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PLOS ONE:科學證明多不飽和脂肪酸使人產生惰性

古老的瑜伽術將食物分為惰性食物、變性食物、悅性食物。

惰性食物 是容易引起怠慢、疾病和心靈遲鈍的食物。此類食物對心靈有害,對身體無益。這種思想源自印度國王羅加的吃飯方式,據說在印度王室的飯桌上,通常要擺放五六十種菜肴,這些菜的烹飪是經過煎炸、烘烤的;有些使用了咖喱粉做調料,味道很濃;這些對瑜伽者是極不合適的,因為這會使他身體發胖,增加額外的體重,飯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會感到積滯怠惰,
而性情易於激動暴躁。

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研究學者最近在PLOS ONE雜誌上報導,某些食用油的攝入會增加人類的惰性行為,很可能會破壞人們努力保持的健康,增加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的風險。

Michael Smith健康研究基金會學者、UBC教授Sanjoy Ghosh發表了一項研究稱攝入過多“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較少“單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UFA)”的膳食結構會導致久坐不動(懶惰行為),這種對應關係在女性身上尤為明顯。

Ghosh說,不久前人們總把心臟疾病與飽和脂肪聯繫在一起。為了迎合這種思想,大多數食品故意去除了“飽和脂肪”成分,改成“PUFA”和“MUFA”。實際上我們身邊的一些方便食品,如薯片、巧克力棒、餅乾、漢堡包,食用玉米油、葵花油、大豆油和人造奶油,都富含PUFAs和MUFAs。

Ghosh與UBC的生物學家和資料分析師Jason Pither合作調查了來自歐洲21個國家的資料。其中專門針對青春期前女孩和成年女性單獨做了兩個調查。

在調查她們血液樣本指標的同時,引入了諸多參數,如看電視的時間、所在城市GDP、城市化程度、地理緯度等。分析結果十分明顯:n-6 PUFAs含量增加,導致了更多的久坐行為。這種關聯在11歲年齡段女孩尤其顯著。

“我們認為由PUFA飲食引起的久坐行,與歐洲女性的糖尿病發病具有一定的關係,”Ghosh說,並建議進行更多的相關性測試。

2015年Ghosh實驗室發現omega-6 PUFAs的攝入會導致老鼠的懶惰行為。2017年Ghosh在人體試驗上又發現了n-6 PUFAs。

“這項資料十分重要,”Ghosh說。“之前沒有人做這樣的關聯實驗。事實上,這種不正確的飲食結構需要及時干預。例如,一個計畫進行體能訓練的人,如果沒有仔細查看食品的脂肪含量,尤其是PUFA的含量,那麼可能他的訓練計畫將以失敗告終。”

亞洲對古代世界文明貢獻巨大,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在科學技術上一直是推動世界發展的最重要力量。中國古代科學非常發達,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產生主要是社會原因。

中國古老而深厚的傳統文化也應該是當代科技的肥沃養料。把傳統科學基因轉入現代科學中來,或許將使現代科學獲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