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股市分析:威創股份年報點評:最大的問題是管理差

昨晚威創出來了2016年的年報,給人的感覺還是,大家鬥地主了,威創公司拿著雙王、四個2,愣是贏不了。

好1:2016年紅纓教育實現營業收入28,577.34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8.12%;歸屬于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0,209.18萬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80.76%。2016年度,金色搖籃實現收入10,908.76萬元、歸屬于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6,038.92萬元,截止報告期末共有託管幼稚園19所,加盟幼稚園410所,託管小學2所,品牌加盟小學3所,直營早教中心2所,加盟早教中心10所,區域城市合夥人6家。對比貴州茅臺,紅纓教育的淨利率30%,金色搖籃的淨利率60%,茅臺的淨利率50%,不能說這兩家公司不好,紅纓利潤增長80%,金色搖籃利潤增長500%多,增長不可謂不快。

好2:公司的股權結構看,各路資金都共聚一堂等著發財,但老闆反而不著急了。看著這些套牢或接近套牢的資金著急吧!

目前14元附近的股價,相比以上這些苦苦支撐的資金,還是比較幸運的,從公司股權結構上看,股東人數一直在下降,從2015年9月的6萬人,

下降到目前的3.49萬人。持股的集中應該是一件好事情。

但公司的問題是很讓人痛心的

1、從行業上看,公司的雙主業就比較糟糕。2014年舊主業收入8億,利潤10000萬,2015年舊主業收入7.5億,利潤6000萬(去年紅纓教育利潤5186萬元,金色搖籃利潤829萬,全年利潤1120萬),2016年舊主業收入6.5億左右,利潤2000萬了。從趨勢上看,原來的顯示幕業務每年利潤減少4000,這樣下去,2017年要虧2000萬,這樣的資產、業務都是垃圾業務了。

母公司有750人死守著爛主業,

我們都看著公司的市場被利亞德、洲明科技搶走了,而這樣的公司,老闆還要投入高額的研發費用,研發費用逐年下降從2014年的1.3億,2015年的9200萬下降到2016年的9000萬,就為了實現2000萬的利潤?

認不清楚現實,不清楚自己的實力,比較悲哀。如果公司可以將該資產置換為教育類資產,公司將成為一個純正的教育股,估值要遠高於現在。

2、管理差。

表現在1是公司誠信度比較低,

很多的朋友都在關注公司到底有多少加盟幼稚園,年報給了答案了,近4000家。公司到底會不會算術,後面又在年報中說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連鎖幼稚園6家,託管幼稚園19家,加盟幼稚園3601家,託管小學2家,品牌加盟小學3家,直營早教機構2家,品牌加盟早教10家,幼教行業的領先地位得到進一步的鞏固。這距離公司當年信誓旦旦的說紅纓的目標是2016年底6000家,啪啪的打臉。當時我就想公司有大躍進的嫌疑,
果然,輕諾必寡信。 2是公司管理層中,何老闆32歲的兒子幹上了副總經理,排名在王紅斌前面。說明公司屬於典型的家族企業,家族的勢力在公司還是比較強悍的。但更可惜的是,金色搖籃的程躍博士不在董事會裡面,公司的主要贏利點就是金色搖籃和紅纓教育,為何程躍不能進入董事會讓人懷疑公司內部的團結問題。 3是公司的年報閃爍其詞,避重就輕。 典型的就是公司主業獲得多少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公司都不願意正式面對,很讓人遺憾。2017年4月基於對廣州艾樂教育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經營方針和戰略發展的調整之需要,經友好協商,各方同意終止投資協定,看來2016年的投資艾樂又悄悄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沒有細說,但總感覺很可惜。貝聊只說服務了5萬家幼稚園,但效益如何,沒有說。 4是公司年報錯誤,反映面對每年年報這種大事情的時候,公司管理的疏漏,2016年報第17頁,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中,教育行業成本1.6億,占比0.66%,電子顯示行業成本3.97億,占比99.34%,請問公司的財務人員的數學是紅纓教育剛畢業兼職幹嗎?這麼簡單的問題不會算?有沒有人監督?2016年2月5日威創股份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以下簡稱“廣東證監局”)對公司下達的《關於對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16]5號)和《關於對江玉蘭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而今又是再次犯錯誤,只能說明公司管理差。5是執行力差,公司早在去年就要籌集25億資金搞藝體中心什麼的,今年又修改增發方案募集11億資金準備搞藝體中心,前幾天還有投資者問進展,公司說準備搞。趕到公司披露年報,仍然在準備中,時間不等人啊!感覺公司這純粹就是為了增發要錢。至於搞項目不著急。看看利亞德早就自籌資金收購美國NP公司了,威創這裡八字還沒一撇了,威創帳上還有4億多現金,為什麼不能先行投入,而後募集資金置換呢?

