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鹿鼎記“四十二章經”秘而不宣的寶藏,其實就在故宮地下

金庸筆下的《鹿鼎記》,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陳小春版的鹿鼎記已經成為了經典影視劇。劇中那幾本四十二章經,能夠拼湊出滿清藏在地下的寶藏。

當然,都知道鹿鼎記中的四十二章經是杜撰的。

但是,在清朝兩多百年的統治長河中,統治者將收刮而來的金銀玉器,都藏在一個人盡皆知的地方,你或許都猜不到!

答案竟然是故宮!但不是地上建築......

“故宮”始建於1406年,占地面積約78萬平方米,其中共有院落90多座,房屋980多幢,共計8703間。

這裡曾經住過24位皇帝,珍貴藏品達168萬多件,可稱之為歷史上最大的天然聚寶盆。

而故宮博物館又是世界上收藏銅器最多的博物館,一共16萬件。

其中帶有先秦銘文的青銅器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一共1670件。除此還有1.1萬件金銀器,1.9萬件漆器和約6600件琺瑯器;18萬件織繡品;1.1萬件包括壽山石在內的工藝品;6200件明清傢俱。

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實際上展示的文物只有幾萬件左右,只占全部藏品的很一小部分,那麼其餘大部分的文物藏身何處呢?

其實,故宮的文物分為地面文物庫和地下文物庫!

每一座宮殿都是地面庫房,不容易搬入地庫的傢俱、雕塑、匾聯等文物,都存放在地面庫房。而另外的文物都藏在地下文物庫,看看都有哪些價值連城的寶貝吧!

這是的慈禧太后最喜歡的一件翡翠作品,誰能相信,這是又硬又重的翡翠石頭雕琢出來的?密密的鏤空葉脈上交織成網狀,一隻小青蛙躍於荷葉之上,仿佛能看到葉子在輕輕的顫動。

枯老的絲瓜,絲瓜絡乾枯鬆脆,仿佛觸手就會開裂,

而上面的瓜葉和新苗卻陽光映照般得鮮亮翠綠。

兩件堅硬的翡翠化成為柔韌的麻繩交纏在一起,一共五隻翠綠的蝴蝶翩然在繩結之上,你絕對想想不到,這是生脆的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傑作。

這本是一塊原本10公斤重的老坑種翡翠原石,硬是被雕琢成了一片片懸空的蘭葉。堅硬的翡翠化成了柔軟的線條,什麼叫做古人的智慧和登峰造極的手法?這就是!

這個作品被坊間稱為“夫唱婦隨”,一株傍石生長的蘭花,輕靈美麗。蘭葉上,兩隻螞蟻前後相隨,好似人間的“夫唱婦隨”。

金甌永固杯,此杯周身嵌滿珍珠、寶石,是清代皇帝舉行元旦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它在清代被視為鎮國之寶,世代相傳。

白玉杯,外身還刻有詩詞和雕花,在燈光投映下,倍顯晶瑩剔透。

元代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宮廷御用,清宮舊藏。是一件高水準的元代掐絲琺瑯作品。

書畫故宮中還藏有繪畫有5.3萬件,包括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等。法書有7.5萬件,包括《中秋帖》、《伯遠帖》、《蘭亭序》等,加上碑帖2.8萬件共有15.6萬件紙質文物。

最後,據統計故宮中像這樣的珍貴文物還有很多,其中陶瓷是館藏最多的,一共36.7萬件,基本都是景德鎮官窯瓷器。故宮文物共有168萬餘件,每年展出1萬多件,不重樣的看全,也要168年!

所以說,鹿鼎記“四十二章經”雖是杜撰的,但清朝的寶藏卻是真實存在的!

這本是一塊原本10公斤重的老坑種翡翠原石,硬是被雕琢成了一片片懸空的蘭葉。堅硬的翡翠化成了柔軟的線條,什麼叫做古人的智慧和登峰造極的手法?這就是!

這個作品被坊間稱為“夫唱婦隨”,一株傍石生長的蘭花,輕靈美麗。蘭葉上,兩隻螞蟻前後相隨,好似人間的“夫唱婦隨”。

金甌永固杯,此杯周身嵌滿珍珠、寶石,是清代皇帝舉行元旦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它在清代被視為鎮國之寶,世代相傳。

白玉杯,外身還刻有詩詞和雕花,在燈光投映下,倍顯晶瑩剔透。

元代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宮廷御用,清宮舊藏。是一件高水準的元代掐絲琺瑯作品。

書畫故宮中還藏有繪畫有5.3萬件,包括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等。法書有7.5萬件,包括《中秋帖》、《伯遠帖》、《蘭亭序》等,加上碑帖2.8萬件共有15.6萬件紙質文物。

最後,據統計故宮中像這樣的珍貴文物還有很多,其中陶瓷是館藏最多的,一共36.7萬件,基本都是景德鎮官窯瓷器。故宮文物共有168萬餘件,每年展出1萬多件,不重樣的看全,也要168年!

所以說,鹿鼎記“四十二章經”雖是杜撰的,但清朝的寶藏卻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