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看非洲窮得連飯都吃不飽,但別人卡車居然是全進口的,比中國強

近年來中國大力幫助非洲搞基建,很多中國公司也跟非洲有了合作。不少人被公司派去非洲工作,這裡的的很多東西仿佛都跟國內的不同,看看老李在非洲的所見所聞。

這輛大眾是負責送柴油的牽引車,

別看它拉的油罐這麼大,其實比其他同噸位的要小,這輛是32000升,其他正常的一車是35000升。

這輛卡瑪茲,

號稱越野之王。6×6的驅動,檔位很難掛而且離合器行程大需要兩腳離合。看輪子就知道這輛車不簡單。

這輛B-Double車型的富豪也是送油的。這車在中國基本沒怎麼見過,但是在非洲這邊是很常見的,歐洲進口。算上後面的兩節掛車長約23米,運力可想而知。

這是一輛被遺棄在路邊的坦克,迷彩色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這輛是福萊納的全掛車,從圖片可以看出來駕駛空間非常大,

車身也很長。這車應該是在納米比亞過來的,車上的彩繪很有個性。

這輛日產的柴UD相信很多朋友都見過。圖片中這輛是安哥拉SONANGOL石油公司的,負責給老李他們運採油。

這是油罐車頂部,人可以隨意走動和操作。

打開了油罐口,檢查油有沒有卸乾淨。

老款富豪 F10,

這輛車有一定歷史了。

這輛富豪平板掛車負責送水泥,不過看起來拉得不多,差不多是國內同噸位車拉的一半。

這輛是斯堪尼亞,非洲很常見的一款車。

這輛前蘇聯的瑪茲車,外觀粗糙,運力強,很符合毛子的性格。

下面這輛貨廂這麼短的是雷諾的自卸車,修築道路時用得最多的車,不得不說非洲的天還是挺藍的,不過應該很熱,這位黑人小哥都戴起了帽子。

非洲很常見的一款車。

這輛前蘇聯的瑪茲車,外觀粗糙,運力強,很符合毛子的性格。

下面這輛貨廂這麼短的是雷諾的自卸車,修築道路時用得最多的車,不得不說非洲的天還是挺藍的,不過應該很熱,這位黑人小哥都戴起了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