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咱們好好打字,別發語音行嗎

說到在微信等通訊工具上,最令人深惡痛絕的交流方式是什麼,我想絕非通過冗長的語音訊息交流工作莫屬。

試想一下,當你結束了一天勞累的工作,坐車途徑漫長而又擁堵的街道,

終於回到家中躺在床上之後,本想洗漱之後好好地睡一覺,結果一點亮手機,收到了來自領導們數條漫長的語音。換做我,再一條條地聽完語音的內容之前,一定會很想砸掉手機。

換個情境,假若你的同事或者領導或者客戶,向你發了一條超長的語音,並且在語音中廢話連篇,不重複聽幾次絕不會理解語音的內容,就在這時,有人給你打來了電話,當你接完電話之後,

發現語音要從頭開始聽。

再者,在嘈雜的超市,在擁擠的地鐵車廂,在人頭攢動的街道旁,你收到了語音卻如何都聽不清,而此時從背包或是口袋中拿出耳機更是一個艱難的操作。

倘若你有一個普通話比較標準的領導、同事、客戶,那還好,你至少可以通過語音轉文本來知曉語音的內容,可如果對方的「普通發並噗標筍」,轉文本的結果只能是一團亂碼。

所以,在談正事的時候,

咱們好好打字,別發語音行嗎。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想通過語音來交流工作。

語音,一種非結構化的資料

語音是一種非結構化的資料,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拗口,用人話來說,就是理解語音訊息比理解文字消息更慢,更不便捷。

在日常的相互調侃和打趣中,

發語音所帶來的這一點「延遲」可能算不了什麼,並且語音訊息可以承載更多的諸如「語氣」一類的屬性,使得聊天更為有趣。但在在大資料量的溝通時,語音訊息所帶來的這些不便將會被成倍地放大。

相比起文字消息,語音訊息不可搜索,並不直觀,對付日常的交流尚且能夠應付。但在工作的交流中,需要準確而又快捷地傳遞資訊的時候,處理語音訊息簡直比解纏繞的耳機線還要繁瑣。

處理語音,打斷工作思路的一劑毒藥

處理語音訊息帶來的最大不便,就在於整理資訊。

對於文字消息,當我們在制定 To-do 列表或工作計畫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搜索功能找出想要的內容,也可以瞟一眼就能知曉消息的內容,但對於語音訊息,「搜索」和「瞟一眼」都是不存在的。

在工作中一定出現過這樣的場景,手頭尚且有一大堆的工作正在等待處理,而此時老闆在微信群中通過語音訊息發佈了一連串的任務,

你想將其記下以便稍後再處理這些任務,但你此時必須打斷手中的工作,一條一條地把語音聽完,並且另外在一個地方記下。而如果此時老闆發的是文字消息,那麼只需簡單地一截屏,就可以將這些事情記錄下來,而無需打斷手中正在進行著的工作。

語音訊息中,更好的解決方案

語音訊息儘管有很大的弊端,但也不是沒有優點。倘若在外出行,或是通勤途中,不便於打字的時候,發語音訊息便成了最方便的選擇。

那麼如果既要考慮發消息方便,又要考慮收消息方便,該如何選擇發消息的方式呢?

作為語音訊息的替代,微信自帶的語音輸入一定是便捷的方式。目前,微信自帶的語音輸入功能目前支援普通話、粵語、英語的語音輸入,對大部分人來說已經足夠使用。

除了微信自帶的語音輸入,各大輸入法和手機廠商也提供了語音轉文本的功能,例如搜狗輸入法,只需長按虛擬鍵盤的空白鍵就可以調用語音轉文本的功能。

語音辨識

語音輸入是在發送消息的一方進行語音轉文本,而語音辨識則是在接收消息的一方進行。

在微信和 TIM 中,長按語音訊息的氣泡就可以進行語音辨識,但與語音輸入不同的是,微信中的語音辨識暫時只支持對普通話進行識別,而不能對粵語以及英文進行識別。

語音轉文字

並且,倘若語音輸入中有吐字不清,還可以對輸入的結果進行修正。但語音辨識則只能識別出一堆亂七八糟的「噪音」。

那麼,只能祈禱自己的老闆、同事、客戶擁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了~

溝通是交流而不是命令

使用微信等通訊工具的目的在於溝通,而溝通的目的則在於清晰地傳達資訊。倘若操著一口濃重且讓同事聽不懂的方言,還固執地發送語音訊息,讓對方「猜測」你想表達的內容,那就失去了溝通原有的價值。

特別是在工作中,準確的傳達資訊是組織運作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倘若所有的成員們都使用語音訊息來傳達資訊,那麼保不齊在每一級的傳達中,消息的意義都會發生變動,最後變得面目全非。

溝通是交流而不是命令,良好的溝通首先需要穩妥的資訊傳遞環境。而使用語音傳遞資訊,無疑是人為地給資訊添加了難以消除的噪音,溝通效率的底下也就顯而易見了。

所以,在談正事的時候,咱們好好打字,別發語音行嗎。

倘若在外出行,或是通勤途中,不便於打字的時候,發語音訊息便成了最方便的選擇。

那麼如果既要考慮發消息方便,又要考慮收消息方便,該如何選擇發消息的方式呢?

作為語音訊息的替代,微信自帶的語音輸入一定是便捷的方式。目前,微信自帶的語音輸入功能目前支援普通話、粵語、英語的語音輸入,對大部分人來說已經足夠使用。

除了微信自帶的語音輸入,各大輸入法和手機廠商也提供了語音轉文本的功能,例如搜狗輸入法,只需長按虛擬鍵盤的空白鍵就可以調用語音轉文本的功能。

語音辨識

語音輸入是在發送消息的一方進行語音轉文本,而語音辨識則是在接收消息的一方進行。

在微信和 TIM 中,長按語音訊息的氣泡就可以進行語音辨識,但與語音輸入不同的是,微信中的語音辨識暫時只支持對普通話進行識別,而不能對粵語以及英文進行識別。

語音轉文字

並且,倘若語音輸入中有吐字不清,還可以對輸入的結果進行修正。但語音辨識則只能識別出一堆亂七八糟的「噪音」。

那麼,只能祈禱自己的老闆、同事、客戶擁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了~

溝通是交流而不是命令

使用微信等通訊工具的目的在於溝通,而溝通的目的則在於清晰地傳達資訊。倘若操著一口濃重且讓同事聽不懂的方言,還固執地發送語音訊息,讓對方「猜測」你想表達的內容,那就失去了溝通原有的價值。

特別是在工作中,準確的傳達資訊是組織運作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倘若所有的成員們都使用語音訊息來傳達資訊,那麼保不齊在每一級的傳達中,消息的意義都會發生變動,最後變得面目全非。

溝通是交流而不是命令,良好的溝通首先需要穩妥的資訊傳遞環境。而使用語音傳遞資訊,無疑是人為地給資訊添加了難以消除的噪音,溝通效率的底下也就顯而易見了。

所以,在談正事的時候,咱們好好打字,別發語音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