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做個有趣的家長對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提到自己在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把老師出的作文題《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改成《早起的蟲子被鳥吃》,最後被學校退學。爸爸鄭洪升後來在領兒子回家的路上說了一句話:“孩子,

沒關係,我在家教你。”

對於這個被學校退學的孩子,鄭洪升又是用了什麼法寶讓這個調皮的兒子聽爸爸的話呢?

當我翻看《鄭淵潔家書》和《鄭淵潔教子秘訣》,明白了,原來做個有趣的家長孩子願意跟你親近,家庭關係融洽。

做個“有趣的家長”和“做個無趣的家長”,對於孩子是有天壤之別的。有趣的家長能用詼諧、風趣、幽默的話語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孩子願意天天圍著家長屁股後面轉,

學這學那。無趣的家長只會用教條、專制、照本宣科的方式和孩子交談,孩子總是被動學習,沒有學習的熱情。

對於做個有趣的家長,我陪伴warmth成長中,有一些感觸。

一、家長需要始終保持一顆童心,一顆睿智的心。

warmth剛上學的時候,爸爸開始輔導孩子的作業。每天放學,爸爸就讓warmth抄寫拼音,一個拼音抄寫幾次。等孩子抄寫完,爸爸再問孩子,發現孩子總是記不清楚,

然後爸爸就開始教育孩子:抄寫的時候要專心,上課的時候要認真。但是warmth還是會記錯寫錯,爸爸開始失去耐心,教育變成了說教,溫和的說話聲音不斷地提高分貝。漸漸的warmth學習積極性越來越低,動不動就掉眼淚,覺得學習沒意思。

我看在眼裡,決定自己開始輔導孩子作業。我和爸爸的方式截然不同,孩子不用抄寫拼音,直接聽寫。一開始warmth總弄混"bpdq"這幾個拼音,當孩子弄混,我沒有急於批評、糾正、教導孩子。

而是開始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孩子。比如我和孩子互相聽寫;一起動手做拼音卡片;找出b像什麼,孩子說像書上畫的收音機,p像小紅旗......

幾天之後,warmth已經完全弄懂這個拼音,後來同樣的方式方法我們學完了所有的拼音。在學習的過程中,warmth總是樂個不停,笑聲不斷。一會要打牌超過我,一會要聽寫超過我。一放學就纏著我開始玩拼音遊戲。

每次看到孩子有一點進步,我就會把目標提高一點點。因為複習有效率,孩子在課堂上積極性就會提高,非常願意舉手回答問題,得到老師的表揚,這就形成了一種良性的互動學習氛圍。

學習是一種積極的探索,如果家長因為孩子的一點錯誤就指責、批評、教育孩子,

孩子學習的熱情會因此而減弱。家長首先要有一種探索的精神,當發現孩子學不會的時候,就要換著方式方法去引導孩子,給孩子指引一個方向,讓孩子試著朝另外一個方向繼續努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好奇心、積極性、樂觀心、堅持性和對學習的興趣。鄭淵潔在教子之道裡談到:教育不是管理,是示範和引導。要把孩子身上最珍貴的東西給他留下來。有的家長很在意讓孩子獲得什麼,其實,留住孩子身上的什麼更重要,比如留住好奇心,留住想像力。

二、家長要用心學習如何與一個孩子說話。

鄭淵潔曾寫過:看一個家長是否合格,就得看孩子是不是有事情第一時間告訴你。的確,說話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和孩子說話。

孩子的天性就是天真爛漫的,他們可以一個人對著小動物嘰裡咕嚕地說個不停。如果仔細傾聽幾個孩子在一起玩遊戲,會發現他們之間的對話很有意思,孩子就是在模仿成人的角色中來理解生活的。

當我和warmth交談時,會注意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來吸引孩子。比如,要吃午飯了,孩子在另一邊正玩得不亦說乎,我就大聲喊道:“哎呀,今天的玉米炒胡蘿蔔真香啊,我要吃多點。”孩子一聽,忍不住的就走過來了。當我看到孩子在聚精會神地看書,怎麼辦?我會輕輕走過去,看孩子在看什麼,然後輕聲問看到哪裡就過來吃飯?孩子示意了一下,我就走開了。或者,我什麼也不說,而是自己靜靜地吃,通常過一會,孩子自己就會走過來。

和孩子說話要注意少用說教、說理、教條化的語言,也不要用生硬、呆板、沒意思的語氣,更不要居高臨下,用家長的身份來壓制孩子聽話。孩子最喜歡玩了,因此就用一種“玩”的心態和孩子溝通。

希望孩子對學習感興趣,那就和孩子多些“玩”作業,讓孩子在玩當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比如,有一次warmth說,數學真沒意思,老是會計錯數。我就說:“哎呀,今天是哪個數字和你捉迷藏呀?我有一個數學秘密武器,怎麼樣想交換一下嗎?”孩子一聽,馬上就有情緒了,忙問是什麼秘密武器呀?

