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沒有電的時候,天黑了古人幹點啥?其實他們夜生活很豐富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是沒有電這種概念的,古人不知電為何物,所以我們古代的一切智慧都是靠手工創造出來的,所以中國古代也沒有電燈,據史料記載:紫禁城最早通電燈的時間是西元1888年,

也就是光緒十四年,當時的海軍衙門命神機營機器局總辦恩佑用六千兩白銀為宮裡購置了幾台電燈,還有一些鍋爐等等,光緒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這一天沉寂了幾百年的紫禁城終於有了電燈,而第一台電燈是安裝在慈禧寢室裡的,這也是中國開始使用電燈的開端。那麼古時候的人們天黑之後都在做什麼呢?

一、賞星星

有星星的夜晚,古人雅興上來就賞星星了,也不管是否下雨。“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閒居江西農村的辛棄疾,即使被貶官,也絲毫沒有影響他賞星星的心情。夜行途中,大雨將至,仍有雅興抬頭欣賞星空美景。

二、下棋

把酒言歡之外,還有古人喜好下棋。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司馬光等友人夜裡來下棋,沒等到朋友的他只能胡亂敲著棋子,自己和自己玩了。

三、洗衣服,織布

民間的女性,晚間的生活多半是在勞作中度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的一首《山居秋暝》無意中揭露,古代婦人晚間還在溪邊洗衣服。

如果說王維的偶遇是突發性事件,那李白的《子夜吳歌》則反映了夜間洗衣是古代婦女的生活常態:“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還有的夫君官府工作不得歸家者,妻子經常會靠著織布度過夜晚的生活。

“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描繪的就是這樣的場面。

四、發呆,喝酒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五、聽小曲

杜牧在揚州一夢十年,晚上二十四橋聽小姑娘吹簫,寫下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一代才子柳永一到晚上就愛聽曲寫詞,結果名氣太大,連皇帝都知道了,柳永考取功名後,皇帝直接讓他去填詞寫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