以前以為威創的問題是估值高,今年才真正感覺到估值高不是問題,可以通過業績的增長降低估值。最大的問題是管理差。個人給威創股份兩個建議,一是儘快將舊主業資產置換或賣去換為教育類資產。二是公司老闆既然將兒子培養出來準備接班,不如早點退休,將位子讓給年輕人或許好一些。

公司股價的跌跌不休或許與以上因素有關,希望公司能夠中肯的接受建議,為了各位股民,也為了各位高價買入的大股東。亮點就是股東人數減少,目前股價低於很多大股東的價位,教育資源的稀缺,紅纓教育和金色搖籃發展勢頭良好,股權激勵,如果這兩家公司分開獨立上市就好了。(作者:以道禦術)

典型的就是公司主業獲得多少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公司都不願意正式面對,很讓人遺憾。2017年4月基於對廣州艾樂教育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經營方針和戰略發展的調整之需要,經友好協商,各方同意終止投資協定,看來2016年的投資艾樂又悄悄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沒有細說,但總感覺很可惜。貝聊只說服務了5萬家幼稚園,但效益如何,沒有說。 4是公司年報錯誤,反映面對每年年報這種大事情的時候,公司管理的疏漏,2016年報第17頁,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中,教育行業成本1.6億,占比0.66%,電子顯示行業成本3.97億,占比99.34%,請問公司的財務人員的數學是紅纓教育剛畢業兼職幹嗎?這麼簡單的問題不會算?有沒有人監督?2016年2月5日威創股份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以下簡稱“廣東證監局”)對公司下達的《關於對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16]5號)和《關於對江玉蘭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而今又是再次犯錯誤,只能說明公司管理差。5是執行力差,公司早在去年就要籌集25億資金搞藝體中心什麼的,今年又修改增發方案募集11億資金準備搞藝體中心,前幾天還有投資者問進展,公司說準備搞。趕到公司披露年報,仍然在準備中,時間不等人啊!感覺公司這純粹就是為了增發要錢。至於搞項目不著急。看看利亞德早就自籌資金收購美國NP公司了,威創這裡八字還沒一撇了,威創帳上還有4億多現金,為什麼不能先行投入,而後募集資金置換呢?

以前以為威創的問題是估值高,今年才真正感覺到估值高不是問題,可以通過業績的增長降低估值。最大的問題是管理差。個人給威創股份兩個建議,一是儘快將舊主業資產置換或賣去換為教育類資產。二是公司老闆既然將兒子培養出來準備接班,不如早點退休,將位子讓給年輕人或許好一些。

公司股價的跌跌不休或許與以上因素有關,希望公司能夠中肯的接受建議,為了各位股民,也為了各位高價買入的大股東。亮點就是股東人數減少,目前股價低於很多大股東的價位,教育資源的稀缺,紅纓教育和金色搖籃發展勢頭良好,股權激勵,如果這兩家公司分開獨立上市就好了。(作者:以道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