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南宋名將,曾自創陣法克制金國騎兵,晚年嗜欲多病不得長壽!

文/省油的燈

南宋時期,金國騎兵縱橫天下少有敵手,

而荊州、鄂地區偏偏又多是平原曠野,非常有利於騎兵馳騁。對此,鎮守南宋將軍張威非常頭疼,一直想找一個有效克制金國騎兵的方法。

說起這個張威,也是南宋時期非常有名的悍將。他以作戰勇猛聞名,每次戰鬥,都殺的雙眼通紅,因此他也得了一個外號“張紅眼”也有稱他為“張鶻眼”。

此外他用的武器也非常具有震懾力,是一個被稱作“木棓”的武器,相當於棍棒之類,他還為自己的武器起了個名字叫做“紫大蟲”。這種棍棒不是直的,史載“圜而不刃,長不六尺”。看起來沒什麼威力,不過戰場上的效果就非常驚人了,張威揮之掠陣,敵皆靡,幾乎無人可檔。

一個殺紅眼的壯漢,掄著一個奇形怪狀的棒子,在金兵騎兵之中所向披靡,

大家可以腦補一下這個畫面。不過這麼個猛人不僅自己猛,他帶的兵,平時軍紀嚴明,遇百姓讓路,買東西給錢。戰時遇金兵就砍,戰到酣處撒歡。

對於如何克制金國騎兵,張威幾經思慮終於想出了一套陣法,名曰“散星陣”。這套陣法的精髓就在散字,張威將自己的軍隊,

分成十幾隊,金國騎兵來了,立刻就四散分開,吸引金國騎兵分兵去追,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對分散的金國騎兵進行殲滅。正所謂"聞鼓則聚,鳴金則散。"

聽起來有沒有很眼熟,感覺和遊擊戰非常接近,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不過張威的這套陣法之所以能夠成功,一方面源於他的部隊訓練有素,聚散有勢,另一方面也源于進攻荊、鄂地區的金國騎兵多以重騎兵為主,

折騰幾次對於人力、馬力損耗過劇,衝擊速度又起不來,只能眼睜睜被分割挨揍。張威憑藉此套陣法接連取的勝利,立下赫赫軍功。

然而南宋的政治腐朽,縱然戰場上有精兵強將,也禁不住後院天天失火,張威因為不滿南宋和西夏聯合進攻金國的主張,

招到朝中權臣四川宣撫使安丙排擠,最後被罷官免職。對於國事的失望,讓這位沙場老將,縱情聲色犬馬,最後死於病榻之上。

【省油的燈】閑看風雲,扯淡人生

兵器陣法:歷代軍事與兵器陣法 藝術 書籍 ¥15.8 購買