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沒有電的夜晚都是怎麼過的?有些很奇葩

現在城市的夜生活十分豐富了,即使是我國的農村地區也經常有各種活動,無聊點的也有電視看。可是你知道以前沒有電的時候,人民是怎樣度過夜晚的嗎?

在古代,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白天工作,而不像現在這樣有夜班要上。即使晚上有事情要忙也只能點油燈,而且油燈是大部分人家消耗不起的,所以大部分人家夜晚沒有什麼事情可做。這裡說下城市、農村和小孩在晚上都會做什麼。

城市居民由於城裡的經濟發展水準相對于農村比較高點,所以人們的生活水準也比較好。在唐宋之前的夜晚,城市居民即使有錢也是沒有什麼去處的,因為沒有夜市還要實行宵禁,一到天黑就禁止隨便走動了,你要敢在夜晚隨意走動可是要被官府抓起來的。

到了唐宋時代開始,夜市開始興起了,人們可以去做點小買賣,逛逛街買東西,當然更多的是去青樓等地方消遣,古代的青樓並不是妓院哦,青樓的女子可是賣藝不賣身的,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沒有點水準的人青樓還不一定肯招待你。

農村的人們由於經濟等原因,

就沒有什麼夜生活了,大部分都是早早就睡了,畢竟是需要時間來發展下一代、造福全人類的。而有些想要考取功名的人就要想辦法去挑燈夜讀了,畢竟白天也是要賺錢糊口的,沒有錢買油燈怎麼辦呢?鑿壁偷光是行不通的,畢竟沒有幾個窮苦人家的旁邊都住著富豪。夏天就去抓些螢火蟲,更多的是借著月光的光亮來看書。

孩子們不管有沒有燈都是可以玩的,只不過父母們不想你吵鬧,所以會借著給你講故事的理由來哄你睡的。可還是有很多不願意睡覺的,就會去抓螢火蟲、抓青蛙等。

直到20世紀末農村地區才完全普及了電力,其實沒有電的日子裡雖然苦了點,卻也別有一番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