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康熙民窯瓷器如何判斷等級?

康熙民窯瓷器評分制

1

型 觀賞器、文房(者)三分,立器常見者、使用器二分,趴器一分。盤(直徑)三十三(釐米)以上,碗(直徑)二十二(釐米)以上當頂立器,型異者加一分。

2

制 超大者五分,大者三分,

中者二分,小者一分。

3

彩 青翠亮麗三分,較好二分,普品一分,再次者扣分。

4

繪 刀馬人(物)或特殊(故事)情節(畫面)三分,人物、山水、瑞獸等二分,花卉一分。

5

完整 全品五分,極小傷者二分,長沖、(大)磕一分,殘缺減分。

6

品種 鬥彩四分,釉下三彩三(分),青花五彩、釉裡紅二分,青花一分。

7

精至(致) 極精者三分,較好者二分,普通一分。

8

款識 本朝款二分,有款一分,無款零分。

此大至(致)分為十分以上的可購藏,十五分以上即是精品,十八分以上屬民間極難見,十三分以上屬較好。購置者切不可見物心喜,當細審之,如達不到標準亦考慮之。

明瓷崇禎加三(分),嘉萬平(與康熙瓷器等同),弘正加二(分),成化加三(分),明早期加三(分)。

清雍(正)粉平(等同康熙青花),青花者減一(分),

乾(隆)順(治)減二(分),嘉道減三(分),鹹同光民減四(分)。

外銷者減一(分),廣彩亦減一(分)。

有此準確之分數的,是精(品)、高(檔品)、下(等)(瓷器),立判,每一個人都可立判,(但最)基本應先斷其年代。

我個人覺得,這才是國內收藏者應該學會的最基本的標準,首先要學會判別一件瓷器的年代,

然後再仔細檢查其品相,根據瓷器的年代、器型、畫片、品相、尺寸等,對一件瓷器進行評分,達到精品者方可收藏之,切不可是老瓷器就收藏,中國瓷器歷史悠久,老的瓷器數量龐大無比,有些粗糙品,在當時就是屬於民用極其普通器,可以說到現在都沒有任何收藏意義,它不具備收藏的最起碼的標準,沒有任何美感和藝術價值。

有不少的藏家,雖然收藏品頗多,但少有值得一看的瓷器,精品瓷器更是罕之又罕,新手更是如此,不懂辨別瓷器真偽,更不知道什麼才是值得收藏,大部分藏家都是一堆破爛,濫竽充數。耗費時間、精力和金錢,還沉溺其中,自娛自樂,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