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單霽翔周功鑫談“故宮文創秘笈”:讓沉睡文物醒過來

圖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發表演講。 李佳贇 攝

中新網寧波4月15日電(記者 李佳贇)嬪妃娘娘戴上了VR眼鏡、“朕知道了”紙膠帶爆紅……這兩年,不論是故宮博物院,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紛紛用“宮廷配方”不斷刷新文創產值。

圖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發表演講。 李佳贇 攝

4月15日,作為2017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開發論壇在浙江寧波舉行,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網紅院長”現場分享“文創經”,講述久居“深宮”的文物珍品,如何跨過宮苑高牆走進人們生活。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有70萬餘件的書畫、器物與圖書文獻等品質兼具的精緻文物,這些都是文化創意研發最寶貴的文化資源。”

2008年,周功鑫走馬上任時,

臺北故宮博物院只有2000多種文創產品。為了給文創引來源頭活水,周功鑫組織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習營、文創衍生品設計競賽等活動,吸引專業團隊成為臺北故宮衍生品的合作廠商,歷時4年努力,文創產品種類已接近5000種。

在周功鑫看來,小到一款吊墜、一卷膠帶,都可以作為故宮文化的載體。因為創意是文創產業鏈上最關鍵的一環,經由“金點子”點睛,沉睡的文物也能轉化為文創產業的活水源頭,

真正“活”起來。

圖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發表演講。 李佳贇 攝

而在北京,600多歲的故宮博物院也因“腦洞大開”,成為文創界“新晉網紅”。隨著該館在文創產品的元素性、故事性、功能性上重新定位,2016年文化創意產品的銷售額高達10億元人民幣。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以前故宮博物院中的文創產品商業氣息太重,缺乏創意,且沒有融入到現代生活中,無法滿足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的願望。

為了“喚醒”沉睡文物,故宮博物院推出了以“萌”為設計理念、充滿故宮元素的“宮廷娃娃”家族系列產品以及以紫禁城內生活的流浪貓為創意的“故宮貓”系列產品。此外,“帝后款”手機殼、“正大光明”移動電源、萬壽無疆鈦金眼鏡等文創產品也都成為“爆款”。

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發表演講。 李佳贇 攝

“故宮博物院不僅有傳統的故宮衍生品,還有‘故宮出品’系列APP應用、數位博物館等。”單霽翔表示,在互聯網時代,要以文化創意研發為支撐、以科學技術手段為引領,促進博物館資源的保護與研發,促進中華優秀文化遺產“活”起來。(完)

促進博物館資源的保護與研發,促進中華優秀文化遺產“活”起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