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放棄考狀元,用一到十作了副對聯,慈禧說:賜你天下第一才子

在浙江省溫州里安城北,有一座郭沫若題詞的“玉海樓”,此樓便是晚清大學問家孫怡讓的讀書之所。此樓藏書十多萬卷,孫怡讓在這裡刻苦攻讀,勤學不輟,成就斐然,魯迅先生曾說:由於章太炎是革命党,

所以名聲遠播,論學問孫怡讓應在太炎之上。能得魯迅先生認可之人,可見其確實是有點本事與學問的。

孫怡讓從小受到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學兼優,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稱,這個稱呼可不是自命,說起來跟慈禧太后還有一定的關係。

孫怡讓考上了舉人去北京參加會試,在旅店遇到了張之洞。兩人品茗談書,一見如故,頗有相見恨晚之意。

到了北京會試時,孫怡讓覺得自自己的才學不及張之洞,便時改變主意,不去參加會考。而張之洞經過會試後,被慈禧點為頭名狀元。慈禧傳張之洞進宮,

並賜禦酒。張之洞忙說:“臣才疏學淺,不敢飲此酒。”慈禧就說:“你是天下第一才子,怎麼還不敢飲?這天下還有誰的才學比你更高?”張之回答說:“天下第一才子當屬溫州的孫怡讓。他這次未進考場,我的頭名狀元是他有意讓我的。”

慈禧聽後派人傳喚孫怡讓,

因為慈禧比較愛聽戲,就命他當場做一副戲臺的對聯,聯中要包含一到十這十個數位。孫怡讓略加思索,揮筆而就“八音同諧,一二刻三綱五常;十人同侶,六七步四海五洲。”慈禧看後大喜,便賜他“天下第一才子”的名號,孫怡讓推拒道“臣不敢當,江北有張之洞高臣十倍。”被拂了面子慈禧不好發作,只好改賜他為“江南第一才子”。

孫怡讓一生八次進京考試,但因為對八股文,讓慈禧非常惱火,加上他拒絕慈禧給他的“天下第一才子”封號,便暗中作梗,以至於他一直沒有考中。科舉無望,孫怡讓就回家埋頭著作去了,他把自己關在玉海樓上讀書寫作,用27年的時間,寫出了傳世之作《周禮正義》。

孫怡讓在甲骨文文字研究上也有極高的造詣,堪稱甲骨文的開山鼻祖,他曾在一年的時間裡認出了一百八十五個甲骨文文字,給後人研究甲骨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