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攜程挺進線下實體店,後來者途家會動手嗎?

“線上與線下簡單相加不是新零售,有新體驗的才是新零售”。

新零售時代正在到來。對於各家OTA而言,率先搶佔線下市場,加速佈局似乎是最好的選擇。近日,筆者獲知攜程將佈局自己的線下實體體驗店,

數量將多達5500家,分佈於省會城市和經濟發達的二三線城市。

有了線下門店後,消費者除通過手機端攜程APP預訂外,還可以去找門店的專業服務人員,直接預定個人旅行項目,打通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旅遊新零售”模式。對於OTA而言,線上的市場基本已經飽和,轉線下勢必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那麼,在線上短租領域獨佔優勢的途家,面對現今的線上格局,是否會對線下採取新動作呢?

揮舞“新零售”大旗的攜程能擺脫虧損嗎?

門店落地的最大優勢就是發揮自身產品和服務優勢,提升使用者體驗。OTA走向線下並不是新鮮事,原本就是“滑鼠+水泥”的模式,線下門店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載著行前和行中服務的功能。

(資料來自易觀資料)

但隨著價格戰的平息,OTA的競爭格局已經相對穩定,線上流量的紅利也到了發展滯緩的階段。

根據易觀資料顯示,在國內線上旅遊市場份額中,攜程占35.7%,去哪兒占比16.8%,飛豬旅行占比13.3%。可以說,線上旅遊市場已經基本定型,不會發生較大變動。

“國內線上旅遊行業不會再有大整合,剩下的玩家體量都比較小。”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也曾表示,線上旅遊不會再有大整合。

而且在2016年Q1、Q2期間,OTA公司上半年的盈利狀況不佳,很多都陷入財務虧損境地。

據瞭解,攜程Q2淨虧損為5.21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淨盈利1.43億元人民幣。在Q1,攜程的淨虧損為人民幣16億元,兩個季度攜程淨虧損超過21億元;途牛Q2淨虧損人民幣7.669億元,與Q1和去年同期相比均擴大。由此可見,2016年上半年,線上旅遊公司不僅問題凸顯,且對今後的發展表示迷茫。

究其原因,問題凸顯、發展滯緩的主要原因在於線上旅遊公司的主營業務同質化嚴重,

行業內公司數量較少,市場競爭激烈。為爭奪客戶資源,競相低價推出旅遊產品。可見,線上確實不太景氣,由此也只能紛紛轉向線下,在攜程佈局北京線下門店之前,同程、途牛、驢媽媽等早已線上下開起了門店。

其實,先前於2014年,攜程早已打著“共用經濟”的口號,通過開線下門店的方式打開線下管道加盟,並在重慶、河南、山東等省份開了50多家,

為的就是將線上客戶向線下引流。但這一次,攜程的線下實體店除自營店外,還與傳統旅行社打通了國內精品200條線路。

在筆者看來,攜程打著新零售線下實體店的名頭,卻與旅遊百事通、去哪兒度假等旅行社接洽精品線路項目,難免有變相拉攏傳統旅行社,率先搶佔線下市場資源的嫌疑。

攜程此番佈局線下,對傳統旅行社而言,雖說也是一種挑戰,但是“線上+線下”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而對於像凱撒旅遊、眾信旅遊這樣業績不佳的傳統旅行社而言,與像攜程這樣的OTA合作,不失為一計良策。

線下之路,會是途家的下一步嗎?

在攜程與旅行社合作之前,OTA與酒店之間也紛爭不斷。途家創始人羅軍曾喊話:“早知有途家,何必住酒店”,劍指傳統酒店行業。之後,遭到線下酒店集體抱團,斷供OTA。

面對像攜程這樣體量的OTA,華住酒店創始人季琦曾表示,途家網的回頭率實在太低。話一出,就遭到途家網CEO羅軍反駁:“華住表面上抵制OTA模式,卻扭頭去投資了一家與途家類似的公司,嘴上不承認,行為上還是表示贊同的。”

事情最終不了了之。現如今攜程選擇發展線下,與旅行社的合作,對於途家而言,或許是個警鐘。

2012年,途家CEO羅軍帶領團隊在海南嘗試途家特色的房屋託管模式,並於5月完成A輪融資。之後2015年8月完成D及D+輪融資,新一輪融資3億美元,估值超10億美元。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又陸續收購了螞蟻短租、攜程旅行網、去哪兒網旗下的公寓民俗業務。

下一步,途家就要開始佈局線下。

途家羅軍曾表示:“強者愈強,途家所做的整合工作是第一步,但不會是最後一步。”

此外,也免不了線下力量的助陣。羅軍宣佈途家2017戰略計畫,也曾提及酒店行業與公寓民俗、非標準住宿的合作,對於酒店行業的專業經營能力表示非常認可,認為酒店業元素將在非標準住宿產品中得到體現。

從中不難看出,途家要佈局線下的意向。與此同時,也有人會質疑,酒店和非標準住宿二者會不會慘烈競爭?速途網認為,現今線上旅遊的線上已經難以施展拳腳,線下的市場定為各方群爭虎踞之地,首選自然是要加速搶佔線下資源,而途家與酒店的合作,又或者搶佔路線資源,唯有拭目以待。

而對於像凱撒旅遊、眾信旅遊這樣業績不佳的傳統旅行社而言,與像攜程這樣的OTA合作,不失為一計良策。

線下之路,會是途家的下一步嗎?

在攜程與旅行社合作之前,OTA與酒店之間也紛爭不斷。途家創始人羅軍曾喊話:“早知有途家,何必住酒店”,劍指傳統酒店行業。之後,遭到線下酒店集體抱團,斷供OTA。

面對像攜程這樣體量的OTA,華住酒店創始人季琦曾表示,途家網的回頭率實在太低。話一出,就遭到途家網CEO羅軍反駁:“華住表面上抵制OTA模式,卻扭頭去投資了一家與途家類似的公司,嘴上不承認,行為上還是表示贊同的。”

事情最終不了了之。現如今攜程選擇發展線下,與旅行社的合作,對於途家而言,或許是個警鐘。

2012年,途家CEO羅軍帶領團隊在海南嘗試途家特色的房屋託管模式,並於5月完成A輪融資。之後2015年8月完成D及D+輪融資,新一輪融資3億美元,估值超10億美元。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又陸續收購了螞蟻短租、攜程旅行網、去哪兒網旗下的公寓民俗業務。

下一步,途家就要開始佈局線下。

途家羅軍曾表示:“強者愈強,途家所做的整合工作是第一步,但不會是最後一步。”

此外,也免不了線下力量的助陣。羅軍宣佈途家2017戰略計畫,也曾提及酒店行業與公寓民俗、非標準住宿的合作,對於酒店行業的專業經營能力表示非常認可,認為酒店業元素將在非標準住宿產品中得到體現。

從中不難看出,途家要佈局線下的意向。與此同時,也有人會質疑,酒店和非標準住宿二者會不會慘烈競爭?速途網認為,現今線上旅遊的線上已經難以施展拳腳,線下的市場定為各方群爭虎踞之地,首選自然是要加速搶佔線下資源,而途家與酒店的合作,又或者搶佔路線資源,唯有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