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隱形貧困人口,隱形富豪人口,隱形單身人口……你們是哪一個?

最近有一個新的詞彙在年輕人中流傳開來:隱形貧困人口。

它代表這樣一類人:看起來每天都有吃有喝,但實際上卻非常窮。這個定義包含著兩層意思:第一層,能花錢,他們會穿著當季新款的鞋服、去昂貴的餐廳、用限量版的口紅、花錢健身或瑜伽、甚至信用卡巨額透支。

而另一層面,他們無存款,實際上並沒有太多錢,是如假包換的真窮人。

隱形貧困人口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為什麼會成為這類人呢?

其實小編也是一名隱形貧困人口,

有時候並不清楚自己的錢究竟去哪兒了?

隱形貧困飲食:

追求貴而健康的飲食。每個月的工資除了還信用卡就用在精緻的飲食上,靠譜的輕食都在上百元,牛油果早已過時,羽衣甘藍和藜麥是首選。可是月底就開始緊張,每次出去吃飯之前都要先確認能不能刷信用卡,因為錢包裡的現金屈指可數。

隱形貧困穿衣:

追求貴而舒適的穿著。幾百元的T恤和帽子,

上千的外套和鞋子。這些東西價格著實不菲,但當自己摸到這厚實的質感,極具風格的配色,幸福感便油然而生。穿的越來越好看便越來越有自信,有了偶像包袱便不能接受自己變土。

隱形貧困租房:

追求貴而有情調的住房。每月工資5000元,房子月租2000元。住了一個有大開間,乾淨的木地板和落地窗,還帶小陽臺能夠搬桌子坐外面看夜景。再也不想回到那個和別人合租,窗外有鐵柵欄的老舊居民樓。

隱形貧困打車:

追求貴而愜意的出行。早晚高峰,地鐵、公車能夠把你擠到崩潰,打車太方便了。乾淨的黑皮座椅,淡淡的空氣清新劑讓自己覺得沒有被這個城市拋棄。每次看到微信免密支付的彈窗蹦出,意識到“這一天又是100塊錢沒有了。”

當然,還有更多的隱形類型……不知道你們是哪個類型的隱形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