難以維持,一旦崩塌,看房子還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