呵呵,很多時候,輔導warmth學習,就是在說“卡通話”。當然還可以用故事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不知不覺的就學習了。

三、家長的態度決定了是否是個有趣的人。

有的家長喜歡和孩子在一起,就算工作一天很忙很累,回到家裡對孩子依然充滿活力,帶著孩子做家務,玩遊戲,一起看書……到孩子入睡後才做自己的事情。這類型的家長還會經常看育兒書籍提高自己的教育水準。

這種家長對孩子的態度非常積極樂觀,他們總是會和孩子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遇事不會責備孩子,而是想辦法解決問題。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會感覺生活處處都是歡樂,並且父母對生活的態度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

有些父母不大喜歡和孩子待在一起,會感覺孩子挺麻煩的。回家和孩子沒說幾句話就打發孩子走開,輔導孩子作業總是用懷疑的態度提出質疑,孩子沒做好或者考試沒考好不是批評就是責駡。

這種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是消極的,總是疏遠和孩子的親密接觸,家長心裡所想和做出來事情往往背道而馳。而且家裡氣氛也不好,讓人感覺緊張,不開心。

家長的態度決定了親子關係的親密程度,決定了自己是否是個有趣的人。無趣的家長如果對孩子的態度發生轉變,變得積極樂觀,也會慢慢變成一個有趣的父母,一個孩子喜歡的父母。

為什麼要做個有趣的家長?因為我們是在和孩子相處。孩子的心智年齡決定孩子會對有意思的事情感興趣,與其要求孩子認真努力的學習,不如從自身做起,做個有趣的家長,和孩子一起探索多元的學習方式,一起樂在其中,享受親子相處的歡樂時光。

————————

有的家長很在意讓孩子獲得什麼,其實,留住孩子身上的什麼更重要,比如留住好奇心,留住想像力。

二、家長要用心學習如何與一個孩子說話。

鄭淵潔曾寫過:看一個家長是否合格,就得看孩子是不是有事情第一時間告訴你。的確,說話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和孩子說話。

孩子的天性就是天真爛漫的,他們可以一個人對著小動物嘰裡咕嚕地說個不停。如果仔細傾聽幾個孩子在一起玩遊戲,會發現他們之間的對話很有意思,孩子就是在模仿成人的角色中來理解生活的。

當我和warmth交談時,會注意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來吸引孩子。比如,要吃午飯了,孩子在另一邊正玩得不亦說乎,我就大聲喊道:“哎呀,今天的玉米炒胡蘿蔔真香啊,我要吃多點。”孩子一聽,忍不住的就走過來了。當我看到孩子在聚精會神地看書,怎麼辦?我會輕輕走過去,看孩子在看什麼,然後輕聲問看到哪裡就過來吃飯?孩子示意了一下,我就走開了。或者,我什麼也不說,而是自己靜靜地吃,通常過一會,孩子自己就會走過來。

和孩子說話要注意少用說教、說理、教條化的語言,也不要用生硬、呆板、沒意思的語氣,更不要居高臨下,用家長的身份來壓制孩子聽話。孩子最喜歡玩了,因此就用一種“玩”的心態和孩子溝通。

希望孩子對學習感興趣,那就和孩子多些“玩”作業,讓孩子在玩當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比如,有一次warmth說,數學真沒意思,老是會計錯數。我就說:“哎呀,今天是哪個數字和你捉迷藏呀?我有一個數學秘密武器,怎麼樣想交換一下嗎?”孩子一聽,馬上就有情緒了,忙問是什麼秘密武器呀?

呵呵,很多時候,輔導warmth學習,就是在說“卡通話”。當然還可以用故事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不知不覺的就學習了。

三、家長的態度決定了是否是個有趣的人。

有的家長喜歡和孩子在一起,就算工作一天很忙很累,回到家裡對孩子依然充滿活力,帶著孩子做家務,玩遊戲,一起看書……到孩子入睡後才做自己的事情。這類型的家長還會經常看育兒書籍提高自己的教育水準。

這種家長對孩子的態度非常積極樂觀,他們總是會和孩子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遇事不會責備孩子,而是想辦法解決問題。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會感覺生活處處都是歡樂,並且父母對生活的態度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

有些父母不大喜歡和孩子待在一起,會感覺孩子挺麻煩的。回家和孩子沒說幾句話就打發孩子走開,輔導孩子作業總是用懷疑的態度提出質疑,孩子沒做好或者考試沒考好不是批評就是責駡。

這種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是消極的,總是疏遠和孩子的親密接觸,家長心裡所想和做出來事情往往背道而馳。而且家裡氣氛也不好,讓人感覺緊張,不開心。

家長的態度決定了親子關係的親密程度,決定了自己是否是個有趣的人。無趣的家長如果對孩子的態度發生轉變,變得積極樂觀,也會慢慢變成一個有趣的父母,一個孩子喜歡的父母。

為什麼要做個有趣的家長?因為我們是在和孩子相處。孩子的心智年齡決定孩子會對有意思的事情感興趣,與其要求孩子認真努力的學習,不如從自身做起,做個有趣的家長,和孩子一起探索多元的學習方式,一起樂在其中,享受親子相處的歡樂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