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正北方的邊境火車站 二連浩特火車站的歷史

【歷史的印記】中國正北方的邊境火車站

位於祖國正北方的二連站,是中國通往蒙古國的鐵路口岸,也是歐亞大路橋中的重要樞紐。

1956年1月1日,因中、蒙、蘇三國鐵路開通國際聯運,二連站應運而生,圖為當時的通車典禮盛況

1965年,隨著國際政治形勢的變化,集(寧)至二(連)鐵路線(以下簡稱集二線)改為准軌,增建了准軌到發場和編組場,

相應增設了換裝設備

1965年,集二線改為國際鐵路聯運換裝站,承擔著進出口貨物的交接換裝作業、國際旅客列車轉向架換裝作業以及國內客貨運輸任務。

1985年,擴能改造後,二連站增加了線路、道岔,車站通過、編組、換裝能力較60年代提高兩倍多

1985年第一批女扳道員王紅梅(右)、耿豔濤(左)正在作業

1996年,職工為“東方快車”旅客搬運行李

2006年8月建站五十周年升旗儀式

1984年以來,該站進行了大規模擴建,站場分為准軌和寬軌兩個場。每天接發客車3對,貨車33對,年吞吐能力達200—260萬噸,每年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萬名旅客從該站出入境。

2014年出口果蔬,打造冷鏈運輸

2015年“草原之星”旅遊列車到達二連站

2016年10月26日,新建錫林浩特至二連浩特鐵路與既有集二鐵路西裡站接軌,

標誌著正線全長375公里的錫二鐵路全線貫通。

徵稿啟事:“歷史的印記”徵集展示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對歷經鐵路重大變革和發展變遷的鐵三代和個人進行了挖掘,為充分展示他們的奮鬥故事,展現草原鐵路發展足跡,特開闢專欄,供幹部職工學習交流,歡迎大家踴躍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