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首創一成語,想要忽悠董卓,董卓的應對令人意外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董卓傳》注引《漢書》,時間實在獻帝初平元年(西元190年),主人公是董卓和楊彪。原文如下:

卓欲遷長安,召公卿以下大議。司徒楊彪曰:“昔盤庚五遷,殷民胥怨,故作三篇以曉天下之民。今海內安穩,無故移都,恐百姓驚動,麋沸蟻聚為亂。”卓曰:“關中肥饒,故秦得併吞六國。今徙西京,設令關東豪強敢有動者,以我強兵踧之,可使詣滄海。”彪曰:“海內動之甚易,安之甚難。又長安宮室壞敗,

不可卒複。”

卓曰:“武帝時居杜陵南山下,有成瓦窯數千處,引涼州材木東下以作宮室,為功不難。”卓意不得,便作色曰:“公欲沮我計邪?邊章、韓約有書來,欲令朝廷必徙都。若大兵東下,我不能複相救,公便可與袁氏西行。”彪曰:“西方自彪道徑也,顧未知天下何如耳!”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董卓打算遷都長安,召集大臣一起商議。司徒楊彪表示:“過去盤庚五次遷都,商朝的百姓都有怨言,所以寫了三篇文章向百姓解釋原因。如今國內一片安寧,無緣無故遷都恐怕會驚擾百姓,百姓們必將像麋鹿一樣混亂不安,

像螞蟻一樣聚在一起,天下將陷入混亂。”董卓回答:“關中富饒,秦國因此吞併六國。如今遷都長安,關東豪強們若發動暴亂,我們可以用強大的軍隊將他們逼到滄海裡去。”

楊彪又說:“使國家出現動盪很容易,想要安定卻非常困難。再加上長安的宮殿已經殘敗不堪,

不可能很快修復。”董卓又說:“當年漢武帝居住在杜陵南山下,有現成的瓦窯幾千處,把涼州的木材運到東邊,建造宮殿,修建起來並不是很難。”隨後,楊彪又提出了反對意見。董卓的想法遭到阻撓,便沉下臉對楊彪說:“你們是想否定我的想法嗎?邊章和韓遂寫信給我,希望朝廷遷都。如果你們不走,我就不管你們了。假如袁紹的軍隊東下而來,你們乾脆就歸順他吧。”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楊彪口中的“麋沸蟻聚”,意為像麋鹿一樣混亂不安,像螞蟻一樣聚在一起,比喻局勢將出現混亂。這也是由楊彪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董卓主張遷都長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避開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日益猛烈的攻勢,回到自己在西北的老巢。而這個意見之所以遭到以楊彪為首的朝臣反對,其關鍵原因在於這些朝臣背地裡都支持袁紹而反對董卓。故此,楊彪引經據典予以反對,卻隻字不提董卓在戰場上遭受的沉重壓力,反而說“今海內安穩”,這顯然是不安好心。

對楊彪等人的真實想法,董卓一清二楚。作為一介武夫,董卓難得地與楊彪進行了一場辯論,同樣引經據典進行反擊。從董卓的話中可以看出,儘管董卓為人殘暴,但還是有一定頭腦的,既說清楚了遷都帶來的好處,同時也揭露出楊彪等人的真實想法。

參考書籍:《三國志》

董卓主張遷都長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避開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日益猛烈的攻勢,回到自己在西北的老巢。而這個意見之所以遭到以楊彪為首的朝臣反對,其關鍵原因在於這些朝臣背地裡都支持袁紹而反對董卓。故此,楊彪引經據典予以反對,卻隻字不提董卓在戰場上遭受的沉重壓力,反而說“今海內安穩”,這顯然是不安好心。

對楊彪等人的真實想法,董卓一清二楚。作為一介武夫,董卓難得地與楊彪進行了一場辯論,同樣引經據典進行反擊。從董卓的話中可以看出,儘管董卓為人殘暴,但還是有一定頭腦的,既說清楚了遷都帶來的好處,同時也揭露出楊彪等人的真實想法。

參考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