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訪吉利安聰慧:混動、純電會齊頭並進,沒有考慮過依靠補貼

吉利目前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品牌的領跑者,今年一季度,吉利總銷量達386,296輛,同比增長約39%,已完成全年158萬輛銷量目標的24%。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少人認為吉利的表現並不像傳統燃油車市場上那麼“光芒萬丈”。

那麼,吉利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到底實力如何?又有著怎麼樣的規劃呢?北京車展期間,汽車天涯對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CEO安聰慧進行了專訪。

吉利在混動和純電系統會齊頭並進

面對媒體對吉利在新能源領域佈局的疑問,

安聰慧的回答一如即往的簡潔:“吉利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短期、中期、長期發展戰略都做了詳細的規劃,在新能源領域各個技術方向都有儲備。從技術規劃來說,吉利在混合動力和純電系統都要齊頭並進,混動系統包括48V和PHEV。”

安聰慧的回答,部分已經得到了驗證。在此次北京車展上,吉利帶來了旗下首款科技智混旗艦車型——博瑞GE,這是國內首款量產的輕混B級車,

也是全球市場繼奧迪A8L之後第二款48V輕混車型,其百公里綜合油耗僅5.8L,為同級別車型的一半左右。

除了輕混,博瑞GE還推出了插電混動車型(PHEV),搭載了吉利和富豪聯合研發的1.5TD+7DCTH插電混動系統(PHEV),支援三種充電模式,最快1.5小時即可完成充電。

由於採用了更先進的P2.5技術,相比常見的P0、P2有著更高的節油率,百公里加權油耗僅為1.6L。

在談到為什麼博瑞GE可以擁有如此優異的表現時,安聰慧認為,這是來源於吉利對新能源汽車的不同理解。吉利並非簡單的在傳統汽車加上三電系統,而是首先打造了一個符合新能源需求的平臺。譬如博瑞GE就和原來博瑞的平臺架構完全不同,是來自新一代滿足於新能源、混合動力車的平臺,

這個平臺未來也會有純電動車。

安聰慧表示,吉利目前已經實現了輕混、中混、強混的全面突破,從平臺架構到動力系統,吉利都已經全面開發出來了,而且在全球範圍內處於一個領先的水準。未來,吉利所有車型都將搭載48V輕混系統。

吉利為何要發力混合動力市場?

不難看出,與大多數中國品牌只佈局純電和插電混動不同,吉利還非常重視油電混動車。對此,安聰慧認為,相較於純電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有著他獨特的優勢,有媲美純電動車的更強勁的起步、加速,同時,還能實現較高水準的燃油經濟性。

實際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日本、美國、歐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均是從油電混動開始,日本市場2016年油電混動汽車佔有量就已超過38%。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於2016年發佈了《節能與新能源技術路線圖》,預計2020年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占比將達到8%,2025年升至20%,2030年再提升至25%。2017年中國非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到13.76萬輛,但占主導地位的是豐田,自主品牌還沒有車企發力這一市場。

自主品牌車企之所以不願意推出油電混動車型,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油電混合動力技術門檻較高;二是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目前在中國市場沒有補貼,但研發及搭載成本卻比較高。

那麼吉利為什麼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呢?

安聰慧表示,吉利始終都是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消費者為中心”。只要產品符合市場趨勢,消費者也需要這一類產品,吉利就會考慮研發生產。另外,吉利已經完成了混合動力的技術積累,根本性的解決了電和油在不同的路況、工況和使用習慣的環境下的切換和配合問題,也就具備了推出油電混合車型的實力。

對於如何降低成本,安聰慧也給出了吉利的方法論。

首先就是技術能不能得到消費者認同,比如這次亮相的博瑞GE,PHEV版油耗只有1.6L,輕混MHEV版油耗也降到了5.8L,肯定會受到消費者歡迎,儘管成本依然會比傳統汽車高,但初期階段可以減少企業的收益或者利潤,優先照顧客戶,隨著銷量的不斷增加,規模效益的不斷體現,成本自然會降下來。

安聰慧始終強調的是,吉利開發新能源產品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補貼,混動系統的競爭也絕對不會依靠補貼,相反,吉利思考的是將來取消補貼以後,怎麼能夠繼續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市場的認可。因此,像博瑞GE這樣的車型目前雖然同樣適用補貼,可以降低一些成本,但是隨著規模體量的不斷提升,成本的不斷攤薄,即使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全盤退出,吉利也不會受到影響。

安聰慧甚至認為,對補貼的態度關係到一家企業的理念、文化、規劃:“補貼只是在起步過渡期對企業來說有一定幫助作用,但是一個企業純粹為了補貼來考慮這些問題,我認為這個企業肯定得不到發展。所以吉利沒有考慮這一點。”

