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雲掌財經丨創業公司留不住員工 這則故事或許說明了緣由

作者:雲掌財經 財懷隋和

員工說走就走,對尚未步入正軌和已經步入正軌但尚未完全站穩腳跟的創業型公司來說,是一件比較頭痛的事情。由於創業型公司人數本來就少,

員工們往往又是身兼數職,所以有員工辭職,肯定會影響到公司的運作。

“跟你談理想的老闆,都特麼不想給你錢!”

第一次聽這句話,筆者還是一個學生,而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能在酒席上聽到朋友這樣的埋怨,大D說:“下個月我就辭職!再也不看他的臉色了。

對薪資不滿意,對地位不滿意,讓他選擇了離開。

員工說走就走,對創業型公司來說,是一件比較頭痛的事情。由於創業型公司人數本來就少,員工們往往又是身兼數職,所以一旦有員工辭職,公司運作就會出現問題。

雖然有些創業老總自我安慰說:創業就是從0到1的過程,初期的邊際成本高,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仔細分析,因為人員流失而造成的經營困難真不在邊際成本的範疇內。

創業型公司的員工大多是年輕人,他們辭職的理由很多,異地戀、常加班、待遇低...有時候或許只是領導批評了一下,有時候甚至就是為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但是,創業老總們也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加在員工身上,有時候我們也該想想自己真的有做好員工的工作嗎?

這裡有一則真實故事

A公司一家創業型公司,主要從事系統集成開發。CEO老J是一位很有能力、很有激情、很有抱負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說他成功,因為他在成立A公司前,已經擁有了一家公司,並且效益很好,身價過億。

老J建立新的公司,並把所有崗位都招齊了後,便決心立刻上一款集社交與電商於一體的母嬰類APP產品。在員工大會上,老J向員工們發表了一場充滿激情的演講,

號稱1年做到200萬用戶,3年利潤上億,產品成功後,將給大家豐厚的獎勵...

那些處世未深的畢業生們聽到老J的表態,個個像是抓到了翻身的機會,之後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對加班加點毫無怨言。

但是,事情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由於當時產品立項時沒有經歷過詳細的論證,導致產品方案不斷更改。在這一過程中,員工們漸漸的發現老J身上的缺點:做事獨斷,聽不進員工的建議,愛憑個人直覺和個人經驗做出判斷。

就這樣,該APP一直處在推翻再重來的迴圈狀態中。員工們的激情就這樣被老J一點點消耗殆盡。

除了產品反復推翻重來以外,老J還做了一件讓人難以原諒的事情:他分三批次開除了他認為能力不足的員工,生硬地把員工們之間已經建立好的美好關係和默契給破壞了...

員工流失,老J犯了哪些錯誤

在故事當中,老J犯的第一個錯誤是“畫餅”。雖然說,創業公司的老總多多少少都會向員工們許諾一些東西,但是老J的這張餅畫的實在是沒有技術。因為,他畫了一張空餅後,並沒有告訴員工這個餅該怎麼燒出來。對產品進行調整是必要的,但是反復的推翻和重來,就會讓員工對產品成功的幾率產生懷疑,進而也會開始質疑老總的能力和老總兌現承諾的可能性。

畫空餅是第一錯誤,第二個錯誤是處事獨斷,互聯網行業是一個非常講究創新的行業,互聯網企業為了追求創新,紛紛採取了扁平化的管理模式。50歲的老J雖然在其他行業經驗豐富,但是將經驗用到互聯網行業,就非常不恰當了。90後是和互聯網結合最緊密的一代人,也是最具創新意識的一代人,如果不尊重他們的意見,損失的還是公司。

最後,老J還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員工們的工作激情不斷消耗的狀態下,他不去想如何去重新激發員工們的工作激情,相反還連續進行三次裁員,去增加員工們的心理負擔和不安全感。讓員工們人心惶惶,不能專注的工作。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那款APP產品。

在經歷過多次修改後,該APP產品已經完全看不到最初的樣子,首先電商板塊被砍掉了,目標使用者的定位也由母嬰改成了學生,上線後在幾座高校做了地推之後,便再也沒有了下文......

版權聲明:

生硬地把員工們之間已經建立好的美好關係和默契給破壞了...

員工流失,老J犯了哪些錯誤

在故事當中,老J犯的第一個錯誤是“畫餅”。雖然說,創業公司的老總多多少少都會向員工們許諾一些東西,但是老J的這張餅畫的實在是沒有技術。因為,他畫了一張空餅後,並沒有告訴員工這個餅該怎麼燒出來。對產品進行調整是必要的,但是反復的推翻和重來,就會讓員工對產品成功的幾率產生懷疑,進而也會開始質疑老總的能力和老總兌現承諾的可能性。

畫空餅是第一錯誤,第二個錯誤是處事獨斷,互聯網行業是一個非常講究創新的行業,互聯網企業為了追求創新,紛紛採取了扁平化的管理模式。50歲的老J雖然在其他行業經驗豐富,但是將經驗用到互聯網行業,就非常不恰當了。90後是和互聯網結合最緊密的一代人,也是最具創新意識的一代人,如果不尊重他們的意見,損失的還是公司。

最後,老J還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員工們的工作激情不斷消耗的狀態下,他不去想如何去重新激發員工們的工作激情,相反還連續進行三次裁員,去增加員工們的心理負擔和不安全感。讓員工們人心惶惶,不能專注的工作。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那款APP產品。

在經歷過多次修改後,該APP產品已經完全看不到最初的樣子,首先電商板塊被砍掉了,目標使用者的定位也由母嬰改成了學生,上線後在幾座高校做了地推之後,便再也沒有了下文......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