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農民有鐵骨,親自率軍抗倭殺敵,功成後又回家種地|淘人物

嘉靖年間,皇帝沉迷于酒色,一心修玄,渴求長生;大臣則貪贓枉法,相互傾軋排擠。海內沸騰,一片烏煙瘴氣,連邊疆的將領也疲憊不堪。時窮節乃見,就是在這段黑暗的時候,書生莊用賓表現出了凜然的風骨。

和一般的書生不同,莊用賓不是那種不通時務的迂腐書蟲,更不是少有氣節、甘願對掌權者嚴嵩卑躬屈膝的小人。他的書讀得多,腰杆也硬,為人不首鼠兩端、堅持原則—當然,到了另一些人口中,就成了“不會變通”。他考上進士後任職于朝,

曾出使蜀地,給蜀王下發聖旨。蜀王為了討好朝廷,使勁兒賄賂來蜀的官員,其他人都笑納了,莊用賓卻袍袖一揮,全部拒絕了。其他官員見狀,怕生是非,於是一個個又悄悄將贓物退回。背地裡,大家幾乎用唾沫星子把這個愣頭青淹死。

莊用賓順理成章地成了所有官員的眼中釘,他被罷官也就成了早晚的事。由於他不會迂回、不夠圓滑,見到某大臣做了宰輔之後亂耍威風、一生氣就讓下屬跪下受罰,

莊用賓覺得這有辱斯文,不合朝廷的制度,便批評這位宰輔太過分了。宰輔知道後氣得瞪著眼珠子尋找莊用賓的過錯,不久就找了一連串藉口,讓莊用賓回家種紅薯去了。

這年,莊用賓才31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很沮喪,也很不滿,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改變自己的氣節,而是在鄉下一住就是幾十年。幾十年中,他雨天讀書,晴日耕作,由於做官時清廉,

從未有灰色收入,因此莊家一貧如洗,他的生活卻很自在。

在他55歲那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來了,猖獗地在中國沿海攻城掠地,殺人放火,東南一帶煙塵千里,兵戈之聲無日無之。

倭寇攻入了興化府,殺害百姓無數,沿海的衛所相繼被攻陷。

興化府就是今天的福建莆田,離繁華的泉州已經很近了。而在泉州地面上,有一個名叫黃元爵的土匪聽到倭寇即將到來的消息,不但不生氣,反而高興得鼻涕冒泡,馬上帶著手下的小弟磨快刀子,準備聯絡倭寇,一起攻打泉州。

為了達到目的,黃元爵還派人四處悄悄散佈消息,說倭寇馬上就到,屆時會橫屍遍野,血流成河。百姓一聽更是害怕,一個個都以為泉州無法保全了。

民心不甯就無法充分防守,此時的泉州處於極端危險的時刻,不待倭寇來攻,光憑黃元爵也可以輕鬆攻下。

正在老家晉江(今屬福建泉州)鄉下種地的莊用賓聽到這個消息,再也坐不住了。如果任由百姓一片混亂,很可能給那些土匪造成趁火打劫的機會,所以自己一定得出山,穩定當地的局面。他騎馬進入泉州,找到知府,出謀劃策,幫助守護泉州。

這已經是嘉靖四十一年,這一刻,朝廷曾經待他的不公以及讓他坐幾十年冷板凳的遭遇都已經被他拋到腦後,他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讀書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高尚品德。

泉州知府也知道自己的能耐不行,好在他能知人善用,於是他接受了莊用賓的建議,疏浚城下的壕溝,又部署城中的守軍,民心逐漸安定下來。而莊用賓修築工事、部署軍隊的決策也直接決定著後來泉州保衛戰的勝利。

黃元爵知道後,氣得吹鬍子瞪眼,卻毫無辦法。他乾脆派出部下聯絡倭寇,開始進攻泉州。莊用賓又幫著知府規劃,命城內的縉紳分別擔負起守衛的職責,城門則在大白天也關閉著。他自己更是不甘落後,以花甲之年據守南門,阻擊倭寇。

面對倭寇的燒殺搶掠,城外遠近鄉村的百姓一個個拖兒帶女,哭號震天地趕向泉州,希望進城躲避。當時情勢危急,因為城門關閉的原因,城外的百姓無法進城,很多都掉入城外的壕溝中。見此情景,莊用賓又一次表現出自己的原則性,他沒有為了確保城內百姓的安全而一味緊閉城門,反而打開城門,讓躲避倭寇的百姓進城。

而他則白須飄飄地獨自坐在南門之外,憤怒地抨擊那些不為百姓著想的官員:“平日裡朝廷向百姓徵收賦稅,等到倭寇到來卻將他們拋棄,人對鳥獸都不忍心這樣做,何況對百姓?我現在掌管南門的鑰匙,有一個百姓進不了城,我將全家自殺謝罪!”