按照吉利的規劃,2020年銷售的新車中,新能源車型占比將達到90%,很多業內人士都表示質疑,認為很難達到,在這次的專訪中,安聰慧也進行了詳細說明,他表示,吉利新能源規劃中包括輕混、中混、強混、純電動。今年開始吉利新的車型起步就會開始用輕混,當然也有中混和強混,譬如博瑞GE。接下來48V技術將逐步完全替代原來的純燃油車。安聰慧還透露,2018年下半年,吉利預計會有不低於5款新能源汽車推出。

此次北京車展,吉利還帶來了首發亮相的全新SUV概念車“Concept Icon“,安聰慧表示,這款車代表的是吉利對新的、能夠代表未來的設計語言的探索,滿足的是更年輕的、比較個性的、對新事物接受度比較高的人群的需求,量產車型預計一年內會投入市場。

後記:這次專訪和以前一樣,都是利用午餐時間邊吃邊聊,無論是安聰慧、林傑(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宋軍(吉利控股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進入會議室後都是非常謙遜地和在場媒體一一握手問好,回答問題時也是非常坦誠。在採訪過程中,安總強調最多的就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消費者為中心”。雖然吉利稱得上是當前最風光、最得意的中國車企,但在吉利高管的身上,我們看到的還是不驕不躁、謙虛謹慎。這樣的企業文化,無疑是吉利基業長青最重要的基石。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於2016年發佈了《節能與新能源技術路線圖》,預計2020年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占比將達到8%,2025年升至20%,2030年再提升至25%。2017年中國非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到13.76萬輛,但占主導地位的是豐田,自主品牌還沒有車企發力這一市場。

自主品牌車企之所以不願意推出油電混動車型,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油電混合動力技術門檻較高;二是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目前在中國市場沒有補貼,但研發及搭載成本卻比較高。

那麼吉利為什麼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呢?

安聰慧表示,吉利始終都是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消費者為中心”。只要產品符合市場趨勢,消費者也需要這一類產品,吉利就會考慮研發生產。另外,吉利已經完成了混合動力的技術積累,根本性的解決了電和油在不同的路況、工況和使用習慣的環境下的切換和配合問題,也就具備了推出油電混合車型的實力。

對於如何降低成本,安聰慧也給出了吉利的方法論。

首先就是技術能不能得到消費者認同,比如這次亮相的博瑞GE,PHEV版油耗只有1.6L,輕混MHEV版油耗也降到了5.8L,肯定會受到消費者歡迎,儘管成本依然會比傳統汽車高,但初期階段可以減少企業的收益或者利潤,優先照顧客戶,隨著銷量的不斷增加,規模效益的不斷體現,成本自然會降下來。

安聰慧始終強調的是,吉利開發新能源產品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補貼,混動系統的競爭也絕對不會依靠補貼,相反,吉利思考的是將來取消補貼以後,怎麼能夠繼續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市場的認可。因此,像博瑞GE這樣的車型目前雖然同樣適用補貼,可以降低一些成本,但是隨著規模體量的不斷提升,成本的不斷攤薄,即使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全盤退出,吉利也不會受到影響。

安聰慧甚至認為,對補貼的態度關係到一家企業的理念、文化、規劃:“補貼只是在起步過渡期對企業來說有一定幫助作用,但是一個企業純粹為了補貼來考慮這些問題,我認為這個企業肯定得不到發展。所以吉利沒有考慮這一點。”

按照吉利的規劃,2020年銷售的新車中,新能源車型占比將達到90%,很多業內人士都表示質疑,認為很難達到,在這次的專訪中,安聰慧也進行了詳細說明,他表示,吉利新能源規劃中包括輕混、中混、強混、純電動。今年開始吉利新的車型起步就會開始用輕混,當然也有中混和強混,譬如博瑞GE。接下來48V技術將逐步完全替代原來的純燃油車。安聰慧還透露,2018年下半年,吉利預計會有不低於5款新能源汽車推出。

此次北京車展,吉利還帶來了首發亮相的全新SUV概念車“Concept Icon“,安聰慧表示,這款車代表的是吉利對新的、能夠代表未來的設計語言的探索,滿足的是更年輕的、比較個性的、對新事物接受度比較高的人群的需求,量產車型預計一年內會投入市場。

後記:這次專訪和以前一樣,都是利用午餐時間邊吃邊聊,無論是安聰慧、林傑(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宋軍(吉利控股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進入會議室後都是非常謙遜地和在場媒體一一握手問好,回答問題時也是非常坦誠。在採訪過程中,安總強調最多的就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消費者為中心”。雖然吉利稱得上是當前最風光、最得意的中國車企,但在吉利高管的身上,我們看到的還是不驕不躁、謙虛謹慎。這樣的企業文化,無疑是吉利基業長青最重要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