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夏天冷飲吃多了,胃寒了,咋整!

其實胃寒最適合的調理方法就是艾灸,因為艾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是溫補陽氣、散除寒濕:胃寒就是冰,而艾灸就是火,火融化冰,艾灸克制胃寒!如果放著艾灸這麼直接的方法不用,

那真是在繞遠路啊!

艾條燃燒的熱力具有超強滲透力,可深入胃部祛除寒濕之氣,這也是艾灸和烤火的區別的區別所在,像普通之火的熱力只在皮膚表面,而艾灸的熱力能走經絡,可以把因寒造成的凍結及淤血都化掉,使氣血運行通暢,化解疼痛。

(1)首先就是胃疼

胃寒的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所以我們會發現許多胃寒的人不敢吃冷、涼的食物,或天氣一變冷,氣溫下降,胃就痛。

(2)還有人會嘔吐

因為寒氣入胃,胃動力不足,脾胃不能運化水穀,所以導致嘔吐,症狀同樣是畏寒喜熱,再加上不思飲食,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

(3)氣血不足,免疫力變弱!

胃暖後天之本,生化之源,胃寒導致吸收不好,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就會導致各種慢性疾病隨之滋生,若胃寒持續的時間較長,上部的心肺也會出現寒的症狀,如容易感冒,面色蒼白,血壓偏低,氣血不足等。

(4)代謝不足:喝涼水也長胖!

胃寒導致氣血不足,沒有足夠的能量將體內的廢物排出體外,這些垃圾逐漸堆積,人就慢慢的胖起來。也就是說胃寒導致代謝水準過低,

造成身體消耗的熱量小於攝入的熱量,代謝不了的熱量堆積在體內,身體就會漸漸發胖。

胃寒艾灸方法!

艾灸步驟脾俞、胃俞:腹為陰,背為陽,脾俞、胃俞是脾和胃的背俞穴,是陽氣進入脾胃的通道,調理胃寒首先就要灸它們。艾灸步驟 中脘:中脘穴處於胃的中部,有溫中健脾、行氣止痛的功效,胃寒必灸,可直接取到直接溫胃的作用。

艾灸步驟神闕:熱力承受強,

常灸可補中氣。

艾灸步驟 足三裡:足三裡是胃之下合穴,此穴和胃之間有一條直達途徑,艾灸它可補充胃氣,以對抗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