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地方戲曲劇種傳承發展基地”落戶安慶

中新社安慶4月14日電 (記者 吳蘭)14日,“中國地方戲曲劇種傳承發展基地”授牌儀式在安慶市黃梅戲會館舉行。據悉,這也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授牌的全國首個地方戲曲傳承發展基地。

安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文化之邦、戲曲之鄉”,這裡孕育了中國五大劇種之一的黃梅戲,也是京劇的重要發源地。除黃梅戲外,嶽西高腔、潛山彈腔、懷寧懷腔、望江龍腔、宿松文南詞等藝術載體都是安慶的代表性稀有劇種。

資料圖:黃梅戲 中新社記者 王歡 攝

近年來,安慶市在大力傳承發展黃梅戲同時,不斷加強地方稀有劇種傳承保護,繁榮發展地方戲曲藝術。成功複排黃梅戲《鴛鴦劍》、《五女拜夀》和嶽西高腔《採茶記》、潛山彈腔《郭子儀上壽》等優秀傳統戲曲劇碼34部,新創黃梅戲和稀有劇種大戲小戲78部,榮獲一批重要獎項。

據透露,安慶市下一步將主動承擔“中國地方戲曲劇種傳承發展基地”的責任擔當,在推動黃梅戲強起來的同時,

加強稀有劇種傳承保護,形成地方戲曲“百花齊放”的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