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儘管家人被排斥 二戰末期澳大利亞華裔女子為國從軍

Quan Mane 女士。(澳大利亞《星島日報》)

中國僑網4月25日電 據澳大利亞《星島日報》報導,

儘管父親被視為“外國人和敵人”、母親被剝奪公民身份,但在二戰末期的1945年,時年18歲的澳大利亞華裔女子卡芙蓮(Kathleen Quan Mane)仍選擇成為澳大利亞空軍的解碼員,負責將軍事暗號加密和解密,為保衛國家貢獻力量。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今年91歲的卡芙蓮在悉尼出生,另有4名姐妹,她們父親在1900年代從廣東移民澳大利亞。在二戰期間,她和最小的妹妹多蓮(Doreen)參軍,是二戰首批21名華裔女軍人之一。

卡芙蓮憶述,雖然父母對她加入軍隊感到自豪,但在當時的政策背景下,她的父親從未獲准成為澳大利亞公民,“在二戰時,他們被列作外國人和敵人。母親生於澳大利亞鄉區一個華裔家庭,當她嫁給父親後,她的公民身份被剝奪,她也被列作外國人,須經常向警局報到。”

當年的政策下,沒有歐洲裔身份的人,都被禁止成為澳大利亞公民。雖然遭受如此種族歧視,

但無阻卡芙蓮家中多人參軍。她說:“(除了她和多蓮外)我的每一名姐妹都有一名兒子和丈夫參軍。我們的家庭可說是軍事世家。”

在二戰之前,澳大利亞女人不准參軍;但解除了這個限制後,二戰期間有6.6萬名澳大利亞女軍人。1941年成立的澳大利亞輔助女空軍(WAAAF),是當年世上最大的女性軍事團體。該團體後來歸入皇家澳大利亞空軍(RAAF)。

卡蓮芙剛滿18歲後,便馬上加入了澳大利亞輔助女空軍,

成為解碼員。她的姐妹多蓮擔任軍中文員超過3年。

在當年,解碼員是秘密的職位,這職位直至最近才列入國家安全法例。她當年負責運用加密手冊,將機密訊號加密或解密。卡蓮芙稱:“這就是那麼秘密的原因,因為軍隊動向、人員動向、將軍動向──全都是秘密。”

在軍中,卡芙蓮與不同背景的女同袍之間,隔閡和偏見都打破了。她說:“我雙親都是華裔背景。我們在家中說中文、廣東話,

我們吃中國食物,我們以中國方式過活。在軍隊中,那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轉變。”

“雖然(參軍前的童年)我們跟鄰家小孩玩耍,他們是真正的澳大利亞人(ocker),我們從他們身上學習澳大利亞的生活方式,但那十分有限。進入軍隊後,我一開始有點憂慮,但那些女孩很友善,我和我姐妹都沒有受到種族歧視。”

根據在墨爾本的澳華歷史博物館資料,二戰期間共有超過600名華裔澳大利亞人參軍。

日本投降後,卡芙蓮和多蓮投身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RRA),在中國做人道工作。約30年後,她回到澳大利亞與家人團聚。之後她一直擔當澳大利亞輔助女空軍西部分部的名譽秘書,直至它在2016年關閉。

這段前塵往事幾乎遭到埋沒。不過卡芙蓮的外甥女,柏斯的本地歷史研究員潘姬蓮(音譯,Kaylene Poon)正嘗試保存華裔澳大利亞老兵們鮮為人知的故事。

潘說,她為姨姨感到自豪,“說到澳紐軍團日(ANZACS),你總會想起金髮的澳大利亞人,卻不會想到其他膚色和種族的人。現在知道他們獲認同,令我感到欣慰。”(Verona、Wah)

“說到澳紐軍團日(ANZACS),你總會想起金髮的澳大利亞人,卻不會想到其他膚色和種族的人。現在知道他們獲認同,令我感到欣慰。”(Verona、W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