他的語言鏗鏘,讓人聽了熱血沸騰,更加堅定了士兵們守城的決心。這一次,他救援難民數萬人,成了當地百姓真正的救星。

在莊用賓設置的守城工事面前,驍悍的倭寇無論怎樣費盡心力也攻不進城裡。為了實現貪婪的欲望,他們竟然利用孝道做文章,在黃元爵的帶領下,卑鄙無恥地挖掘起百姓在城外的祖墳,以塚中枯骨逼迫百姓贖買,從而獲利。

面對毫無人性的倭寇,莊用賓大怒,特意和自己弟弟招募鄉兵,號角聲聲,刀光閃爍,出城大戰。這一招顯然出乎倭寇的意料,過去他們只見過明軍逃走,從未見過明軍主動進攻的,一時大敗。倭寇氣得無法發洩憤怒,竟然去挖掘了莊用賓父親的墳墓,盜走他父親的骸骨。

這無論在古代和現代,都是令人最為痛心的事。但莊用賓沒有時間悲傷,他大哭一場後,擦乾了淚,和弟弟再次帶兵,悄悄追隨倭寇,掩擊而去,和倭寇大戰于南安(今屬福建泉州)。兄弟倆奮不顧身,在號角聲中衝鋒在前,刀鋒如雪橫掃過去,接連大敗倭寇,並趁機奪回父親的骨骸,撤兵回營。

倭寇不甘心失敗,再次反擊。為了掩護莊用賓,莊用賓的弟弟帶著士兵親自斷後,阻擊倭寇,奮勇血戰,和僕人雙雙戰死。城內的軍民在炮火硝煙中看見莊用賓兄弟如此鐵血廝殺,一個個血氣上湧,鼓角震天,沖了出來,恰逢另一支部隊到來,於是這兩支軍隊交替掩護,沖向倭寇。莊用賓也再次揮軍殺回,三路並進,大敗倭寇。泉州終於免除一厄。

這一戰讓倭寇失魂落魄,再也不敢侵犯泉州了,扯著一面破爛旗幟驚恐地逃走了。那個強橫霸道的黃元爵也不敢再和倭寇眉來眼去了,乖乖投降。

戰事全面平定後,當地官員急忙寫了奏章,向嘉靖報告莊用賓的功勞,稱讚莊用賓是“在國忠臣,在家孝子”。莊用賓知道後,很不高興地說:“我是在為父母之邦報仇雪恨,痛殺倭寇是理所應當的,難道還需要報功領賞嗎?”說完,他就轉身離開了。

當泉州百姓扶老攜幼,紛紛出城,想表達對莊用賓的感激時,他們才發現,莊用賓已經帶著父親的骸骨、弟弟的屍體,匹馬孤影而去。

在夕陽影裡,他回到了老家晉江,修一椽茅屋,依然白天耕地,晚上讀書,雨天品茶,閒暇下棋,如一個真正的田園老農。有時當地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下,大家因為他處事公允,都會請他幫著評評理,他也很高興地接受了。餘生裡,他“孝親睦族,行鄉約,開水利”,受到鄉人的尊敬和愛戴。

可是,村裡從無人知道這個老農曾有過一段鐵血風骨,在國事艱難時,曾一介布衣鐵血沙場,胞弟捐軀,自己忘身,他也從不提起。畢竟,他不是為了給仕途鍍金,而是為了自己的一片忠心。

春風十裡,不如讀史。

本文作者|余顯斌

文章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閱讀更多:

光緒大婚時為買此物花天價,內務府拿到帳單後大怒:太便宜了!

日本從法國偷了一小塊粉末,八年後崛起為全球海軍最強國|淘天下

魔鬼部隊將軍,四次起兵複國,因太得人心被秘密☆禁☆處死|淘人物

這一刻,朝廷曾經待他的不公以及讓他坐幾十年冷板凳的遭遇都已經被他拋到腦後,他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讀書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高尚品德。

泉州知府也知道自己的能耐不行,好在他能知人善用,於是他接受了莊用賓的建議,疏浚城下的壕溝,又部署城中的守軍,民心逐漸安定下來。而莊用賓修築工事、部署軍隊的決策也直接決定著後來泉州保衛戰的勝利。

黃元爵知道後,氣得吹鬍子瞪眼,卻毫無辦法。他乾脆派出部下聯絡倭寇,開始進攻泉州。莊用賓又幫著知府規劃,命城內的縉紳分別擔負起守衛的職責,城門則在大白天也關閉著。他自己更是不甘落後,以花甲之年據守南門,阻擊倭寇。

面對倭寇的燒殺搶掠,城外遠近鄉村的百姓一個個拖兒帶女,哭號震天地趕向泉州,希望進城躲避。當時情勢危急,因為城門關閉的原因,城外的百姓無法進城,很多都掉入城外的壕溝中。見此情景,莊用賓又一次表現出自己的原則性,他沒有為了確保城內百姓的安全而一味緊閉城門,反而打開城門,讓躲避倭寇的百姓進城。

而他則白須飄飄地獨自坐在南門之外,憤怒地抨擊那些不為百姓著想的官員:“平日裡朝廷向百姓徵收賦稅,等到倭寇到來卻將他們拋棄,人對鳥獸都不忍心這樣做,何況對百姓?我現在掌管南門的鑰匙,有一個百姓進不了城,我將全家自殺謝罪!”

他的語言鏗鏘,讓人聽了熱血沸騰,更加堅定了士兵們守城的決心。這一次,他救援難民數萬人,成了當地百姓真正的救星。

在莊用賓設置的守城工事面前,驍悍的倭寇無論怎樣費盡心力也攻不進城裡。為了實現貪婪的欲望,他們竟然利用孝道做文章,在黃元爵的帶領下,卑鄙無恥地挖掘起百姓在城外的祖墳,以塚中枯骨逼迫百姓贖買,從而獲利。

面對毫無人性的倭寇,莊用賓大怒,特意和自己弟弟招募鄉兵,號角聲聲,刀光閃爍,出城大戰。這一招顯然出乎倭寇的意料,過去他們只見過明軍逃走,從未見過明軍主動進攻的,一時大敗。倭寇氣得無法發洩憤怒,竟然去挖掘了莊用賓父親的墳墓,盜走他父親的骸骨。

這無論在古代和現代,都是令人最為痛心的事。但莊用賓沒有時間悲傷,他大哭一場後,擦乾了淚,和弟弟再次帶兵,悄悄追隨倭寇,掩擊而去,和倭寇大戰于南安(今屬福建泉州)。兄弟倆奮不顧身,在號角聲中衝鋒在前,刀鋒如雪橫掃過去,接連大敗倭寇,並趁機奪回父親的骨骸,撤兵回營。

倭寇不甘心失敗,再次反擊。為了掩護莊用賓,莊用賓的弟弟帶著士兵親自斷後,阻擊倭寇,奮勇血戰,和僕人雙雙戰死。城內的軍民在炮火硝煙中看見莊用賓兄弟如此鐵血廝殺,一個個血氣上湧,鼓角震天,沖了出來,恰逢另一支部隊到來,於是這兩支軍隊交替掩護,沖向倭寇。莊用賓也再次揮軍殺回,三路並進,大敗倭寇。泉州終於免除一厄。

這一戰讓倭寇失魂落魄,再也不敢侵犯泉州了,扯著一面破爛旗幟驚恐地逃走了。那個強橫霸道的黃元爵也不敢再和倭寇眉來眼去了,乖乖投降。

戰事全面平定後,當地官員急忙寫了奏章,向嘉靖報告莊用賓的功勞,稱讚莊用賓是“在國忠臣,在家孝子”。莊用賓知道後,很不高興地說:“我是在為父母之邦報仇雪恨,痛殺倭寇是理所應當的,難道還需要報功領賞嗎?”說完,他就轉身離開了。

當泉州百姓扶老攜幼,紛紛出城,想表達對莊用賓的感激時,他們才發現,莊用賓已經帶著父親的骸骨、弟弟的屍體,匹馬孤影而去。

在夕陽影裡,他回到了老家晉江,修一椽茅屋,依然白天耕地,晚上讀書,雨天品茶,閒暇下棋,如一個真正的田園老農。有時當地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下,大家因為他處事公允,都會請他幫著評評理,他也很高興地接受了。餘生裡,他“孝親睦族,行鄉約,開水利”,受到鄉人的尊敬和愛戴。

可是,村裡從無人知道這個老農曾有過一段鐵血風骨,在國事艱難時,曾一介布衣鐵血沙場,胞弟捐軀,自己忘身,他也從不提起。畢竟,他不是為了給仕途鍍金,而是為了自己的一片忠心。

春風十裡,不如讀史。

本文作者|余顯斌

文章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閱讀更多:

光緒大婚時為買此物花天價,內務府拿到帳單後大怒:太便宜了!

日本從法國偷了一小塊粉末,八年後崛起為全球海軍最強國|淘天下

魔鬼部隊將軍,四次起兵複國,因太得人心被秘密☆禁☆處死|淘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